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134 >地图 >读后感 >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

2024《生命是什么》读后感

时间:2024-01-25 作者:芙蓉134

相关推荐

2024《生命是什么》读后感9篇。

这是一篇小编的精品“2024《生命是什么》读后感”恳请您品味,当阅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之后,往往会有很多领悟。为了更好的品尝这书中的韵味,我决定写一篇作品,将本文保存好方便日后参考!

2024《生命是什么》读后感 篇1

有序产生于有序还是无序?从日常表象观察,人们一般认同前者,可近代的物理学家们却钟爱后一种答案,即无序构成了有序的基础。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是一本试图在生物遗传领域建立起两者平衡的读物。

在泡利不相容的约束框架内,大自然的造物过程似乎“完美”地被机械所决定了。生命体何以能高度精确地遗传基因?染色体的有丝分裂何以能产生不可思议的绝对复制?一百个原子空间尺度范围内何以会发生“奇迹”都无法形容的纯粹结果?以上问题用传统的经典理论根本无法回答,传统理论的构架在尖锐的问题面前轰然倒塌。这一不可协调性迫使薛定谔开始大胆地去过问上帝的事务,试图从原子统计力学的背景下去寻觅那开启生命之门的钥匙。

可以确定的是,生命的基因遗传由配子的减数分裂所决定,诸如染色体的有丝分裂均严格机械被定义。薛定谔认为,染色体可视同为一固体分子,或然的变异特征可视为同分异构现象。由于固体分子的能级变化和温度变化呈指数级的放大关系,结果分子发生变异需要等待的时间甚至长达成千上万年。对于生命分子,室温也许等同于绝对零度,染色体近乎于绝对稳定。于是,着者从量子力学角度解释了变异发生的稀缺性。大量量子的涨落超出阈值的概率如此之低,同分异构现象往往是不稳定的;非连续的量子跃迁非常偶然,生命分子领域内发生稳定的同分异构现象更是小概率事件中的小概率。

为了能够回答一百个原子空间尺度范围内的基因片段何以如此精确复制这一棘手的问题,薛定谔给我们提供了将有序动力学特征和无序统计学特征进行统一的有机蓝图,预言微观粒子的有序和无序统一理论必将诞生。生物体作为一负熵物质,其行为模式和特征可以被这一整合理论所预测和确定。这可是一个多么令人期待的伟大理论呀!其颠覆性的革命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由此,《生命是什么》给读者带来了人类是否可以认识自我的终极思考。

可人作为一理性动物,不仅是负熵的,而且更是精神的。苏格拉底曾指出,肉体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理,只有精神脱离了肉体才成为可能。可恰恰是精神,其同我们最近,无时不刻被感受,同时又与我们最疏远,我们对其了解甚微,充满疑虑。即使是《生命是什么》的伟大预言得以实现,生命体的微观物质定律可以被统一理论给决定,可更为广义的问题是,其是否还可以进一步约束人类的道德行为?精神或意志的实质是否也可被机械所定义?人类的精神还是自由的吗?物质和精神规律是否殊途同归?

近代物理的实证研究方式,导致的结果是人类总是同可被感受的客观实体这一半钥匙在打交道,哪怕是心理或精神的研究领域,关注的也是分子、原子、神经元或脑电波这些载体,其本质还是客观的。《生命是什么》难免也被打上了实证的时代烙印,产生的结果就是机械的和宿命的。对于精神为自由的先验假设来讲,可以推论的是,统一理论在精神密码的破译方面仍然是束手无策。因此,主观世界的另一半钥匙还被远远地掌握在绝对超验的“他”手中。只要人类还停留在实证的道路之上,似乎另一半钥匙永远注定是不可触及的。

相反乐观的是,根据斯宾诺萨的理性主义,我们可以独断地设想超验的“他”即为整个宇宙,无所不在,无处不存,而宇宙一份子的人类有幸分享了“他”。于是,人类的另一半钥匙可能还在自己的手中,人类不仅可以掌握生命的物质规律,而且甚至还可破译道德和心灵的密码,最终实现两把钥匙的结合,从而争取得到和“他”平等对话的权力。尽管“他”对于这一话语权的排斥伟力在度量上是异常的巨大,但人类自存的“他”本性将使认识的步伐无法阻挡,最终超越自我。由此产生的一个悖论的是,此“他”还是彼“他”吗?

