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134 >地图 >教案 >

苏轼课件教案

苏轼的课件教案

时间:2024-01-21 作者:芙蓉134

相关推荐

苏轼的课件教案(集锦9篇)。

教案课件也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就需要我们老师要认认真真对待。教案是课堂教学的支柱,写教案课件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以下是我在网络上选取的一篇“苏轼的课件教案”的文章,欢迎您来品尝独特的文章!

苏轼的课件教案 篇1

浣溪沙苏轼的教案


苏轼,北宋文坛巨擘,才华横溢,诗文卓越。他的名篇《浣溪沙》以其别致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被人们津津乐道。在教案中,将深入剖析《浣溪沙》,了解其中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点。


第一节:《浣溪沙》的背景


1. 背景介绍:《浣溪沙》是苏轼在南下途中停留太原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恋之情。


2. 文化背景:北宋时期,政权迁至南方,苏轼被贬为地方官员,与家乡相隔甚远,这种离乡别井的遭遇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


第二节:《浣溪沙》的艺术特点


1. 抒发情感:《浣溪沙》以苏轼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为主题,通过对家乡的描绘和回忆,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


- 描绘家乡:苏轼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故乡的山水、花鸟等景物,如“闻道龙标过五溪,碧瓦朱轩凤作噪。”展现了家乡的繁荣景象。


- 回忆往事:苏轼通过回忆童年时代与家人共度的美好时光,直抒胸臆,流露出对亲情的无尽思念和眷恋之情。


2. 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浣溪沙》采用了豪放词的形式,结构松散,意境深远,独具风采。


- 用典独特:苏轼在词中运用了大量典故和古代文人的名句,如“玉花敛锦囊,沉吟谢朓诗”的用典,凸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熟稔和推崇。


- 手法多样:苏轼灵活运用对比手法,将剪云追月的意象与深情厚意结合,给人以别样的意境享受。


第三节: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浣溪沙》的背景和艺术特点,认识苏轼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思乡之情。


第四节:教学过程


1. 导入:对于苏轼的介绍,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苏轼的了解程度,并激发学生思考家乡的情感。


2. 梳理背景知识:讲解《浣溪沙》的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利用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3. 分析《浣溪沙》的艺术特点:通过课文解读和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对《浣溪沙》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提问学生对于词的结构、韵律和用典等方面的理解。


4. 情感体验:组织学生朗读《浣溪沙》,通过表演和朗诵,让学生深入感受词中的情感和意境。


5. 创作练习:以《浣溪沙》为启示,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完成一篇小词或小文的创作,展示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6. 学生对于《浣溪沙》的感悟和收获,引导学生思考词的创作要素和文化价值。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深入了解《浣溪沙》这一杰作,增强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和思乡之情。同时也在学习过程中开拓了审美视野,提高了表达和思辨能力,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苏轼的课件教案 篇2

1、课型:问题讨论教学法。

2、学习目标:

(1)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情景交融,想像丰富。

3、重点:每首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

4、难点:理解富有表现力气语言,有些难理解的句子的含义。

5、德育渗透要点:学习苏轼旷达的胸怀与乐观精神。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学生背诵《十五夜望月》后指出,这连同《我的思念是圆的》都是诗第一首是七言绝句,第二首是现代诗。问:诗的内容和题目有关联?有。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词《水调歌头》。这不是题目而是词牌名,它和词的内容无关,只是决定了词的形式,如,每首要写多少字,多少段,每句要写多少字,押什么韵等等。为了与其它同一词牌的词相区别,可以用词的首句“明月几时有”当成这首词的题目。

二、作者简介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百花园里,宋词是一束芬芳绚丽的奇葩。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采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说到宋词,我们就不能不提到北宋的大词人苏轼。

苏轼有独立的人格,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总是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这注定了他仕途的艰险,一生的坎坷。苏轼为官四十年,在朝廷任职却总计不到十年,最后不幸死于回京的途中。就在他去世的前不久,曾写下这样的一首诗:“心似己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澹州”,道尽了一生的辛酸。如此坎坎坷坷的经历,使词人的内心充满了矛盾、苦闷,激发了词人的才情,也使他的作品具有了多样性:既豪迈与旷达又婉约。本首词是一首中秋词,带有婉约的风格,历来被公认是中秋词中的绝唱。

