芙蓉134 >地图 >读后感 >

初一傅雷家书读后感

初一傅雷家书读后感

时间:2024-01-25 作者:芙蓉134

相关推荐

初一傅雷家书读后感精选。

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完作品,让人感慨颇多。读后感如何写的更有趣?栏目小编特地为您整理的“初一傅雷家书读后感”。

初一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

每一封家书都是文化遗产,《傅雷家书》更不用说了。家书,顾名思义,是指家人、亲人之间往来的书信。大约在文字产生后,家书就出现了,可以说是源远流长。随着文字语言的逐渐丰富,纸张的"发明,家书逐渐流行起来,一直到今天,家书都是维系亲情纽带之一。

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情。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

以《傅雷家书》来说,傅雷所写下的近百封家书除了教人们立身行事,还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字里行间透露的亲情令人感动。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不是伟人,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说出让人立身处事的大道理,但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先为我考虑,为我打算。傅雷家书中有着许许多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样讲道理,然而他们总是为我好。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学会了许多做人的大道理,还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

初一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2

傅雷不愧是好父亲,能以如此的心态和耐心来教育孩子。傅雷究竟是如何有这种力量呢这种伟大的父爱能够说影响了傅聪的一生,为傅聪走向未来做出了铺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傅雷所写的这些书信也就是十分重要的,给傅聪上了一堂人生课,让他明白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活。

这真是教育子女的一本好书,同时也应当是作子女的了解父母的一本好书。子女能够经过这本书了解自我的父母,父母能够经过这本书了解自我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写的每字每句已经成为经典,永垂不朽的经典。

傅雷作为父亲,对子女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他对子女从不苛刻。并且对傅聪的音乐事业十分的重视。傅聪事业的点点滴滴都十分的在乎,这让傅聪十分的感动。

其实,我们身边的父亲也跟傅雷一样的平凡与伟大。我们的父亲也是经常为我们的生计,为了我们的学习,为了我们能上一个好的学校,为了我们能拥有好的成绩,使得自我的头发都白了,费尽了心血,这是真正的伟大,这才是真正的父亲!傅雷能够说是千千万万个父亲中的一个杰出的代表,他的对子女的充满爱心的心理使得他的子女能够健康的成长。

傅聪的母亲在信中也扮演了重要的主角,她也给她的儿女写了好几封信。信中充满了对子女的关心和怜爱。同样,她对于傅聪的音乐事业也十分的在乎,这也同样让傅聪十分的感动,他也明白了母亲的爱对他有多重要。

这本《傅雷家书》真的让我懂得了十分多的道理,也让我更加了解父母的心理都在想着什么,这让我能够更好的和父母沟通。

我太感激这本书了,真正的父母的爱之书!

初一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3

我对书中这样一段话感慨良深:“说到不完整,你提到的完美,其实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个人生,世界,宇宙,都谈不上完美。我们一辈子的追求,有史以来多少世代人的追求,无非是完美,但永远是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由此我想到一个故事。以前有一面破碎的镜子,碎成了好多片,其中有一片想去找到剩余的,以重新组成原有的镜子的面貌。一路上它由于自己有棱有角,滚得很慢,从而领略到了一路的可餐秀色。

当它千心万苦地找到了所有碎片,“破镜重圆”时,它成为了一个整圆,滚得很快很快,一路上的风景在刹那间擦过。其实我们都在追求完美,而恰恰是我们现在的不完整,把我们带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促成了其他一方面相对的完整。而真正当有一天,所谓的完美在身上发生时,我们倒有可能失去很多。

傅雷教子是以严厉而着称,我以为他们父子的关系固然是不太好的,而读了此书之后,想法有了极大的改变。傅聪至海外留学,与父亲的联系自然只能依靠书信,于是父子之情便在一封封家书中表露无疑。他们通过书信一起讨论艺术,研究乐曲的内涵,交流对事物的看法,虽然没有母子通信时那种嘘寒问暖,但他们之间的默契却是其他无论什么都无可代替的。