2024《生命是什么》读后感 篇2

爱是什么?

——读《再塑生命》有感

不记得何时看过日出了?

一直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我说不出什么是爱。“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的云彩。”于是,我站在田野,等待日出。

耳畔鸟鸣声不绝,早晨的宁静将我带入自己的内心,天上的云彩渐渐被染黄,淡淡的,一切都归于宁静,我的生命似乎也被太阳镀亮,突然很想挥臂呐喊,凝视着太阳,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画面:海伦牵着莎莉文老师的手指着太阳问:“爱是不是太阳?

”闭上双眼,我觉得阳关浸透了我的生命,到处都是阳光的芬芳。我想:海伦面对太阳时有这种感觉吗?

她对太阳的爱是对光的追求,也是对爱的向往!

认为自己是盲人的人失去了视力,但她得到了最温暖的爱和最沉重的爱。因为,这份爱,再次塑造了她的人生,让她明白,她拥有的,不仅仅是视觉和听觉。

太阳已经露出了整个身躯,邻里村民的谈话已打破了原有的宁静,循环往复地行走在路上,我还是不懂爱究竟是什么。

一辆脚踏三轮行来,车上的孩子说:“奶奶,我想吃蛋糕。”我看见老人的脸上慈祥的笑容,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皱纹,说道:“好哩,等一下就给你买。”孩子幸福地笑了。

我痴痴地站在那里,望那远去的背影,“这就是爱吗?”

回到家,爸爸问我想吃什么,我回了句:“爸,我想吃蛋糕……”

走到走廊,阳光撒了一地,我恍然大悟,看着窗台吮吸阳光的吊兰,原来爱是对生命尊严的承诺。爱情不喜欢浮华。通常在晴朗的夜晚。爱也许是平常的一块蛋糕,也许是日出的温暖,也许是父母一个信任的眼神……这些很平常,但却是千金难买的幸福!

爱到底是什么?莎莉文老师用行动告诉我:爱是心。

2024《生命是什么》读后感 篇3

人们经常问我在大学里应该申请什么专业。我总是说,看看孩子的兴趣,然后找一个既能符合他兴趣,又能尽可能多学数学的专业。

选择这个专业的方法似乎一直是物理。

我过去喜欢发自内心的物理学,因为物理学能让我理解很多自然现象。在那个阶段,物理学和生物学没有本质的区别,但物理学不需要记忆。很多时候,很多时情都可以通过图像和公式来掌握。直到后来我在大学里一次又一次地学习光电,了解物理学各个方向的发展历史,才逐渐体会到物理学的魅力。

总结有限现象,大胆假设,利用数学模型将假设外推到极限,然后与实验进行比较,修改模型,然后通过数学简化模型,并反复启动。

在所有的科学科目中,只有物理才能很好地完成这一轮工作。

只有学习理论,才能充分接受这种科学思维训练。

然后,环顾四周,你会发现物理学家们坚持用这组正方形的东西来指出河流和山脉。

比如,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

这本书我差不多读了三遍了,第一遍还是十几年前刚刚读研那会儿,一个朋友买了一本,我借来如饥似渴地读了一遍,但时隔久远,只记得其中薛定谔讨论了生命的最小尺度的极限在**——当初这本书在我们几个人的小圈子里可是圣经一般的存在。后来,我和这个朋友去了德国,但是和他的联系越来越少,所以在今天的微信时代我跟本找不到他。

2017年京东搞活**书大促,于是想再买一本《生命是什么》看看,顺便放在书架上留作纪念,也算是当初入行的一个见证吧。遗憾的是,这个版本的翻译似乎有一些问题,但书中的内容足以吸引我忽略这些问题而继续阅读。

