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134 >地图 >读后感 >

《教育学》的读后感

《教育学》的读后感

时间:2024-01-21 作者:芙蓉134

相关推荐

《教育学》的读后感10篇。

芙蓉134编辑从众多资料中精挑细选推出了这篇最受欢迎的“《教育学》的读后感”,请您仔细查阅以下内容。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作品是作者埃尔热写的,读后很让人感动,令人感慨良多。 只有真正理解了这本书所要传达的思想,才能够写出有深度的读后感。

《教育学》的读后感 篇1

读《自由地学习》有感

英语(3)班李海萍 10106013054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希望大家把儿童健康当做幼稚园里第一重要的事情,幼儿园教师应当做健康之神。”3至6岁的幼儿正处在人一生发展中的关键时期,也是建立人的全面发展体素质和健康行为方式的关键期。

《自由地学习》这书中的内容是建立在不断尝试和被实践检验的教育体系基础之上的,它提供了一些解决正在影响整个社会的儿童问题的最新方法,对华德福早期教育原则和方法做了独特的介绍,通过各种故事、真知灼见、鲜活的观察和描绘,凝聚了全球范围内诸多幼儿园的经验。

作者琳奥德菲尔德是一名有着20多年教学经验的华尔道福幼儿园教师,在伦敦培训华尔道福幼儿园教师已有十多年。她还是育儿和幼儿教育方面的讲师,并撰写和发表了许多关于华尔道福教育的文章。其在书中主要**了如下问题:

幼儿园怎样使孩子健康发展?什么是“以活动为基础的学习”7孩子怎样通过模仿和节律学习?为何创造性游戏如此重要?

为什么滋养孩子的感官很重要?孩子应该什么时候上学?等。

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如何让孩子在幼儿园里健康成长,如何通过模仿和节奏学习。这两个问题。

现在我将结合我的观点谈谈我的想法。

1幼儿园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

1.重视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我们都知道幼儿天生好动,在游戏中会产生积极情绪,而积极的情绪是学习的推动力,使其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尽量在游戏活动中为孩子们创造动手的机会和条件,比如孩子们最喜欢的区域性游戏活动。在区域游戏活动的设计中,我认为首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制定有效的活动目标和内容。

如在活动区域中要根据小班幼儿对活动过程感兴趣的特点,提供足够数量的同种材料,让幼儿学会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而到中大班,幼儿逐渐对活动结果感兴趣,就要提供一些辅助材料,引导幼儿学习综合搭建,激发丰富的建构主题和情节,既培养幼儿的建构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2在游戏活动中发掘儿童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潜能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在此时期打下基础,它是决定将来人格、体格的重要因素。” 结合不同年龄班的实际状况,挖掘幼儿的创造潜力,更确切地说,也就是幼儿的想象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从小班到大班,每个孩子的环境都不一样,造成了创造性想象力的差异。建议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创造性想象的发展特点给予不同的引导。小班儿童想象力发展水平很低,应从记忆形象的积累入手,启发孩子多看、多摸、多动,积累感性经验。

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并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创造的潜能也在提高,为此我们应该给幼儿提供更多的变式,启发幼儿发散思维,促进其创造想象的发展。中产阶级阶段是创造性潜能开发的最佳阶段,思维最活跃,没有思想负担。如在游戏中发现一幼儿玩积木的专注场面,三角形积木做水龙头,长方形积木做香皂,给布娃娃洗澡、洗头,十分认真,还有将圆形积木当苹果、饼干等食物喂布娃娃吃,这种想象以物代物的做法,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萌芽,教师应及时肯定,并加以保护。

大班幼儿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理解能力在不断提高,他们将游戏赋予了一定的情节,想象的逻辑性、独立性、新异性均有明显发展,教师应不断给予引导。

三。注重情商的开发,营造轻松和谐的儿童游戏活动氛围

在幼儿园我们发现,有的孩子上课注意力不能持久,但在游戏中能长时间注意,完成游戏中的“任务”,表现出很强的自我控制力。另外,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形式,它是幼儿自主自愿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活动,因此在游戏中幼儿会将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模仿和学到的行为习惯、经验通过游戏表现出来。教师可以在角色游戏中观察孩子的行为,纠正错误的行为,逐步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

他们可以通过角色游戏与伙伴交往,从而提高其自主意识、自主能力、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要转变自己原有的角色,变成孩子们游戏的伙伴,教育过**正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局面,促进幼儿自主、自信、自立、自强、自律等完美人格的发展。

2、 孩子们如何通过模仿和节奏学习?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好模仿的特点,常常与好奇心有关,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想要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与事物接触的扩大,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孩子们开始模仿电影、电视和故事中的人物。

**对孩子好的模仿行为应当支持,并给予表扬和奖励,使之强化;对于孩子的不良模仿行为,**应当制止,因为这种模仿只能导致孩子正确模仿作用的丧失,不良模仿和破坏性行为的出现,进而产生不良的心理。

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儿童的不良模仿呢

1.我们应该以自己的语言行事,并树立可以效仿的正确榜样。

2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在模仿中学会正确的东西,摒弃错误的东西。孩子的辨别能力差,**一定要让孩子有模仿的选择。

三。**经常和孩子讨论、研究电影、电视、故事中的人物,引导孩子正确分析人物。分析时不停留于表面情节和人物的直观形象,要教育孩子学习英雄人物的勇敢顽强,憎恨敌人的卑鄙**,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主动模仿一些英雄人物的形象,学习他们的优良品德和崇高精神,促进正确道德观的逐渐形成。

4、对孩子已有的不良模仿行为,**应积极地加以纠正。如果有些孩子喜欢在电影中模仿坏人,我们应该告诉他们坏人做坏事。如果我们发现了,我们应该抓住他们并交给警察。这样,孩子们就会讨厌坏人,模仿警察的正面形象。

《教育学》的读后感 篇2

用爱心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读《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有感