三、  听朗读录音,读全词,正音正字,朗读。

不胜      绮       婵娟

四、  学生看书下注释,讨论全词大意。

五、  学生就全词大意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状态及缘由。

子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兄弟二人己七年不曾相见,“兼”字暗示出思念子由并不是写作的主要原因。

2、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去,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能比得上人间。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贴近雕花的窗户,照着离人不能成眠。它跟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总是在别离时又亮又圆?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阴藏晴出,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全。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

六、  挖掘全词内在的思想感情。

1、提问:你从本词中能否看出作者矛盾的心理?请用原句回答并结合作者的一生经历解释一下是什么样的矛盾?最后这矛盾心情化解了吗?请用原句回答并解释一下是怎么化解的?这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怀和精神?

学生可讨论后回答。

明确:“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学生画出)写作者想超脱尘世,又怕“高处不胜寒”。“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学生画出)词人很快领悟到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既然如此,惟望各自珍重了。这些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精神。

2、师生总结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3、师生总结下阕: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

4、师生总结中心思想: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于人世间,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 观的情致。

七、  学生画出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表达对离人美好祝福的句子。朗读全词。

八、  听古人诵读、听流行歌,王菲的“明月几时有”。

九、  布置作业:

1、  背诵。

2、  背书下注释。

十、  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 (北宋词人)

问题:

1、你从本词中能否看出作者矛盾的心理?请用原句回答并结合作者的一生经历解释一下是什么样的矛盾?

2、最后这矛盾心情化解了吗?用原句回答并解释一下是怎么化解的?

3、这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怀和精神?