而且,读了两遍——就像引言里说的,这书值得一读再读,每读一遍,所得所想都会不同。

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是从物理学家的角度理解生命,后半部分是理解自我意识。上世纪初是物理学发展的**时代。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帮助下,自然科学是不可战胜的,自牛顿时代以来,人类文明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促进。但是,人类19世纪末才发现了霍乱弧菌,1928年才发现了青霉素,1856年孟德尔才开始数豌豆——甚至到了这个时候,人们还在争论医生到底是不是应该洗手。fR134.coM

当时,于物理学相比,生命科学还很幼稚。

1926年,薛定谔方程提出,1944年,《生命是什么》出版,1947年克里克看到此书开始由物理转向生物研究,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

《生命是什么》出版时,薛定谔并不知道dna双螺旋结构的存在,更不用提什么中心法测。他在书中的分析都是基于有限的知识,借助于物理思维的方法。这其中有些问题也许并不是生物学家所关心的,比如生命的最小尺度是什么,受到哪些限制;有些可能是生物学家所不曾涉及的,比如所谓的负熵;而有些则是生物学家正在苦苦探索的,比如遗传的性质。

薛定谔从变异的可能因素以及概率出发,基于能量、温度等参数的设定,粗略估算了基因的最小线度——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其实相差并不大。估算可是物理学家的拿手好戏,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时,费米仅靠几张窗口飘落的碎纸片就估算出了原子弹实际能量的数量级。在得到基因的线性之后,薛定谔开始基于此分析基因的可能结构——在这个问题上,薛定谔想到了同一元素的同分异构体。

老实说,这些异构体在性质上仍然接近真实。薛定谔抓住了最基本的特征——相同元素的空间排列。这种洞若观火的洞察力,让并不是生物学家的薛定谔可能比生物学家更早的窥到了遗传的核心模型,尤其是他甚至对基因密码的最小字符数进行了卓有预见性的分析,着实令人钦佩——大师果然就是大师。而最为让我赞叹的是,薛定谔在那时就高屋建瓴的指出,生物系统尤其特有的规律和特征,并不是物理现有理论的一个简单应用。

这一思想的重要性,后世许多物理学家并没有意识到,无尽的无理理论给了我们深刻的错觉。在我看来,这是许多物理学家转向生物学后世败的原因之一。

这种深刻而敏锐的洞察力,正是大师与普通人之间的鸿沟。教父说,一秒钟见真谛的人和半生不见真谛的人,自然是不同的命运,这大概是同一个意思。

另一个让我产生这种感慨的例子则是爱因斯坦关于固体热容率的模型,爱因斯坦粗暴的将粒子三个方向的振荡频率取为一直,虽然舍弃了部分理论计算的准确性,但是清晰简明的体现了模型的核心,且仍然能够很好的与实验数据吻合。爱因斯坦因相对论而闻名于世,但他的研究成果遍布物理学的各个方向,他甚至对一杯旋转的水中为什么碎屑会聚集于杯底中心也给出过解释——在这之前没有人能够解释这一现象,而这一理论还顺便对河床的磨损情况给出了答案。

2024《生命是什么》读后感 篇4

最近我读了一篇文章《生命生命》,这篇文章讲了飞蛾求生,香瓜子在砖缝中茁壮成长和杏林子静听自己的心跳使她明白了生命的价值这三个故事。这令我受益一生。

杏林子,这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这是一个受到上帝捉弄的的人,但她让有限的一生体现出了无限的价值。她相信:我不能选择命运,但是我能改变命运。还有一位和杏林子一样被人怜悯的人——陈燕。她虽然双目失明,但凭着几十年的努力,造就了她精湛的钢琴调律技术,在新乐钢琴调律有限公司站稳了脚跟。此刻,我还要提起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海伦·凯勒。虽然她盲、聋、哑,但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必会会你打开一扇窗。她被这困难磨炼着,最终以自强不息的顽强的毅力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证言。虽然她的一生短暂,但她的一生发出耀眼的光芒!