【摘要】通过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所写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我发现这本书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爱心教育,爱心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始终,苏霍姆林斯基用爱心为孩子撑起了一片蓝天。作为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我们应该像作者所说的那样,把我们的心奉献给孩子,用爱去影响和教育孩子,让他们在教育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心灵孩子爱心教育健康成长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是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总结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写成的一本教育著作,主要记述了作者五年期间与一个班31名学生朝夕相处,从一年小学预备班到四年小学班教育教学活动的平凡岁月。作者对学生的热情洋溢感染了无数人,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对儿童发展的无私奉献。

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这早已不是什么“新潮观点”!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到夏丐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素“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姆霍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个共同性,那就是“爱心教育”。

那么到底如何爱学生呢?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为辅的今天,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读过苏霍姆林斯基所写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

爱一个学生就是塑造一个学生。爱是一切活动的基础,有很多的思想和新的认识。

一、时代呼唤爱心教育

在现代社会,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但人的情感却被削弱了。许多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逐渐变得自私自利,只求得到别人的爱而不愿意付出,孰不知爱是相互的,是要付出才有回报的。在当今社会,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有些是留守学生。不当的家庭教育容易导致儿童的自我中心、自私、冷漠和放纵的性格。

“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它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而是真正的、光彩夺目的一段独特的、不可再现的生活。今天的孩子将来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在这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他如何度过童年,谁牵手着他的童年,周围世界的什么东西进入了他的思想和心灵。人的性格、思维、语言都在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形成。

” 因此,必须给孩子多点爱,让孩子感受爱,使孩子理解爱,爱心教育在当今社会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从他的台词中,我了解到他非常缺乏爱的教育,以及他对爱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

”作者深爱着这些孩子,他亲昵地称他们为“小家伙、小鬼”,他认为教师首要的职责就是“爱孩子”。因为爱,他期望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因为爱,他也尽力帮助孩子学习。

现在我们的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缺乏爱心教育,甚至许多老师无法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学校里也总是存在优生差生之分。因此,时代呼唤爱的教育,这是迫在眉睫和势在必行的。

二、 爱心教育的内涵

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开放性。他们的心总是对大多数人都是封闭的,只对少数亲密的朋友是封闭的。但他们都渴望真诚的友谊,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关心和尊重。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用真诚和理解温暖学生的心,努力做学生信任的朋友,让学生向你敞开心扉。

这样可以减少甚至避免课堂上的冲突,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保持愉快的态度。“教育者最可贵的品德之一就是对孩子深深的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这种爱是世上最崇高、最无私、最理智的爱。

老师用心爱学生,学生会有积极的情感反馈,激发相应的情感。这样,师生才能和谐地完成教学的各项任务。

纵观当今的教育方针,爱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关爱、健康的心理、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所以教师应该实行爱心教育,一颗真心爱事业,一片真情为学生。

“尊重孩子, 敬畏生命”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的灵魂。作者写道:“我教的孩子, 他们首先是活生生的人、是活蹦乱跳的孩子, 其次才是学生。

”诚哉斯言! 很多时候, 有灵动生命的学生在老师眼里只是一个个教育对象, 是一个个乖巧听话的盲从者,这种想法是很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的。尽管作者的生活时代和我们有别, 但他的“教学——并不是机械地把知识从教师那儿传授到孩子那儿, 它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的观点一直以来都为人称颂。事实上,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教学就成了陈腐的死水。

作为一个接受了近14年教育的学生,我所看到的所有被学生喜爱的老师都真诚地关心学生。所以在我看来,爱教育的内涵就是真诚地爱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只有在教育过程中充满爱和爱学生,才能成为优秀的教师,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平等、自由的机会,发展自己的内在特征。

三、如何实施爱心教育

(一)应当让孩子们快乐

在学校里,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有“不爱上学”、“害怕老师”,并且有在学校感到“不快乐”的想法。这是一个很让人沉思的现象。孩子们为什么害怕学校?

这肯定是由于存在着让孩子们害怕的东西,比如学习的压力,孩子们爱玩,但是每天做不完的作业肯定让他们觉得厌倦。再如在教学中有些老师比较严厉,经常斥责学生,让学生产生隔阂感,不敢去接近,害怕老师找自己谈话等。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使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如游戏的快乐、相互尊重、知识和成功。

如果学生能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快乐中学习,那么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自然会提高。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本书第一部分讲述“快乐学校”,是出自这位教育家爱心的一项成功创举。作者以满腔热情发出了“要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的呼声。他希望孩子们头脑清醒,心地善良,灵巧高尚。

为此,必须让学生在进入学校这个世界后不断享受到新的欢乐,使认识活动不至于变成枯燥的教学,但也不能把上学变成表面热闹而实际空虚的玩乐。“蓝天下的学校”、“幻想之角”、“到劳动世界的旅行”、“健康乐园”等都是引导孩子们去观察大自然和欣赏大自然,并在大自然中发展他们的思维和增强他们的思考力。在阅读和书写的学习上,他指出,在“快乐学校”中,“对学生评分的最主要的要求,就是它的乐观主义和富有乐趣的原则”。

尤其是在教孩子们读写的时候,他们应该把自己置身于美、游戏、童话、音乐、图片、幻想和创造的时界中。在品德培养上,他提出,“快乐学校”要让孩子们心中有他人。如果一个孩子不关心他的同学、朋友、亲戚和任何一个同胞,如果他不善于从别人的角度观察他的情绪,他就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只有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怜惜、爱护,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忧伤,才能赢得孩子的心。

因此,爱情教育应该让学生感到快乐。无论什么时候学习,都要把快乐放在首位,让孩子体验学习的乐趣,然后爱上学习。

(二)老师需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

该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对教师与儿童的心的论述。至于教师的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是教师与儿童之间不断的经神接触。

学生不是生命的机器,不是教师灌输知识的载体,也不是教师理想模识的塑造者。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教师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教育才有真正的意义。这种精神上的频繁接触绝对不是单向的,而是双方的交流和交流。

教师要了解孩子的心意,让孩子在了解老师心意的同时,让老师和孩子相互理解、尊重和信任。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这是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师的心”中最重要的观点。