苏轼的课件教案 篇3

课题赤壁赋上课时间编号课前系统部分课标分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教材分析《赤壁赋》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著名著作,通过主客问答、水与月的譬喻,探讨人生与宇宙的哲理,表现了作者在贬谪生活中的复杂、矛盾的心情。既流露了一定的消极情绪,又表达了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情怀。这篇文章是第二模块第三单元的精读文章。这一单元的文章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山水游记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它往往包含着抒情和说理的成分;在记叙游览的同时,或表达物我两忘的喜悦,或抒发时不我待的忧思,或倾诉怀才不遇的愤懑……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溢于海”,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和志趣。这篇文章具有思想深度,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时,作为学习主导者的教师,要努力缩短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习这篇文章,首先把握全文的思路脉络,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体味关键语句、难点语句的含义。还可以做深入探究,甚至是评价。学生分析高一的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语文修养,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倾向渐渐明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的差异逐渐增大,有的学生还习惯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和激发他们的想像、探究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学会合作、分享。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诵读要领,熟读并背诵全文。★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理解文中对人生意义的议论,揣摩体味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点★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教学难点★了解主客问答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学生活动设计★第一课时,先诵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而后重点诵读第一、二段,体会景、事、情交融的艺术境界,把握课文情感发展的脉络。★第二课时,重点诵读主客问答部分,深思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堂系统部分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了解课文内容,把握全文的思路脉络,而后重点诵读第一、二段,体会其景、事、情交融的艺术境界及景物描写的语言特色。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多媒体显示)三、重、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导入新课。我们学过一首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它那气势雄浑、磅礴浩荡、气吞天下之势还依然回荡在我们脑际,(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背起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篇题材相同的精美散文,感受他的豁达情怀,领略他散文的独特魅力。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读注释,理解赋的第一、二段。    4.教师指导学生诵读课文第一、二段。(1)读准生字与多音字举酒属(zhǔ)客 歌窈窕(yǎotiǎo)之章 少(shǎo)焉 斗(dǒu)牛 冯(píng)虚御风 扣舷(xián)而歌 桂棹(zhào)兮兰桨 袅袅(niǎoniǎo) 幽壑(hè) 嫠(lí)妇(2)两节的韵字第一段:望 章间 天 然 仙第二段:桨 光 方慕 诉 缕 妇5.品读课文第一、二段。(分四人一组研读课文)☆展示问题一: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明确: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 作者的这一段描写蕴涵着一种深沉隽永的诗意,一下子把人带进了诗的国土,沉醉在山水风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这种境界和意蕴是过去的赋从来没有表现的。 ☆展示问题二:“徘徊”是来回走动的意思,而月亮一晚上只能走一次,如何“徘徊”呢? 明确:这里的“徘徊”是写月亮移动缓慢的意思,是侧面写了作者的内心,他觉得月亮对游人含情脉脉,不忍离去,因而对冰清玉洁的月亮产生愉悦之情。“徘徊”一词真是一字千钧,体现了苏轼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 ☆展示问题三:第一段中所说的“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指《诗经》中的《月出》。第二段中,又写出了扣舷而歌的歌词,试比较这两首诗歌,想想它们在内容、情感上有何不同?明确:《月出》是一首情诗,写一个男子在月下怀念美人,思慕的焦点只在爱人身上,“月出皎兮”只是比兴,末句直抒胸臆,写出男子的焦灼心情。《赤壁赋》中之歌虽从《月出》化出,但胸怀、境界却更加渺远空阔。歌的前两句叙事、写景,与赋中月夜泛舟的情境相合,“渺渺兮予怀”与“劳心悄兮”一样是直接抒情,但歌中的“美人”未必是哪位美女,倒令人想起屈原诗中喻指的圣主贤君与美好理想,因而歌中表现的是一种政治的感慨,在知音难觅、天各一方的叹息中,已然包含了淡淡的哀愁。☆展示问题四:舷歌之后,赋中又写了客吹洞箫之声。课文是怎样描写箫声的?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从开篇处到第二段末,赋的情感发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明确:写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借助于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箫声起,悲意生。从开篇至此处,情绪变化正是由欢乐转为悲哀。▲总结、扩展“文似看山不喜平”,其实,诗如此,文亦如此。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阙亦由写景起笔,由如画之江山,引出千古风流人物。本文也大致是这样一个思路,先写秋夜荡舟、饮酒放歌之乐,再写箫声之悲,都是为下文作铺垫,意在引出作为主体的主客问答。后一部分的课文,我们下一课时再作品读。四、布置作业    1.熟读并尽量背诵课文。    2.思考作者因何而“乐”,又因何而“悲”,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第二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结合对作者身世经历的介绍,了解课文第三、四段借“主客问答”所表明的人生态度,进一步加深对课文景、情、理交融特点的理解。二、检查背诵1.学生齐背全文。学生若背不下来可适当看看课本。2.学生举手背诵。(有些学生记忆速度快,可以给他们展示亮点的机会,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可带动其他同学背课文的热情。)三、重、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教师指导学生诵读课文第三、四、五段。(1)读准多音字与生字苏子愀(qiǎo)然 舳舻(zhúlú)千里  酾(shī)洒临江 江渚(zhǔ) 一叶之扁(piān)舟 举匏(páo)樽而相属(zhǔ) 寄蜉蝣(fúyóu)于天地 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 相与(yǔ)枕藉(jiè)(四、五段的韵字第三段 稀 飞 诗 鹿 属 粟昌 苍 郎 穷 终 风东  空 雄第四段 往 长 主 取瞬 尽 月 色 竭 适第五段 酌 藉 白    2.学生阅读与后三段课文相关的注释,理解文意。3.品读第三、四、五段课文。(分四人一组研读课文) ☆展示问题一:第三段客的话是否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如果是,那么苏轼一贯的豪放风格与文中“悲”的感情是否矛盾?明确:文中客和“我”的对话是苏轼让从前的苏子和现在的苏子通过文章进行一场超时空的链接,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的苦闷与迷惘的写照  。这种感情与豪放风格不矛盾。一般的人,在忧患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喝酒,及时行乐,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能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依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展示问题二:最后一段为什么以酒后一片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的景象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人生态度?明确: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  应“月出东山”,结构浑然一体。 最后写“客喜而笑”,情感转悲为喜。此时的乐已不是开头那种单纯的山水之乐了,是分外欣慰和轻松,苏轼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了精神上的满足,用“杯盘狼籍”的杂乱形象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总结、扩展苏轼作为我国古代第一流的文学家,其作品的思想价值是一言难尽的。课外,可选取诸如《后赤壁赋》《喜雨亭记》这样的散文名篇及他的诗词作品广泛阅读,以拓展视野,加深理解。四、布置作业    1.熟练地背诵全文。2.从文中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300~500字的赏析文。   板书设计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景 月出东山,徘徊斗牛 乐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泛舟赤壁(一) 事举洒诵诗遗世独立情羽化登仙 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二) 事 客吹洞箫,倚歌而和 如泣如诉,舞蛟泣妇 悲 孟德周郎,而今安在? 主客 客 (三) 蜉蝣寄身,沧海一粟 问答 盈虚有数,物我无尽 (理) 主 乐清风明月,与子共适