生命是杏林子勇敢面对的胆量;生命是陈燕精湛的技术;生命是海伦·凯勒面对黑暗、无声世界的勇气;生命是……

2024《生命是什么》读后感 篇5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600字:

“生命是什么?”这个问题被翻译成无数个版本,包括“人生是由选择决定的?”还是“由你初衷决定的?”通过这个问题你可以快速认识一个人,一个人相信哪一个答案,这个答案便决定了他。

在当今,哲学被看作无用的科学,科学被看成推动发展的实用学科。昨天人类相信巫术和宗教,今天人类相信科学和经济。无非换着法子在追问同一个问题。因为我们都只相信自己逻辑认识范围内的事物,任何未知对我们而言都是盲区。你没有办法说出任何一个超越你想象的名词。

如果一个创作者不去探讨生命的边界,就像艺术家不关心人生的意义。在我看来,生命的本质是“传递”,而非“拥有”。生命对每一个人的意义不同。

总有人劝我少读书,这好像是国人的通用价值观,无论这个人都么优秀,多么了解我,都会认定读书本身的价值少于社会实践。而我不认为尽可能多的阅读和思考是多余的,就因为他带不来即时的效应,反而我认为这才是活着的唯一价值。读后感·所谓的知行合一,关键是你“知”什么?而“行”能否给你的“知”赋能,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薛定谔的《有序,无序和熵》中引用了一句话,“身体不能决定心灵去思考。心灵也不能决定身体去运动,静止,或从事其他活动。”出自于斯宾诺莎的《伦理学》第三部分,命题2。

选择读什么样的书,在哪一方面深度思考,对一个人的本质塑造及成长速度是相当关键的,当然这个产出不会仅仅局限在世俗的标准。阅读若能直接变现,那么出版社就不会岌岌可危,而是国家银行和印钞厂就要关门了。世界遵循逻辑,无处不在,但一定不是A到B这样直接而简单的逻辑。

2024《生命是什么》读后感 篇6

今天,我在学校里学了一篇令我感触很深的文章——《生命是什么》。这篇文章使我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让我感悟到我们必须热爱生命。

这篇文章主要讲作者从“飞蛾逃生”、“香瓜苗在墙角的砖缝中生长”和“静听自己的心跳”几件事中体会到了生命力的顽强,并从中悟出:我们应该珍惜生命,并让生命绽放光彩。

当我读到“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时,我想:对呀!如果作者在一念之间选择了糟蹋生命,那么生命对于作者来说,该是多么的没有价值;相反,如果作者能珍惜生命,那么生命即使短暂,也能体现出它独特的魅力。

当我读到“从那一刻起,我应允自己,绝不辜负生命,决不让它从我的手中白白流失。不管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犹,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的时候,我想到:生命是自己的,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都不能预测自己的人生。但是,只要我们珍惜自己的生命,那么生命就会散放出无限的光彩。就像雷锋叔叔,虽然他只活了23年,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在敬佩作者是如此地热爱生命的同时,我不禁想起生活中的一些人,他们并没有好好地珍惜生命,反而却白白浪费生命。他们就是那些电视报道的跳楼、自杀的人。他们为什么不热爱生命呢?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呀,在生活、事业中遇到挫折,为什么不勇于面对呢?我真想对他们说:“连飞蛾、小草都如此热爱生命,为什么你们却比它们还要脆弱呢?”

人们啊,请热爱生命吧!

2024《生命是什么》读后感 篇7

1944年,奥利地物理学家薛定谔出版了一本石破天惊的书,叫《生命是什么》,书中有一系列天才的思想和大胆的猜想。它奏响了揭示生命进化里遗传微观奥秘的先声。本书作者王立铭教授将薛定谔作为自己的偶像之一,用同名的科学著作向自己的偶像之敬。

生命是什么?本书一开始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从孤独的地球人好奇地寻找外星人,想象外星生命的存在模式,再回归到地球生命本身,引出了本书的主题——生命是什么?作者视野广阔,以进化论为原则,以生命的演化为轴线,从先哲**生命本质(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和贝采里乌斯的“活力论”)谈起,之后各国科学家登上历史舞台,用一个个精彩的科学故事展现了人类尽管步履蹒跚,却从未停步地探索生命科学、尝试解析生命本质的曲折历程。

从生命的起源到它自己的意志,这本书涉及分子生物学和社会学。它不仅使读者感受到自然生命现象的神奇和诗意,而且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地球生命和人类智慧。