真正的教师不仅要爱学生,更要爱自己的事业。他应该把全部的热情都奉献给教育事业,把全部的心都奉献给孩子们。只有这样,阳光才能真正活在孩子们的心里。关于儿童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应该成为儿童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教师应给予孩子发展个性和兴趣的自由,并努力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他们求知欲和对学习的热爱,使学习真正进入儿童的精神世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走进孩子的心灵,驱逐孩子心中的阴霾,带来温暖与苏生,这才是教育的力量所在。

所以老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应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流,那一刻彼此应是朋友关系而不是师生关系,应从朋友的角度去关心学生,谈话的态度也应该是真诚的,不以老师的身份去压人。

四、总结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对我启发很大,风和太阳比赛,看谁能让游客自动脱下斗篷,冷风呼啸而来,使劲吹。游客反而拼命抱紧斗篷不松。太阳出来了。

暖洋洋的用爱心关照游客,不一会游客“感动”的自动脱下斗篷到树荫下乘凉。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用爱心来感化比教育惩戒更有效,教育的本质是要有一颗爱心。

可见爱心教育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综上所述,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时时为孩子着想,全面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要教育学生怎么懂得去爱,去关心身边的人,诚信待人,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尺讲台,成就了多少国家栋梁。一支粉笔,结出了多少桃李芬芳。让我们用爱心去温暖学生,用耐心去感化学生,用真心去打动学生。

让我们在这个平凡而崇高的岗位上继续奉献,把我们的爱,把我们的情,把我们的整颗心都献给孩子们。

【参考文献】

[1]郝·斯宾塞.《斯宾塞的快乐教育》[m].福建:海峡出版社,2002.

[2]高峰.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与幸福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10,3(3).

[3] 伊索.伊索寓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4]哀锐愕.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9,5(8).

《教育学》的读后感 篇3

在本科和研究生入学考试阶段,教育学是师范生的必修课。然而,对教育学原理的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还是在研究生入学之后。叶澜教授主编的《教育学原理》是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推荐教材,我怀着崇敬、谨慎的心情开始拜读了这本经典教材。

《教育学原理》共分八章,从何为教育学入手,详细介绍了中外教育学发展历史,全书以中国学校教育、课堂教育、学生组织建设、学生校外生活及教师发展等重点内容为脉络,阐释了新时代背景下的学校教育变革,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与时俱进、加强专业素养、注重实践教学等要求,内容全面、逻辑清晰,不愧为教育学原理经典之作。

全书第一章介绍了何为教育学、西方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以及教育学原理对教师的价值;第二章介绍了中国教育学的发展以及在全球化、信息化这种新时代背景下的学校教育变革情况,着重**了与教育学发展的密切相关的三大因素:意识形态、中外关系、学科定位;第三章介绍了中国中小学生教育现状以及在此现状下以学生成长需要为导向的学校教育改革,着重强调教师要紧跟时代,更新学生观,以学生成长需要为目标,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第四章**了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主张当代学校教育要在价值取向基础上,重建培养目标;第五章介绍了课堂教学的概念、教学策略及教学过程实践探索,阐释了新时代背景下课堂教学观、教学评价方式的更新与改良;第六章透析学生组织建设原理,探索学生非正式群体健康发展的方式;第七章介绍学生校外生活的教育内涵,阐释学生校外生活的重要性,强调学校与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建教育合力;第八章表述了教师角色重建的理想,对新型教师的基本素养提出了要求,希望教师通过学校研究性变革实验提升自我。全书各章节环环相扣,为中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关注哪些重点,如何做好教学做了提纲挈领式的指导。

此书成书于2007年,距今已有10个年头,但是书中提出的观点与理念,仍旧没有被时代所抛弃,依旧是指引教育界人士开展教学的基础性教材与纲要。特别是在第一章中,笔者对中国教育学发展的看法令人印象深刻。笔者认为,困扰中国教育学发展的三大问题是:

政治意识形态、教育学发展中的“中外关系”、教育学的学科定位。我认为总结得很好。首先,教育学是政权稳定和人民教育的需要。它必须为政治和意识形态服务。如何带着“意识形态”这个脚铐跳舞,是教育学发展与变革的重要内容;其二,近现代中国教育学,是积贫积弱的中国为救亡图存从西方引进并发展起来的,教育学科几乎都是从国外引进,并以国外范本去建设,侧重实用性,对教育理论的框架、基本概念未有突破性研究。

唯国外教育研究马首是瞻的自卑情结与依赖心理,严重制约着中国教育学的发展;其三,教育学学科定位,特别是当前教育界仍然对其停留在“用”上的定位,严重制约着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难以与其他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平等对话的原因在于缺乏深层次上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和基本理论水平。研究和突破这三个世纪的重大问题,仍然是当前教育学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努力,经济、军事各方面实力都已能与西方国家一较长短,科技研发、航空航天、道路桥梁建设等不少方面更是具备了引领世界的能力,中国重返世界之巅已近在眼前,教育与人才作为中国争雄世界、民族复兴的最强大**,必有一番用武之地。教育学作为教育人才的基础,必须寻求发展和突破。只有植根于苗红,扎根于苗红,才能确保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增强民族自信心,大力开展自己的教育学理论研究,高举发展教育学基础理论的旗帜,以高姿态指导教育学实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培养人才,正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努力的方向。

《教育学》的读后感 篇4

第一次系统学习《教育学》是在读大学时,当时为了应付考试也认真学过,但在工作中却用得不多,纯理论的学***遗忘,读《教育学》心得。这是我第二次在课堂上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实践验证理论,边教边学,在教与学中有许多收获。

曾经,有人把学校比作“工厂”,学生就是批量生产的产品,这些学生的个性棱角在旧的教育模型下不断地被磨平,个个成为应试的工具。新的教育改革犹如春风,唤醒了中国教育。我是应试教育出来的,我很羡慕孩子们能在这样一个活泼有趣的教室里度过童年。

当然,能否真正让孩子们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还要看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因此,我们要不断学***,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武装自己,《教育学》就是一本必修的课程。

在研读《教师》这一章节时,不禁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学校越办越好,而有些学校却在走坡路是领导的问题,还是生源差了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我们在职的一线教师素质问题。只有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学校才能发展,学生才能有希望。