我长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无法体会到那种互通家书时因距离而产生的淡淡的忧愁和丝丝的甜蜜。我很向往这种感觉,因此我拜读了这本《傅雷家书》。掩卷后对书回想起来,最大的感慨就是傅雷对艺术甚深的造诣。傅雷对于艺术尤其是乐曲的领会,颇有一番自己的见解。这便使我不禁想到,大凡在文学上有所建树的人,在艺术领域也有着较高研究。

也许便是因为文学和艺术是相同的吧。不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人读完了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果;而风格迥异的各类乐曲,也会带来相似的结果。秀美的散文,带来的是有如欣赏了欢快的咏叹调后的愉悦;沉重的小说,带来的便是如同悲恸的交响曲给人的震撼;诙谐的杂文,带来的会是歌剧般幽雅的场景和事后无尽的思考。细读完这本《傅雷家书》,感觉是像戏曲那样给人以不俗的氛围和回味的余地。

从人的谈吐举止便会对这个人有一定的了解,有谁会喜欢和一个不修边幅,拉力邋遢的人交往。反过来,举止斯文,懂得礼仪的人是受大家欢迎的。为此每个家长在孩子小的时间便提出了不少做人的规矩。现在不是几百年前有着繁文缛节,可是最基本的礼仪人还是要做到的。

傅雷先生是一个优秀的父亲。他要傅聪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这使他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耕种个各样的困难。感情是人尤其是年轻人面临的重大问题,付雷先生在付聪出国留学的日子里也是花了极大的笔墨来指导他,不是家长教条的口吻和态度,而是平和的语气,自身的事例来诱导儿子。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运动的原因饱受折磨,但在这一点上他是幸福的,因为他和孩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初一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4

读《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初一初二初三: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题记

傅雷究竟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我在看这本书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们不难从书中看出,傅雷绝不是一个雷厉风行的父亲。他的温柔在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他也绝不是一个溺爱的父亲,对于孩子的错误与必要的告诫,他会毫不留情地在信中指出。

柔情与严格,把这两种感情结合起来的是爱。或者我们也可以说,教子的成功与否,绝大部分都基于这两种物质结合的是否融洽。

首先是柔情。傅雷对儿子的爱永远是直接的,似乎褪去了父亲特有的羞涩感,而是归于本心,从不遮遮掩掩。毕竟“人”都是感情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它像在告诉孩子:永远都不要遮掩你对这个世界的爱。因为人的感情是十分平常的事物,无论是什么样的感情都可以毫无顾忌地表达出来。

其次是严格。实际上傅雷德严格已经超脱了物质,甚至超脱了肉体。“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这是一种在精神层面的严格,要求孩子能保持一种灵气,一种对待生命高尚的态度,不再拘泥于小我的实现,而是放眼更广阔的世界,在这纷杂的社会上能够实现一种名为“超我”的精神富足的状态。

所以,如果现在让我回答我在整篇文章开头提出的那个问题的话,我想用“精神富足”这四个字来概括。傅雷花了大量的时间用于培养儿子的精神世界,正如书本封面上所写的一句话——“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傅雷他正在建筑着一个世界,一个属于自己和儿子的世界……

注:本文所有带“”的句子皆出自《傅雷家书》。

初一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5

记得小时候,信息科技还不是那么发达,亲朋好友间的信息传递就靠写信,用古代的话语来说就是家书。到现在,虽然很少会用到书信了,但它仍然是维持亲情的纽带之一。

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给子女写了近百封家书,这些家书总的主题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华文明为准;立志成才,要以报效祖国为要务。整本家书,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最好阐释。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情。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

《傅雷家书》不仅仅是给了我们教育子女的启示,它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窗户,很好地为我们保存那个时代的记忆,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清楚阐释出来,它不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

傅雷家书除了教子女立身行事,还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字里行间透露的亲情令人感动。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不是伟人,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说出让人立身处事的大道理,但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先为我考虑,为我打算。傅雷家书中有着许许多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样讲道理,但他们朴实无华的语言间却是对我的拳拳的爱意。

从《傅雷家书》中,我明白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父母为子女做的,远远高出子女为父母做的几百倍,我只能尽我最大的努力,尽可能的回报父母的恩情。