苏轼的课件教案 篇4

苏轼《题西林壁》教学设计范例

引言:《题西林壁》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题西林壁》教学设计范例,欢迎大家阅读!

教材简析及学情

分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补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这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教法

学法

朗读感悟

感悟情境

教学资源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场景设置

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

二、导入

1、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三、讲解

2、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3、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4、范读古诗,讲读法。师配乐朗诵古诗

5、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

6、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生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

7、巩固;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

8、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9、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师检查背诵情况

10、总结

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现在,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

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

11、结束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任务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学习要求)生检查。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观察的

远近/高低/各不同。 实写 角度不

不识/庐山/真面目, 同,观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 效果察

不同。

教学反思:

教学时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学定教,边学边质疑,以学生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引导领悟到道理时由看山到看事,由正面到反面,层层深入,

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的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运用电教创设良好的情境,让诗中的画面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从而体会是人的感情,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苏轼的课件教案 篇5

2、体会情感,有感情朗读诗句,背诵诗句。

3、感受诗中美景。

学生背诵《游园不值》。

师:我们上节课学了《游园不值》,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景色),现在我们来看看夏天在诗人的的眼里是怎样的?(读全诗)

3、师:生字、词你们都懂了,现在自己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意思说一下,然后小组之间互相说。

4、举手发言。

5、引导学生理解题目。

师:有些同学知道了前两句是写景色,后两句不是;现在小组交流,每句诗各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呢?

师:作者每见过西施,西施当时也没有站在湖边给作者作比较,那作者怎么对他们进行比较呢?

师:西湖就显得更美了,那现在同学们自己想象西湖的美,这么美的景色,我们一起来体验。

课后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是写西湖的景色,作者通过大胆的想象,用西施来比喻西湖,增添了西湖的美丽和奇妙。学习这首诗,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读来体验作者的感情,通过对诗中“美”的理解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美”用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在理解古诗的字、词时,我几乎把诗中所有的字、词都拿来和学生分析了,在学生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很快就领会诗句的意思了。学生懂得诗句的意思后,就让他们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然后一起分析,最后通过对作者感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这首诗,体验这首诗中的“美”。

在理解题目时,我用提出质疑的办法,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我觉得我再让学生体会作者感情和体验诗中的“美”之一环节做得不好,我只是通过让学生思考和提问的方式]还解决这一问题;而学生体验的机会就少,主要是听我讲和听其他学生讲,很多同学都没有自己感受到,只懂得有这么一回事。

所以他们读诗句时,没有融入感情。如果能让学生多读几遍写景物的诗句,让学生自己在读中体验诗句的“美”和领悟作者的感情,然后再有感情朗读全诗,效果会更好。 这篇课文事故时,学生读的机会较多,有较多的表现机会,课堂气氛较活跃,整个效果比较好。

苏轼的课件教案 篇6

荡漾波光流溢,晴天的西湖景色真美丽,

山气朦胧云雾弥漫,雨中的西湖姿态也出奇。

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

不管是淡淡的梳妆,或是浓妆的粉黛总是很得体。

苏轼于神宗熙宁四年(1 0 7 1)到七年(1074)在杭州作通判期间,曾写了大量咏西湖景物的诗。这是最脍炙人口的—首。王文浩称这首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名篇。