在我看来,在众多的素质中,教师最缺乏的是人文素质,尤其是数学教师。在文学方面,数学教师虽然在文学修养上不需要达到语文教师的水平,但必须注意培养一定的文学阅读习惯,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小学数学教师不读书,不读文学作品是当今教师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我们发现和认识到这种不利于教师素质提高,不利与教学质量改进的现象时,小学数学教师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逐步养成良好的文学作品阅读习惯。

只要自己安排时间,就经常去书店买一些好的文学作品,充实自己的书架。学会鉴赏就是学会审美,只有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才能用这双慧眼去发现数学中美的存在,才能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艺术可以影响人们对世界的非功利审美态度,有助于塑造完美的人格,有助于有效地调节和培养人们的心理。

艺术对于提高人文素质的作用,并非今日的新发现、新话题,仅就中国的教育史上就有着悠久的传统,早在周代就已经开始实施“六艺之教”。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平时应该多关注艺术,如欣赏一些经典乐曲、影片等艺术作品,参加一些**会、画展或摄影展等艺术展览,尽量培养自己对艺术的兴趣,从而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以此来加强人文修养。

大多数科学家除了掌握自己的学科外,还有很高的文化素养。爱因斯坦擅长拉小提琴。杨振宁和李政道熟悉中国传统文化。杨叔子院士熟悉中国古代诗歌。因此,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加强文学艺术的人文修养。

教师的人文素质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如果我们要圆满地完成党和人民所赋予的重任,要提高每一位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就必须不断地给自己的人文素质进行“充电”。

《教育学》的读后感 篇5

《身体教育学读后感》

《身体教育学》是一本对我有着深远影响的书籍。它从独特的角度探索了身体的重要性以及身体教育的价值,给我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和启示。

这本书首先引起了我对身体的关注。通常我们对于身体的关注大多是关于外貌和健康方面,但这本书给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身体不仅是我们用来行走、跑跳的工具,而且是我们与世界接触的媒介。身体通过感官的运作,让我们能够感受到世界的美丽与复杂,从而形成对于事物的认知和理解。正是身体使我们的感知变得更为生动、直观,而这种直观的感知能够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使我们主动与世界互动。这个观点让我重新认识到了身体的重要性,让我更加关注身体的锻炼和训练。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对传统的身体教育方式进行了反思。传统的身体教育往往将身体视为一种机械化的训练对象,忽视了身体与心智、情感和社交方面的联系。然而,这本书提出了一种新的身体教育理念,即将身体教育与整体教育相结合。作者认为,身体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个性、智力和社交能力。身体教育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身体的参与去感受世界、体验生活。这种身体教育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应对未来的挑战。

除了对身体教育的新认识,这本书还启发了我对于教育目标和方法的思考。作者认为,现代社会对于身体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传统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已经不能满足这些需求。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定义教育的目标,并创新教育的方式。身体教育可以成为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通过培养学生的身体能力和身体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这也使我意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而应该注重学生全面的发展和成长。

通过《身体教育学》的阅读,我对身体的重要性、身体教育的价值以及教育的核心目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相信,只有通过身体教育,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个性与智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幸福感。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更加重视身体教育的实施,将其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身体去感受、去探索、去成长。

总之,《身体教育学》是一本对我影响深远的书籍,它改变了我对身体的看法,启示了我对身体教育和教育目标的思考。通过这本书,我重新认识到了身体的重要性,身体教育的价值以及教育的本质。我相信,只有通过身体教育,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材。

《教育学》的读后感 篇6

xx年暑假读后感:《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草原上的小木屋》写的是劳拉一家在美国西部四处开拓的故事。因为人多的地方,动物都迁移到别处去了。

我父亲把森林里的小屋和牛卖给了别人,然后把他的家人赶到了西部的大草原上。他们穿过了光滑的冰,泥泞的泥沼,汹涌的溪流,最后到达了美丽的大草原。他们在大草原上建了一座小木屋,挖了一口井,在**他们活了下来。

在大草原上他们遭遇了狼群的包围,熊熊燃烧的大火,还有极其可怕的热病。但是都被劳拉一家的机智给克服了。但最后,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一家人不得不无奈地离开大草原。

我们和劳拉相比,我们是幸福的,我们能住宽敞又漂亮的房屋,他们只能住简陋又狭窄的小木屋。我们可以喝各种饮料和果汁。他们只能喝井里的水。我们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但他们不能一直上学。

我们从未遭到过厄运,他们却接连不断的遭到厄运。我一定要向劳拉一家学习,学***在厄运面前勇敢面对,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灾难。在大草原上生存了下去。

读了《草原上的小木屋》这本书,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他们团结一致、顽强奋斗,遇到危险时沉着、勇敢地面对。我明白了,在生活和学习中,无论你做什么,都要学会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教育学》的读后感 篇7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问出了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深刻命题。教育普遍缺乏创造力的现状,不得不引起国人的反思。

由上官子木编著的《创造力危机》一书便较为细致地整理出教育中存在的抑制创造力的因素,用大量调查数据进行了有力的论证。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深感目前教育改革之迫切而又艰难。

一、禁锢心灵扼杀创造力

“官本位”实际上是一种高级权利的“下放”,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现行的干部建制不仅不利于培养和发展少年儿童的自主人格,而且还强化了一种富有等级意义的职权意识,孩子们不得不用等级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同伴,并按照这种班干部等级来确定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由此,担任班干部的学生易变得专横、虚荣心强,以自我为中心,被管制的学生易走向卑屈,甚至奴性。也就是说,在孩子们需要树立平等观念的阶段,我们人为地在他们不成熟的心中植入了一种明显的等级意识。

素质教育的原则是让每一个孩子在学校教育中受到同样的重视,而现行的等级班干部制度似乎与这一原则相矛盾。

我在高中担任语文课代表时,虽然每天只是照常交收作业,但是在班级同学我似乎和语文老师有某些不可告人的交易。我的一个朋友曾经问我,我是否总是向班主任抱怨,我大哭冤枉,但她告诉我,班上很多犯错误、被老师知道的人都认为这是我对老师的抱怨,我立刻感到不可思议。但看出,在她们心里,已经为我找好了一个角色,那就是老师的帮凶,班级的奸细。