评论书描述了我们的地球是46亿年前由汹涌的星云形成的,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诞生于40亿年前的一系列化学反应中。生命的诞生需要“物质”、“能量”、“自我复制”、“细胞”、“细胞间的分工”五大元素作为驱动力。能量在无序的自然界中建立起有序的生命结构;自我复制确保物质生命在进化过程中抵抗衰退和枯萎;细胞将两者结合起来,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庇护所。

此时,地球上的生命仍然停留在一个非常简单的形式,而基于细胞**的多细胞形式使地球上的生命无限。当细胞分工达到一个辉煌的高峰时,很可能是人脑和人类的智力。而人类智慧的形成同样需要五大元素:

感觉,学习,社会互动,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说到底,地球生命和人类智慧都是演化的产物,逃不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演化规律。

不久前看过一段**——梁冬对话华大尹烨——尹烨直白地表达了自己的生命观:生命的本质是化学,化学的本质是物理,物理的本质用数学描述,数学的本质是用某种语言表达……如今看来也不难理解。他的观点也正好呼应了薛定谔曾经自信的思想:

物理学和化学原则上可以诠释生命现象。

2024《生命是什么》读后感 篇8

薛定谔先生的书当然绝对肯定必须是一本好书!书名是《生命是什么》,但是,实际上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主要讲生命是什么,偏科学性;后一部分主要讲意识和物质,偏哲学性。我们大多数人可能一般都知道,作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薛定谔先生在物理学或者说量子力学方面的伟大贡献(例如:薛定谔方程、薛定谔猫等),却并不一定知道薛定谔先生其实也在生命科学方面也作出过贡献!书一开始就让人感觉:学术大师看问题,大道至简、目标明确且又雄心勃勃!书中具体哪些方面是薛定谔先生个人的贡献,作为一个生命科学的门外汉且跑马观花的一般读者,的确尚待仔细梳理和阅读,但是,书中关于新陈代谢与负熵的联系,以前确实是闻所未闻;而遗传学中的突变现象居然与量子跃迁有联系,也让人耳目一新…书中字里行间,不时闪现出一代学术大师的风采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例如:一个简短的序言就透出作为量子力学主要奠基者和创始人之一的薛定谔先生十足的学术大家风范!读起来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忍不住想继续读下去;又如:薛定谔先生在关于遗传机制和突变的讲解中,似乎好像没有使用任何数学公式以帮助阐述这些科学概念和问题;再如:薛定谔先生对达尔文的工作的评价,即有毫不客气的批评,也有毫不吝啬的肯定,的的确确是一种实事求是、就事论事的科学态度;又再如:薛定谔关于物理学的评论:物理学的理论都是相对的,这在任何时候都是如此,因为它们是建立在某些基本假设的基础之上,让人觉得作为科学家的坦荡胸襟和气度…此外,薛定谔先生七十多年前对机械化、福利制度等的一些看法,现在听起来仍发人深省;又如,薛定谔先生关于西方思想和东方思想的比较也发人深思;最后,我们记住薛定谔先生的“有序来自有序”这句话及其意义,或许算是对大师的一种缅怀和纪念?最后不得不说几句关于这个中文版本的看法:这个中文版本确实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书中有一些地方,翻译得词不达意不说,书中提到的若干配图一个都没看到!另外这本书里涉及的数学表达式的排版也存在问题…还好找到薛定谔先生的这本书的英文版,以后再好好地拜读…[微笑]

2024《生命是什么》读后感 篇9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莫过于DNA双螺旋结构的揭示,而对此做出最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都是因为读了一本由生命科学的“门外汉”写的探讨生命意义的书而毅然决然放弃自己的专业,转而与生物结缘的。这位“门外汉”便是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薛定谔,此书则是《生命是什么》,那这本书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本书为薛定谔两本著作的合集,作者独辟蹊径采用物理学和化学的原理来解释发生在生命世界中的事件,详细探讨了长久困扰人类的两个重大问题:生命和意识。