诗的前两句写西湖初晴后雨的美景。诗人用水墨写意手法,不着意于形的描摹和线的勾勒,却侧重表现光的晃动和色的变幻,从而生动地展现出西湖山水那变幻流动的光与色之美,并激发起读者丰富的想象。

后两句,承接上面两句,把西湖及其宜晴宜雨比作古代美人西施及其淡妆浓抹,西湖与西子,同在越国,都姓“西”,又有婀娜多姿的美,因此这个比喻新颖妙丽,既恰当贴切,又超凡脱俗,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这两句诗还启示读者: 西湖和西施的美都是天然自生的,只要具备这种天然本色的美,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无论是浓妆还是淡抹,都能显示出其无穷的美的魅力。这“运实入虚”的一笔升华和深化了诗的艺术境界,并使诗包含着深刻的哲理。

由于苏轼这首诗给西湖赋予了活跃的生命和美丽的灵魂,是对西湖之美独特、深刻的发现,从此西湖获得了“西子湖”的美名,这首诗也成为吟咏西湖的千古绝唱。

苏轼的课件教案 篇7

南阳武侯祠有这样一副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辩襄阳南阳。”是为名人诸葛亮籍贯之辩。同样,诸葛亮说孙权,联吴蜀,借东风,捉放曹的赤壁大战古战场究竟在于何方?也有过类似的争辩。有人据《水经注》,断定在今湖北省武昌县内,有人据《元和郡县志》,确认在蒲圻县西的乌林对岸。而更多的文人骚客却在黄冈赤壁发思古之幽情,直至近年来的出土文物才证实在蒲圻的乌林赤壁。

有趣的是蒲圻赤壁虽江山不改,但很少引人注目,而黄冈赤壁却游人如堵,名闻遐迩,甚至误把黄冈赤壁当成三国赤壁大战的古战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苏轼的出现。

(二)作者简介。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蛾眉共比高。”

诗中“三父子”即文学史上著名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21岁时与其弟苏辙同榜进士,历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方官。1079年6月被指控“讥刺朝政,包藏祸心”,遭到逮捕、审讯,史称“乌台诗案”,后贬谪黄州,精心著述。1084年旧党司马光执政,平步青云,后同旧党发生分歧,又遭诬告,被贬出京城,流放南方。苏轼才情奔放,诗词文均有独到成就,有“苏黄、欧苏、苏辛”之说。

被贬黄州期间(1080——1084),生活困难,极度苦闷,却又是他创作丰富、成就突出的时期,尤以两赋(前后《赤壁赋》)一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最为著名。

(三)关于词牌、题目。

词又称长短句、乐府、曲子词、诗余等。

词牌只管格式(规定字数、句数、押韵、平仄、单双调等),题目表明内容或范围。

“念奴娇”,一百字,又叫“百字令”、“大江东去”、“酹江月”。

(四)放朗诵录音或范读。

要求发挥想象与联想,思考上下片的内容。

(五)描述上下片的内容并归纳。

1、学生描述词的意境。

1——3,笼罩全篇。

4——11,面对江山,先总写江山,再总提人物。

7———9,抒写己怀。

10——11,自我排遣。

(六)理解豪放的特点。

豪放词,气象阔大,境界雄浑,豪情壮志,奔放驰骋,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感情旷达而不哀伤。

本词哪些地方体现了豪放的特征呢?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1、背景壮阔,气势磅礴,纵横开合。

我们可以想见在滚滚长江之上一位昂然独立,思接千载,俯首沉思,聚焦周郎的诗人形象。

2、江山如画,充满阳刚之美。

“乱石”两句对偶,一仰视一俯视,一写山一写江。写山突出其奇峭高峻,写江突出其汹涌澎湃,给人不同寻常的雄奇之感。

“卷”句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大江东去的宏伟气势,展现了赤壁江山的生动画面,可从而想见当年赤壁大战的壮观激烈。