这种不正常的观念怎么能使得班干部和“平民“融洽相处呢?即使在大学,班级的班干部也会是一些”百姓“攻击的对象,在教育体系中,大部分学生学会了表里不一。

实际上,这种班干部制度的存在,实际上是按照既定的标准把学生划分为等级,然后各种荣誉和奖励按等级分配。比如,一个班选优秀团员时,班主任一般会从好学生或班干部中挑选。高中那时候我在班级做课代表,年级里有优秀团员的名额,班主任把我叫去,对我说,这次你虽然没考到第一名,但是这个名额给你,某某考了第一名,就暂时不给她了,我当时便觉得有些自愧不如,在学校里尚且如此,在社会又会是怎么样。

是否应该把上级分配的荣誉给更进步的学生作为鼓励,而不是总是被所谓的好学生占据。那这样的精英只会更精英,百姓只会更百姓。即使他们有能力,也会被这种等级观念所忽视和轻视,不利于学生自我人格对自我能力的正确定位,不利于如何谈创造力。

二、权威管理重创创造力

“教育在线”论坛有很多在职教师发帖讨论教学问题,其中有个叫“晓风叮咚”的老师提供了一个案例,她在看学生上体育课时,一个学生正拉着体育老师的袖子大声喊,“你快给我去拿接力棒啊”,神情不亚于和父亲撒娇,而平时这个学生在她这个班主任面前时是个不爱说话的女孩子。其实这个现象在中小学很常见,无论你是否对学生严苛,只要带上班主任这个帽子,那么大部分学生便会对你产生畏惧感。学生在高积累知识、强吸收方面的优势主要来自外部压力,其中教师权威的存在时压力的重要来源。

我还遇到了一位非常严格的班主任。我上初中的时候,我的班主任是一名英语老师。虽然他不高,但他在课堂上很严格。每次他上英语课,大家都很紧张。老师的尺子很响,在台上讲过一次话。有一次我上课因为和后面的同学聊天,她让我在教室后面站了两天。但由于这位老师的严格要求,我们班的英语水平非常好,在年级上是第一和第二的。

后来,老师生病了,班上的学生组织起来到医院看望她。那时,我给老师唱了一首歌。这种经历可能很多学生都经历过,也就是说,虽然老师很严,但后来想想,你还是要感谢他,也许在生活或学习上。有点矛盾。在教室里没有自由的学生仍然可以得到好成绩。为什么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中心?

实施上,大多数人都认为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但是施起来却非常困难。高考的门槛在那里?家长需要的是能进入重点高中和好大学的孩子。谁在乎孩子们是否有看似虚无主义的创造力?然而,事实证明,创造力并不适合在中、高中入学考试的常规试卷上展示,它只是一种标准化的原则。

有时候,师生关系处理不好甚至会引起悲剧,想必清浦中学的教师不堪受辱重伤初三学生的事淮安人都有所耳闻,言行不当的学生,备受侮辱的老师,最终以这种方式结束,将师生关系的正常化带到聚光灯下。

然而,在教师的严格管理下,师生关系并不是很自然。学生形成对权威的依附和服从,难以形成民主精神、平等意识、独利意识、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他们选择能力低,缺乏客观判断。在知识灌输的力量下,学生们觉得他们想要我学习的东西是有用的。他们不想让我知道的是他们不参加考试,这并不重要。我们培养的学生大多是一代又一代遵循书本知识的学生,而不是自我探索和自我发现的学习乐趣。

应试教育中的权力管理以牺升学生的创造力为代价,创造了较高的升学率。

三、纪律约束 “和谐”创造力

中小学不像大学。如果你对课堂上的听力感兴趣,如果你不敢兴趣,你可以选择不听。或者如果你已经学会了这一章的内容,你可以自己动手,只要不影响课堂纪律。而在中小学,一节课45分钟,要求你一直听老师讲,即使你早就听懂了,也不可以做其他事情。显然,这种规定是为了保证课堂秩序,使老师的授课能够连贯,学生易于管理,但是忽略了这种上课纪律对于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乃至能力的形成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中小学课堂经常要求学生上课不能“插嘴”,回答问题必须举手,但是如果是求知的需要,又不会影响其他同学,相反可以激发其他同学的思维,就应该允许这种情况的发生。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诉诸自由…教育从自由中不断获得东西为其内容。如果教育成为权威,他就会失败,我们必须尊重儿童的自由。

”这告诉我们,教育应当帮助儿童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而不是强求一律。

我在初高中上课时便已经开始试着在课堂上学会自己调节,主要是英语课,如果老师教授内容我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再听,便会自己做题目或者看书,在大学更是如此。在大学,西方学者来华讲课,总是不满于中国学生埋头记笔记,一言不发。遗憾的是,中国学生早在小学阶段便学会了如何“倾听”,大多数人缺乏在大庭广众之下表达自己看法的勇气,缺乏在众人面前流畅地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并认为打断他人演讲时不道德不理智的行为。

在这种严格的纪律约束下,思维的流畅性和表达便被规范掉了。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在青少年时期尽快具备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这样才有可能实现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就使得教育必须把儿童自身无法感兴趣的但对于他在社会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知识灌输给他。而教师一般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责任感,越是负责的老师越是要考虑一个现实社会对儿童的要求,他用现实社会的标准来培养自己的学生,并且强调把学生的兴趣纳入到符合社会要求的兴趣中。

四、评优偏见偏才遭淘汰

榜样教育是中小学、大学乃至到社会都一直存在的,这种评优制度主要目的是鼓励大家争当先进。但是,在评优过程中,由于条件高且有人数限制,所以总是少数人,所以也起不到鼓励大多数的预期目的。甚至可以说,纪律规范涵盖了学生所能犯的过错,而奖惩项目却未能扩展到学生所能做的一切值得表扬的方面。

不管是评什么优,总体水平是最重要的指标,比如三好学生。但是鼓励全面发展对于单向发展或是仅一项达不到评奖要求的学生来说,就必然是一种压力甚至压抑,个性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抑制。