初一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6

每位父亲、母亲都有对自己孩子的一套教育方法和期望,然而并非所有子女都能体会到父母的苦心与期盼。读《傅雷家书》,我感受到父亲对孩子的另一番教诲。品读一封封家书,正如聆听傅雷先生父子一次次温馨的对话。

傅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并且对中外的文学、音乐等艺术均有涉猎。然而,他对爱子傅聪的教育却没有要求其博学多才,仅仅让其在音乐上深造。因为傅雷先生深刻懂得,要在一个到达一片领域的巅峰,是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兼之学海无涯,凭借一颗赤子之心,才能不断开拓出新的天地。

同时,傅雷先生更注重塑造爱子的人格。他在一封家书中教育儿子道:“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

初一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7

在父母身边,我们总是年幼的孩子。年少时,他把我们藏在羽翼下,小心翼翼地隔绝一切风雨,守护着我们的纯真。当他们长大后,他们一定很苦恼。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奇怪的东西。他们站在我们前面,怕阻碍我们的成长,他们跟在我们后面,怕来不及阻止我们受到伤害。我希望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个世界仍然是黑暗的,但我害怕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无知和无知。世界上每一对父母都是那么矛盾,在远近之间徘徊,寻找合适的尺度,而傅雷则几乎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严谨的老师、慈爱的父亲、乐于助人的朋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几乎做到了父母所能做到的极致。很多人说这是一本中国父母必读的书,但读完之后,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认真阅读。了解父母的爱是我们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步。不要让他们等太久。

我几乎带着如释重负的感觉进入了大学,留下了十年的寒窗、繁重的学业和几乎厌倦了日日夜夜陪伴我的父母。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它们是我迫不及待想要摆脱的贝壳。在我以为我知道的世界里,它们是我需要摆脱的旧时光。我什至得到了《傅雷家书》来指导他们的教育方法,但读了之后,我深深地后悔了那次。

初读《傅雷家书》时,差点一次又一次地确认作者,“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的第二天,我想写一封信,因为我怕你会觉得烦。和你在一起,我每天早上六七点起床,辗转反侧睡不着,说不清为什么。就像克里斯托弗的妈妈一个人在家,在想孩子童年形象的那一幕,你妈妈和我一直都在想,我给你讲一个两三岁到六七岁之间的小故事,我们不知道能告诉你多少这种事情,我们不敢说。苏氏甩掉了你尿布时代的过去,你有鼻子有眼泪,会给你带来麻烦。我的孩子,这一切我都知道,我也知道。我的妈妈,只是关于你的一切都会在我们的脑海中烙印一辈子,随时随地,像素描一样飘起来,让我们既开心又忧郁圣。”这句话让我鼻子一酸,如此微妙的情绪让我很难想象它来自那种严谨、近乎残忍、固执甚至有些暴躁的情绪。学者。

对待儿子,他说:“我很高兴我有一个朋友,我的儿子也成了朋友。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在这种幸福中成长。”更何况他是谦虚真诚的。他说:“在和儿子的关系中,我学会了耐心,学会了说话的技巧,也学会了感情的升华。它教会了我们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与他们沟通。”当孩子受苦时,他说:“苦泪是滋养灵魂的酒,没有经历过剧烈疼痛的人,不会有深刻而广泛的同情。”艺术要有一颗更真诚的心,“不管成败,只要尽力而为,对得起你的心”。

为了引导儿子把全部精力集中在研究和学习上,多用理性,少用情绪,用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烦恼,他说:“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永远只关注它。使用手段的人,难免会忘记自己的目的。”

面对大学生要寄给父母的汇款单,没有别的招呼,这位父亲告诫儿子写信强迫你整理思绪,这也是一种优秀的培训。现在多么需要它。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诫儿子“人总是要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快点”; “科学、彻底地做事”;不要在外面的世界感到尴尬。如果你被别人随便留着,你就不会打乱你预定的日程安排。”我认为这是我们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而这么严格的人他对自己和孩子说:“身体外的名声,只有社会上的普通人追求和惊叹;它与个人本身的渺小和伟大无关。 “富韵”,现代“名”也属于精神上的“富贵”之列,智者甘于淡泊,不为贪欲所奴。成名成家。