生命是什么?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每一个思考者放眼望去,整个星球上几乎到处都有生命,可是这对于理解生命的含义好像不仅没有帮助,反而增加了我们的迷惑。一块石头与一条小狗的本质区别到底是什么?正如书中所指出生命体就连单细胞生物都包含数以亿计的原子,但非生命的石头也包含数不清的原子,所以数量不是充要条件。生命必须建立在有序之上,杂乱无章是生命毁灭的结果,这个有序还要包括多样性——多样性的物质(元素)和多样性的排列顺序,对于人体而言,一个个细胞都没有自由意识,可是恒河沙数般的细胞组成的大脑却有复杂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在大量有序性排列基础上涌现出的结果,KK在《失控》中描述人工智能时提出了了“涌现”这个词,KK解释为“事物发现过程中的质变,关键的转折点。”也就是说,智慧可以可以从一群数量足够大的愚钝中涌现,即所谓的“众愚成智”,生命的形成过程必然是一个量变产生质变的涌现过程。

同时,所有生物有一个普遍的需求:食物,或者进行新陈代谢。这其实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只是我们司空见惯不觉得奇怪罢了,试想一下生命新陈代谢时做了什么就明白了,简单来说生命在无休止的重复:摄入和排出。生命没完没了的费尽力气吃东西又排泄掉来进行新陈代谢究竟是为了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有过长久的争论。有人说是为了物质交换,其实,生物体中的氧、氮、硫等任何一个原子与环境中的同类原子都是一样的,那么把它们进行交换又有什么意义呢?后来有人认为能量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生物是为了获取能量。然而,一个成年生命体所含的物质与所含的能量都是基本固定不变的。既然体外一个卡路里与体内一个卡路里的价值是相等的,那么,这样的单纯交换是为了什么呢?所以新陈代谢既不是为了物质也不是为了能量,根据热力学熵增定律,一个生命无时无刻不在增加正熵,不断趋近于熵的最大值,熵越大能量越低,生命则越稳定,慢慢趋近最稳定的状态即死亡。那么,如何才能摆脱死亡,一直保持生命的存在状态?从环境里孜孜不倦地汲取负熵恐怕是唯一的办法了。也就是说,生命体需要不断的进食、排泄来消除活着的时候不得不产生的正熵,这即是生命进行新陈代谢的本质。

意识是什么?普遍认为意识来自大脑,作为唯物主义者,必然承认意识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没有现实作为主体对象,意识和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可是现实世界无疑只有一个,然而看起来有许多不同的有意识的自我,却都是对这同一个世界的认识,那究竟哪个自我的意识是对的?其实,我们周围的真实世界是由无数人的意识重叠领域构成的,世界这个概念本身就产生了它自己。但是我们仍会有诸多疑问:你的世界和我的世界真的是一样的吗?是不是存在一个更为真实的世界,它不同于我们任何一个人通过感官的内部投射而获得的世界?假如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世界对于每个人的感知而言是不是一样的呢?……类似的追问无穷无尽。经过无数科学家千百年的探索发现,最后不的不承认一个令人失望的事实:我们都生活在表象的世界里。科学进展已经表明,世界上并没有颜色这种东西,只有不同波长和频率的光波。世界上并没有声音这种东西,只有空气的振动。世界上并没有温度这种东西,只有分子的运动。颜色,声音,温度并不是世界本来的面目,仪器也不过是人类感觉的延伸,那不禁疑问感觉可靠吗?感觉不可靠,人类进化出的的各种触觉都是为了求存,大脑的首要目的也是为了求存而不是求真,所以人类对于光忽略了紫外线、红外线、X射线等,对于声音忽略了次声波、超声波等,对于温度,我们如果没有留意碰到一个非常冷的物体,会在瞬间觉得它很热,甚至手指上有烧灼的感觉。这些都是人类对世界只有片面感觉的表现,因为只有如此才能降低生存成本、节省能量,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减少宝贵的能量消耗对一种生物的存亡至关重要。

生命与意识的问题极其复杂却又必须面对,人类关于意识和生命的追问将永不止步,也许在这条路上没有终极的珠穆朗玛峰可攀登,虽得不到一个一劳永逸的回答,但是人类作为地球上唯一的智能生物和主导生物必然要承担起生命的尊严,生命的尊严即在于思索与追问。

生命不息,思索不止!

本文来源://www.fr134.com/f/2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