我记得我上小学时,班级到学期末有两种奖状,一种是三好学生,一种是优秀少先队员,考试考得好,给你三好生,考试成绩差一点一点的且表现不错的话,优秀少先队员。全班五十几个学生,坐在下面安安静静,等着老师在讲台上报名字。我至今记得,那时候心跳得真的是超常。

等到报完名单,拿到三好生的和拿到优秀少先队员的表情不一样,拿到少先队员的和什么都没有的表情也不一样。也就是说,在这过程中,有的人期盼自己能如愿以偿三好生,有的人只是期盼小小的优秀少先队员,那些没有拿到三好生的学生心理和那些没有拿到优秀少先队员的心理肯定是不一样的。试想一个是需要最微薄的鼓励却没有能够得到满足,一个是期望自己能够保持优秀,这两种失落程度,肯定是前者大于后者。

但是名额限制和班主任有限的眼光,如何能将这样的心理洞察透彻?

此外,我国的中高考一般都以总分高低来录取学生,这就便利了大部分各科虽然成绩平平,但是总分仍旧可以达线的学生,而对于那些偏科生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他们大部分因为严重偏科而失去将这门偏科的技艺发展的可能。但是,这些偏科生往往是真正科学家、奇才的最有可能人选,因为他们的偏科不是外界压力带来的,而是出自自身的一种强烈的本能渴望,如果加以适当引导,相信在这些人中会出现不少的精英份子。

考试形式和评分标准的单一化,限定了特定类型的受到教育“认可”的人群。几张试卷到底能否真正检验出一个学生的素养,我表示怀疑。或许这也满足了大部分学生有学上的要求,但是打击埋没了多少“潜人才”也是不可计数的。

一代代新生大学生,都是高考的成功者,当代教育的成功典范,一个问题过后的几乎统一的答案,印证了权威教育的辉煌成果,将创造力变得无地自容。

五、重负难减无时间创造

据资料统计,我国与欧盟12国及俄罗斯、日本相比,大陆中小学生每年上课时数是最高的,全年在校天数也最多。但是我们的中小学生在学校又在做些什么呢?做数学题、背诵课文、单词。

大量时间都花在了记忆、背诵、抄写、演算等机械性、模式性的训练上,没有足够时间思考问题、动手参与或进行课外阅读,也就没有剩余时间来积累课本以外的知识。学生在放学回到家之后,完成各科作业,也到了该睡觉的时间,那些可做可不做的事就被省略了。但是,从早到晚的学习,不仅损害了学生的体力,也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厌烦,导致知识面的狭窄,最终导致创造力缺乏。

可以说,中国的孩子的计算能力是世界上最强的,但是数学能力的过度发展实际上是以透支其他能力的发展潜能为代价的。而且这种数学能力过于空洞,和实际生活并没有过多的联系,比如对于利息、折旧、保险、分期付款、纳税、股票、期货等基本经济常识的讲解在数学书中占据的比例很少,我记得当时老师也没有当做重点讲,而且由于计算很复杂,老师说没有必要掌握很深。

虽然现在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意识到不能只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活动和动手能力,但是在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同时并没有减少原有课程的难度,也就是说,学生在原有课时的基础上又被增加了课时,这种在教学时间分配上,不肯降低主科比重的改革,注定不能有效地实现。学生们疲于完成已为成人教育家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和各科作业,周末又要被家长安排去参加补习班,没有余暇去独立组合、加工知识,根本没有心思去参加课外活动或阅读。而只有广泛的阅读,积累知识,才可能拓展视野的广度和思维的深度。

我家里至今还有一箱小学时要求看的新课标课外书籍,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爱的教育》和《鲁滨逊漂流记》,但大多数是全新的,可见当时买了也没有物尽所用。小学时只有一次美术课是老师带着我们到楼下,要我们选择一个喜欢的景物画一幅画,其余都是在班级里先讲后按照老师要求画画。

在现阶段的教育背景下,培养出的大多数是掌握考试技巧的学生,他们学会在有效的时间内提取出存储在记忆中的解题方法,是在已知领域的一种综合提取能力,而创造需要的是在未知领域里的探索,要求突破常规,解决未知问题,所以,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似乎与这种创造力需要的能力不吻合。

六、看重基础误解创造力

我们的教师似乎总是急于把知识交给我们,却不告诉我们哪些是重要的,在中小学,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不知道归类和转换,只知道记忆。总是被告知,先记忆后理解,可是在进行了大量的记忆后,谁还有精力回过头来一一理解。这似乎是一个误区,认为接受的知识越多,越有可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认为先用权威压力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再在其基础上发展创造力,但是基础知识的简单叠加并不等于创造力的提升,并且我们打下的基础是否与创造力有关也没有定论。

然而,比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是选择知识的能力,为自我所用,为兴趣所用。一个学生各门成绩都好,也只能表示他的认知能力发展良好,而并不能说明他的创造力强。

我记得,在高三时,我们每天就是做试卷、讲试卷,如此往复。除了高三,就是以前,没到大考,就是大量试卷来临的时刻。听一位老师说,他见过一些学生,曾经犹豫地问他,活着有什么意思,还不是每天写作业。

我想,这些学生都在试着找寻生命的意义,难道自己的青春里就充满着这些成堆的作业本,看不到尽头的作业,到底活着的意义是为了什么。教师在给予学生知识时,是否想过这些,是否想过,将学生的灵魂变得有意义。

《教育学》的读后感 篇8

四、教学方法要得当。

《当代教育学》一书中向我们介绍了讲授法、图例讲解法等等,而教学方法要得当就应当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最好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作为老师就要善于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有创造性的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方法本身并无所谓好坏,但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使用范围内,只要教师上课运用的方法是与教学情境相适合,就一定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譬如,对没有定性的有争议的问题,与其用讲授法,不如采用小组讨论法;为了让学生认识一个他们不熟悉的物件的形状,采用讲述来描述,不如用演示法更加直观,等等,这样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老师和学生的沟通方式多了起来,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相对来说就多了起来,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也就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五、课堂组织要严密。