“乱、穿、卷”写形,“惊、拍”写声,“雪”写色。这些景物写得有形有声有色,雄壮奇伟;更重要的是,这种写景与咏史、怀古与抒情之间,映衬烘托,给读者提供了一种十分壮美的意境。这壮丽辉煌的历史,叱咤风云的英雄(周瑜),悲壮激愤的情怀(诗人自己壮志难酬),只有配上这雄壮奇伟的景致才相得益彰,人事与环境才显得和谐统一。

3、人物奋发有为。

“小乔”句写婚姻,更显年少英俊,奋发有为。

“羽扇”句写服饰,显其风度闲雅,从容不迫。

“谈笑”句写神态,显其韬略和战功,胸有成竹,指挥若定。

4、抒情化悲愤为旷达。

生读后五句,评述大意。注意理解苏轼的旷达之情。

“人生如梦”虽不免消极,也只是一闪而过(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精神),下面的转语“一尊还酹江月”便冲破这种情绪,表现了一种豁达的胸襟和对于生活的热爱。正如《前赤壁赋》所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对人生宇宙的朴素辨证思想,使作者得以自我排遣。

另外,就同一时期的作品来看,苏轼又何尝完全消沉过呢?举《东坡》诗和《浣溪沙》词为例。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东坡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静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荦确:山石突兀嶙峋的样子。)

分明是一个屡险如夷,以险为乐,不甘平庸,不甘寂寞的形象,哪有悲凉消沉的影子?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蓑烟雨任平生”“莫听”“何妨”“谁怕”“任平生”,展示了履险如夷、泰然自若、任天而动的诗人形象,体现了作者广阔的胸襟和倔强的性格。

(七)延伸比较。

古人今人都常有以梦入诗文的,怎样理解这种现象呢?我们要根据具体的作品来具体分析,更要根据作家的人生道路和思想境界来作出切合实际的客观公正的评价。提供如下阅读材料,引导学生作比较分析。

(八)作业:

背诵本词,课外欣赏苏轼的其他作品。如:《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乙卯正月记梦》等。

苏轼的课件教案 篇8

一、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词中的字词。

能力目标:1、能当堂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

2、了解阅读对话的三条基本途径。

德育目标: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2、教学重点、难点:

(1)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

(2)阅读对话的基本途径及方法。

3、课型:新授

4、教法:组织阅读对话,引导诵读感悟、合作探究。

5、教具: 多媒体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苏东坡的词,境界开阔,想像奇特,在宋词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水调歌头》,更是不同寻常。请看清代评论家胡仔对它的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二)诵读欣赏

1、放录音泛读,学生在听的同时画出停顿,揣摩语气、语调。

2、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全词,进一步了解全词的内容。

3、找同学泛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画出词中的生字词。

4、全班齐读,记忆好的同学可以背诵。

(三)文章分析、理解

今天我们的学习采取一种新的方式,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

开展阅读对话。 有一句话说得好: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在和文学大师进行意味深长的对话。阅读的过程,应该成为对话的过程。如何开展阅读对话呢?我们可以尝试从这三条途径入手: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环境对话。

1、 与文本对话

(1)学生对照课下注释解释全词,理解全词大意(小组讨论)。

重点几句话的理解: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句子请提出来,大家讨论。

(2)解决了文句的疑难,让我们整体把握一下词的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

上阕:望月-思归 (写景)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下阕:责月-怀人。 (抒情)

(3)诗词总是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因此对其中精美的词句要会赏析品味。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一句,请说说你的理由。

让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词,整体感知词的内容,仔细品味精美的语言。

2、与作者对话

语言,是情感的外壳。欣赏古代诗词,应该经过语言这条通道,走进作者的内心,领会词人的情感,这就是与作者对话。这里,老师提供两个参考话题,同学们可以据此展开想像:假如你通过时间旅行站在东坡大师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

(出示话题:读你的词,其实是在读你。对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对你的人格,我最欣赏的是……)

例1:我能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一句的情感,你政治上不得意,感到非常孤独郁闷,酒醉后幻想超脱人世间,但心中又十分的矛盾。

例2:我最欣赏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中表现出来的人格。你和弟弟多年不见,饱受离别之苦,但你还能想到天下更多的离别之人,并祝愿他们,你有一种旷达的胸怀。

例3:我会这样问东坡大师:既然政治生活让你感到愁苦郁闷,你为什么不像陶渊明那样辞去官职,回归田园,过着快乐的隐居生活呢?