而当他成年后,当儿子面临爱情的选择时,他没有放过帮助的机会:“找一个能认清双方缺点的人,承认对方,愿意逐渐改变,同时包容对方。一个伴侣(这个很重要),如果你想找到一个永久的伴侣,你要理性考虑,不要被感情蒙蔽,要说服人的眼光——婚姻会变,你不会相信你事先想不到的,他们以后会遭受无尽的痛苦。”而他们结婚的时候,他告诉他们不要手里有钱,要花很多钱,他们越看不起物质的东西,就越需要控制他们。 ”

与傅聪激烈争吵后,他在信中说:“我的良心责备简直无法抗拒。”孩子,我虐待你,我永远不会原谅你,我永远不会弥补罪!这些念头一整天都没有离开我的脑海,我只是不敢对妈妈说。如果你一生中做错一件事,你的良心永远不会安宁!的确,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孽只能赎罪,不能洗刷!”父亲是陛下的代表。他们总是对的。当他们不同意的时候,他们可以无视已经是极限了,但傅雷可以放下父亲的尊严,向孩子们低头,甚至忏悔。我想每个孩子都能读懂。我明白这背后的深爱。

他们是完美的父母,在我深深的钦佩和爱之后,我不想拥有他们,因为我有自己的父母。他们并不完美,他们我不会教孩子一百件事,他们很少读书,他们不会要求我提高我的艺术修养,他们和我的世界的交汇处只有一个我。但他们爱我,那些我厌倦的唠叨、克制、斥责,都说明他们爱我。他们给了我一个家,这样我就可以永远拥有一个家;他们给了我他们的生活经历,所以我不必经历他们所经历的痛苦;他们给了我他们能给我的一切,让我像每个孩子一样长大。他们会在每次谴责后哭泣,在每次愤怒后原谅,在每次失望后容忍。这些是我的父母,世界上唯一不可替代的父母,你们的父母也是如此。告诉他们你爱他们,不要让他们等太久。

初一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8

《傅雷家书》是傅雷和儿子之间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在这本书中到处都洋溢着傅雷对儿子的教育及爱。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位伟大的父亲形象,他不断用自己的经验教育着、激励着儿子。从表面上看他是一位十分严格、只知道批评儿子的父亲。但他心中充满了对儿子的爱。只是他将严厉化作爱,将批评化作关心,将惩罚化作呵护。在与儿子傅聪往来的家书中,很多方面都对儿子提出了好的建议,想尽全力为儿子分担,帮儿子出谋划策,解决问题。从而引领儿子成为一位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在傅雷家书中,能看到父子两人对学术问题激烈的探讨;对生活和人际交往方面的亲切讨论;也能看到对对方的思念与关怀。这一封封家书,成为父子沟通的桥梁,使父母能随时了解到傅聪的情况。而父母正是通过一封封家书,来指导教育傅聪,帮助他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在家书里,傅雷并没有多说教条式的话语,而是把自己当做傅聪的朋友,对儿子的爱,比山还高大,比海还宽阔。还用了克利斯朵夫的经历鼓励儿子正视现实和挫折,勇敢地战胜它。教育儿子要学会坚强,这才是生活的强者。通过一些鲜明的例子,来帮助傅聪解决问题,克服难关。

如在人际交往方面,书中有这样一件事:傅聪的好朋友恩德因手术卧床不起,傅雷让傅聪无论多忙也要写封信去,傅雷通过这件事,教导傅聪,只有实事求是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并不调皮的人耍调皮而结果反吃亏,是一个道理。

在生活细节方面,当傅聪准备几天后就出国时,父亲在信中告诫他:这几天更应当仔仔细细把过去种种做一个总结,未来种种做一个安排,在心理上、精神上多做准备,多多锻炼意志,预备忍受四五年中的寂寞和感情上的波动。

傅雷正是这样把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当做教材来教育儿子,而不是只讲什么空话,这就是傅雷的教子之道。

本文来源://www.fr134.com/f/2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