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取得好的成绩,就要注意严格的课堂组织。教师要使课堂过程清晰有序,整个课堂的节奏要紧凑,不同任务的速度要自然,课堂秩序要良好。教师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能够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能够实现严格的组织,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六、课后要及时反思。

《当代教育学》一书中介绍教学反思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对于一堂课,我们应该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进行及时的反思,通过教学反思可以直接推动教师主动学习教学的相关知识,不断去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促使自己不断成长和进步,从而更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

作为教师,把审视的目光投向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心中就开始了对旧的教学理念和行为的扬弃,不仅对自己还是学生都是一种超越与发展,更是教师日渐成熟的标志。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无穷的。我们要把课堂塑造成一个美术创作,不能一蹴而就。我们需要长期自觉地追求和探索,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的新教育理念。

《教育学》的读后感 篇9

学生学习成绩的下降,其形成可能有这样一些原因: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没有真正理解到学习对自己的意义;没有刻苦的精神;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得不到老师、家长的关心帮助;受到社会的不良影响,等等,教育需要合力。

每一位学生,可能有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原因。只有寻找到了造成成绩下降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帮助他们进步。下面是我对我校一些学习困难、成绩和道德品质存在或多或少问题的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一些做法。

在我的印象中,小李是一名很上进的学生。可最近一段时间里,我发现他上课时,注意力始终无法集中起来,作业也变得拖拖拉拉的。问他有什么事,他也总是不肯正面回答。于是我决定去家访,了解了解他家里到底有什么事。

到了他家里,正巧他的父亲在,而且家里有客人。再看那些客人,好像在等小李的父亲。我一了解,原来是玩麻将的。于是我对小李的父亲说:“今天我有很要紧的事跟你谈,麻将以后再玩吧。”客人很不情愿地走了。我也有些明白小李为什么学习下降了。

接下来的谈话中,我首先讲了小李最近一段时间里,在学习上的一些问题。小李的父亲听到我说,最近小李成绩下降很厉害,而且注意力不集中时,李父很意外,说到对自己的儿子学习一直是很关心的,不知道他为什么退步了。

我说:“孩子的'学习,不仅仅要靠他一个人来完成。作为家长,应该要为孩子提供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李父很奇怪地问:“学习不就是你们学校的事吗?怎么要靠我们家庭呢?”

“那好,教育论文《教育需要合力》。”我说:“我们就来听听你儿子是怎么来看的?”

小李说了这样一段话:“家里最近客人很多。他们来了,别的事不做,就是玩麻将。一玩就是到深更半夜的。说话声很大,特别是到了激动的时候,简直吵翻了天。吵得我无法做作业,无法看书。我有时心里很恨———你们做家长的为什么只为自己考虑,而不为我考虑考虑?”

小李的话对他的父亲触动很大。看到他沉思了,我赶紧趁热打铁说:“孩子的学习,作为学校当然有责任。但是,不能仅仅靠学校。家庭的气氛、环境也很重要。如果做家长的不能为孩子提供比较安静、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子女的学习是有很大影响的。一是可能使他不能静心学习,二是有可能使他对学习失去信心,认为读书无用。看到父母不读书,也活得好好的,在思想上会产生不正确的认识。这会影响孩子以后的人生道路的。而且你们天天晚上打麻将赌博,本来就是违法的事,会在孩子的心灵上留下阴影的。”

李父对我的话好像很认同,这真是好机会。那天我们谈的很多。此后,我又连续去了几次。李父出于对儿子的爱,渐渐地从麻将堆里解脱了出来,而把相当一部分时间用在儿子的身上。

小李在家里的学习环境终于好转了,他对学习的信心也增强了,成绩终于赶了上来。

这件事情对我的启示是:教育学需要合力。单凭学校的教育管理,不可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只有得到家庭等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才能更了解学生的情况,也才能更好地提出对学生的教育方法,也才能使学生更好地

 

《教育学》的读后感 篇10


导语:读教育学心得体会为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解决教育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下面是范文网带来的读《教育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读《教育学》心得体会一:

再次捧起《教育学》,读到《教师与学生》这一节,感触很多,具体如下:

一、学生虽然教育过程和教学过程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但我们以往的教育学对学生的分析和研究却很不够。虽然我们强调教师应该吃透两头,即充分理解教材和充分认识学生,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教师的工作中,前一点往往比较重视,后一点却重视得很不够。

二、学生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学生时代,从入小学到中学毕业,是一个人一生中生理和心理上发展都非常迅速的时期,是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比较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的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在这一时期,他们的身心发展能否得到满足,能否得到积极、良好的教育,对于他们的发展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三、学生发展的可能性能否成为现实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个体发展的早期,更多的是受自然属性的制约。进入学校后,社会性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制约作用则逐渐加大。推动个体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是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完成是个体和客观现实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个体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发生的。在活动中,个体不断作用于客观现实,日益深入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和关系,形成一定的发展水平。客观现实也不断作用于个体,对个体突出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反映在个体的头脑中,转变为个体的需要。而需要的满足,同样需要通过个体自身的活动即与客观现实的相互作用才能实现。因此,没有活动,没有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就没有个体的发展。客观环境的刺激,诸如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要求、学校各方面的生活,能否引起学生的精神需要,并对这些需要作出积极的反应产生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能否产生积极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结果,与教师、学校如何安排、组织学生的各种活动有极大的关系。

四、学生是具体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受教育对象。学生的发展性与学生的不成熟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正因为不成熟,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也正因为学生的不成熟性,学校和教师才大有可为。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由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具体教育场景选择教育内容,组织教材和教学活动,并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与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相比,学校教育对个体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是学习者,是受教育者。由于他们的知识较少,经验贫乏,独立能力不强,加上受教师权威的文化影响,学生具有依赖性和向师性,即一种盲目信任教师的特点。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常具有先在天然的权威性。然而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只是一个受动者。忽视了学生主动性的存在的学生观在根本上是陈旧的、错误的。教师要巧妙地利用学生的这种依赖性和向师性,但根本上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自立的发展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发展,是对教师素质的考验。如果教师不珍惜甚至滥用学生的依赖性和向师性,将挫败学生的发展。