师:你的提问很有深度。实际上涉及作者在政治生活中的“进”与“退”的问题。从词中来看,东坡对此是很矛盾的。但从他为官的事实看,他没有学渊明的“退”,他选择了“进”!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他虽然只做地方官,但都是勤政爱民,多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百姓们尊称他为“苏公”。所以,东坡的可贵就在于,他孤寂过,愁苦过,矛盾过,但他最终选择的.是奋发!我们都应该学习他乐观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让我们第三次来朗读这首词,注意领会词人情感的变化过程。 (生齐读全词。)

3、 与环境对话

问题(1)这首词的想象与抒情都是围绕着什么来进行的?(明月)

(2)“月下”这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不知触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怀!你能联想一下,课文以外,还有哪些咏月抒怀的古诗文名句,你能对它们进行简要的评析吗?

例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由海上升起的明月想到了远在天涯的亲人,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师:这句和课文中哪两句异曲同工?

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例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遥望一轮明月,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写得很平实。

师:真实的情感往往不需要任何的粉饰。

例(3):“星汉灿烂,若出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里。”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沧海的壮美,表现了曹操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写得气势宏大,气魄雄伟。

例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以月下登楼所见表达了词人亡国的忧愁和对故国的思念。

(3)让我们从古人笔下的优美意境中,回到自己生活的现实环境中来。当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落与苦闷时,你是怎样面对的,或你将怎样面对?

同学们的发言让老师深受启发。读东坡的词,我总想到李白。李白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东坡则说“明有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醉以后,东坡“欲乘风归去”,李白则“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两位大诗人的浪漫何其相似!李白还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里,老师斗胆将这两句窜改为:“人生失意仍须欢,莫使年华付水流!”大家同意老师的观点吗?生:同意!

师:让我们集体将这首词朗诵一遍。 (生齐背全词。)

四、阅读方法小结与作业。

师: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开展阅读对话的途径和方式:

1、与文本对话:感知内容,品味语言。

2、与作者对话:展开想象,领会情感。

3、与环境对话:拓宽视野,加深体验。

大家对此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让我们共同欣赏有着首次演绎的歌曲。

十年以后,你还会再读这首词吗?二十年以后,若干年以后呢? 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解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同畅饮陈年美酒,总让人口齿留香,久而弥笃。东坡的这首词,从千年以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它的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荡,飘荡……以后,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能再一次与它相逢,我们都会从心底迸发出一个声音:我爱东坡!

板书: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上阕:望月-思归 (写景)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下阕:责月-怀人。 (抒情)

苏轼的课件教案 篇9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美酒。开始天气晴朗,不大工夫竟然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西湖无论是晴是雨无时不美。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这首小诗前两句是描写:写晴天的水、雨天的山,从两种地貌、两种天气表现西湖山水风光之美和晴雨多变的特征,写得具体、传神,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以致有人评论说,古来多少西湖诗全被这两句扫尽了。后两句是比喻:天地之间,人类最灵;人类之中,西子最美。在前两句描写的基础上,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说它和西施一样同为天下灵与美的极至,何况又经过淡妆或浓抹的精心打扮呢!

然而,极写西湖之美还不是这个比喻的全部奥妙。历史上有些女子,美名和西子不相上下,诗人何以偏偏要拿西子来和西湖相比呢?这是因为,西子除了她灵秀美丽,她和西湖还有两点独特的契合:一是西子家乡离西湖不远,同属古越之地;二是西子、西湖,头上都有“西”字,叫起来自然天成。由于这种种原因,苏轼这个妙手偶得的比喻,博得了后人的称道,西湖也就被称作西子湖了。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也表达了作者喜爱西湖。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本文来源://www.fr134.com/f/1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