读《教育学》心得体会二:

谈到《教育学》,我似乎一点都不陌生,上师专时作为一门课程来学,参加工作后又培训过一次,升本科时还培训了一次。次数固然不少,但自己自认为并没有能真正把教育学的理论运用在实践当中,参加工作十年了,面对一个个教育难题,自己还是无所适从。为了让自己对教育这门科学的理解更加深入,也为了使自己的工作能力能有所提高,暑假期间,我又一次捧起这本《教育学》,细细地品读,希望它能给自己以新的启示。

翻开这本显得有点陈旧的书,又看到那个问题,“教育学是什么?”教育是人类特有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为什么要进行这样一种社会活动?原来人类要生存和发展,社会要延续和进步,就必须将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使之逐渐完善起来,并把更成熟的经验传给下一代。教育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与社会共同存在、共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范畴。看到这里,我心头涌起一种强烈地自豪感。因为教育是如此之重要,作为一名教师,自己感觉是无尚的光荣。面对这样一个神圣的职业,自己真的应该投入整个身心去认真地工作,不仅仅是投入精力和时间,更重要的是付出自己的爱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孩子们,使他们健康成长。想想平时的自己,也曾为不知如何拉回迷途的孩子而失落,也曾为在新课改的大潮前不知如何讲课而彷徨,甚至有时会产生一种逃避的心理,现在觉得真不应该,自己今后要打起精神,带着神圣的责任感去努力工作。

接着往下读,这本书又从中国教育的现状、学生素质及培养、课程、教学以及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使自己对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论又得到了一次回顾,在读的过程中,自己也产生了一些对教育这门科学的新认识:

一、教师要解放学生,解放自己。

书中有一段话写得特别好:“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一丝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开启过一处美不胜收的精神世界之门,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其激动不已的读物,从来没有执着地思考过某一个问题,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令自己乐此不疲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经历过一次刻骨铭心的体验,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肯定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一段浪漫的话语告诉我们,原来良好的教育讲究身心的解放。教育不是束缚,不是钳制,它需要释怀,需要解放。这就意味着,教育是探索,是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可是现在教学的现状是,学校似乎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引学生去感知这个美好的世界,而是依然把重点放在对成绩的要求上,不仅要排名次,而且对优A率及达优率也要排出来。老师们为了让学生出成绩,不停地加班加点,布置的作业也很多。学业生每天疲于应付,缺少足够的时间去消化所学的知识,学生的思想和身心难得自由,天长日久,学生整天到晚都处在心事重重、焦虑不安的煎熬之中,也许,他们小小年纪,但已经开始有了严重的厌学情绪。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要再把精力放在把学生淹没在题海战术里,不要再让学生写作业写到很晚。我们不妨给学生一个美好而轻松的童年,和孩子们同读一本书并交流彼此的感想,一起去大自然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鼓励孩子们拥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引导他们学会体验爱,这样,学生会很快乐,而我们自己也会工作得很快乐。

二、教师要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以往的“教师中心论”,容易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彼此关系的紧张,而“学生中心论”又削弱了教师的职责,对学生成长同样不利。其实,在现代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主体间性”。这种关系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互相尊重、共同分享、彼此评判。这就特别需要教师具有宽容、温厚之心。努力减少一些苛责、失望和冷漠,增加几分理解、信心和亲切。努力从学生哪怕是极细微的闪光点上,分享满足、愉悦和欢乐的情绪,能选择最恰当的教育时间、途径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的教师才会获得学生的尊重,教学工作才会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这一点就需要我们自己在工作中慢慢努力了。

在假期中重读《教育学》,给我以新的启示,其实人就是在不断的读书中进步,让我们继续读书吧!

读《教育学》心得体会三:

教育应该教人“求真”。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的现行教育充斥着虚假,这将会给成长中的学生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我认为,当学生从天真无邪的儿童成长为一个初具是非判断力的少年时,教育中、生活中的种种虚假和丑恶对他们世界观的形成所造成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他们将会比“狼来了”这个寓言中的成人更加地感到空虚无望和无所适从。而作为干“良心活”的教师,应责无旁贷地让学生了解真实的社会、了解真实的生活、了解真实的人,可这有多难啊!因为,我们教师作为普通人,谁又敢说自己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真”人呢?我不奢望每个教师都能做到言必真,行必果,但我希望教师都能成为不自欺欺人的人。

教育应该教人“求善。”心中常存感恩、怜悯之情即为“善”。教育应该让人常存感恩、怜悯之心。我坚信,一个常存怜悯之心的民族,才是最伟大、最强盛的民族。日本经济发达,可野心昭昭,为其不改,永远也不会强盛。因为一心想称霸的人,其实内心是懦弱的、可怜的。教师教学生求善,当让学生对生命万物常存怜悯之意;对父母、师长常存感恩之心;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教育应该教人“求美”。赏心悦目谓之“美”。广义的“美”应该是“真”和“善”的完美结合。作为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求真、求善,那么让学生悟出何为“美”就会水到渠成。如果能让学生自己知道真正的美,那德育教育就不象现在这样苍白无力了。我常想,试图以开设思想品德课程、政治课程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结果无异于缘木求鱼甚至是南辕北辙。因为很多学生看透了虚假,又怎能相信书上的“崇高”的谎言?惟有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方有可能追求完美的圣人境界。这可真是奢求啊!

教育最后才是教人“求知”。在这一点上,可能很多人认为已经做好了,因为现在的应试教育已经将追求知识的掌握做到了极至。其实不然,此“求知”非彼“求知”也。真正的求知,是学会学习,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时髦的说法是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而不是像现在大行其道并被多数老师屡试不爽的对学生强行的“硬灌”“死揪”“填鸭式”的“知识轰炸”。须知,古人所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乃是至理名言啊!所以在我看来,中国教育让人真正“求知”的路还很遥远、漫长。

以上仅是我对教育的肤浅理解,难逃俗套同时也是纸上谈兵,惟望能警醒同仁,抛砖引玉,则愿足矣!

本文来源://www.fr134.com/f/1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