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134 >地图 >教案 >

补天课件教案

《补天》课件教案

时间:2024-01-20 作者:芙蓉134

相关推荐

《补天》课件教案精选(4篇)。

为了教学更有顺利,老师会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课件,需要老师把每份课件都要设计更完善。写好教案课件,可以确保重点内容不被遗漏。出于您的考虑我们进行了“《补天》课件教案”的编辑,期待这些案例能够为你提供不同的思路!

《补天》课件教案 篇1

1、录像:画外音,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大地上到处是欢声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幸福的生活,人们围绕在女娲的身边,跳啊,唱啊,脸上还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2、引读: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啊,太可怕了!

3、女娲看到了什么可怕的景象呢?

(1)指名生读

(2)读到这儿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景象呢?

(3)这是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啊,此时此刻,你想用什么词语来诉说你的感受呢?

(4)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这些?

(5)处在这水深火热之中的可能有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家,你现在有什么感受阿?(生说)可能有几岁的小孩子,你想说:(生说),

(6)让我们把这种感受送回到文章中去读读看吧

(7)我们看到这一切的时候心里都感觉到十分的痛心,更别提人类的母亲女娲了,当女娲亲眼目睹这一切之后,她的心在滴血,她的眼泪不断的流淌,她难过极了,她在想:(生说),她不能再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子民遭受这样的灾难了,引读: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她天火熄灭。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4、正是因为女娲心中对人类有着无穷无尽的爱,她开始了拯救人类的行动,请自读3、4段,把让你感受特别深刻的句子画出来。

(1)寻找五彩石:

生交流:

体会:冒着生命危险:如果她去补天,会怎样?如果不去,又会怎样?

几天几夜:你能想象在这几天几夜中女娲寻找五彩石的情景吗?

当女娲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那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纯青石的时候,女娲笑了,因为:(生说)

让我们一起再去体会女娲寻找五彩石的艰辛历程吧:引读

(2)冶炼五彩石

生交流:

想象一下女娲将会怎样度过这五天五夜?她会遇到怎样的情景?她会怎样做呢?

当女娲把五彩石炼成了很稠的液体,,引读,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女娲的动作很简单,可是这个“泼”字,却不简单,这一泼,泼出了()(),生练习说

《补天》课件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这是人教版三年级第八单元的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本组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三:一是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课文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二是识写生字词,积累生动语言;三是扩展开去,引导学生阅读其它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酌情给学生提示一些有关神话故事的知识,让学生明白它们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过去人类科学解释世界和自然现象,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学习目标:

1、深入学习课文,在解疑过程中,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种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2、练习复述课文,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克服种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的过程。体会女娲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敢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趣进行学习和思考。如何充分达到这种境界,在阅读中,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从而达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沟通,感受语言文字的内在美,为学生创设民主、自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结合小课题研究“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围绕三个问题:女娲为什么补天?生动活泼的参与教学全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女娲补天》是个神奇的故事,上节课大家提出了:女娲是谁?她为什么要补天?是怎样补天的?答案就在课文里,赶快打开课文读一读。

二、深入学习,感受故事的神奇

(一)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女娲是谁?

(二自然段。

(2)找出课文中介绍女娲的句子,

(第一句: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抓住重点词指导学生读:到处、欢歌笑语、一直、快乐幸福。)

教师点拨:那我们人真是用泥捏的吗?(不是的)我们人是类人猿变成的,女娲捏人是个神话故事。

(第二句:让学生从重点词中体会女娲的心情:当有巨响发生时,她急忙起床,

第二自然段:人类在水火中挣扎,她立刻找雨神,求他下雨,又造船救出人们。从这些地方足以看出她把人类当做是自己的儿女,而且体会出她甘于奉献,爱人类的精神。)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问题“女娲是谁”给学生一个悬念,学生急于想知道女娲是谁,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二)解决问题2:女娲为什么补天?

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女娲补天的原因。

(虽然人们被女娲从洪水中救出,但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女娲决定把天补上。)

女娲决定怎样补天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从中体会出女娲具有什么样的精神?

(她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决定”看出补天的信心;“冒着生命危险”看出她很勇敢,不顾自己的生死,一心要救人们。_

4、把“即使……也……”用在句子“她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斏杓埔馔迹和ü学生读→ 找→ 读→ 体会的学习方法,加上教师对学生富有激励性和启发性的评价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读的愿望,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解决问题3:女娲怎样补天?

师生共同回顾读→ 找→ 读→ 体会的方法学习,女娲怎样补天?想自己解决吗?为让大家学的更棒,老师给大家一个提示:

1、出示自学提示:

(四自然段,想一想女娲用什么补天?她是怎样找的?

(2)找到女娲炼石及补天的句子。

(3)读一读,标出这一过程表示动作的词语。

(4)说说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自主学习。

3、集体交流。

(女娲上山找五彩石补天,她共花费了很多时间与功夫。我们是从“她忙了几天几夜”才找到四种颜色的石头,“她找啊找啊”看出她花费的时间,终于找到了。女娲还是非常着急的,从“跑到”、“寻找”、“忙了几天几夜”这些词语体会到女娲的急切心理。)

(女娲冶炼五彩石和补天的过程:找 挖 放 炼 化 装 端 泼)

(感受补天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这些词语看似是轻松的动作,突出女娲的神力。)

(天终于补好了,大窟窿立刻被补上。)

设计意图:培养 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获得美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天空塌下一大块人间的现状是怎样的,请找出描写人间惨状的词语。与“立刻补好了”形成了怎样的对比?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轰隆隆 黑黑的 一道道 熊熊大火 这些叠词展现了人间的悲惨现状,却被女娲炼好的五彩石补住,真是太神奇了。)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故事的神奇。

设计意图:这样神奇的故事还想读吗?让我们一起来读b吧!此时此刻学生已完整掌握了本文的朗读技巧,领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相信学生一定能够读得相当出色,使学生在朗读中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

三、积累优美的词句。

想让自己的作文更具有神力吗?赶快拿起笔积累课文中的优美的词句。

1、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的词句。

2、集体交流。

3、对积累的词句说话。

4、把同学们的精彩发言记下来,将是你更大的收获。

设计理念:体现语文学科思想性与工具性统一性的原则,把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结合起来,让“写”挤进语文课堂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说和写是语文综合素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阅读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阅读内化吸收的环节。这里安排学生的写,是进一步帮助学生内化阅读中所学到的知识。

四、总结

想把这个神奇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及家人听吗?(想)故事很神奇,相信你讲的更神气。

设计意图:根据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结合原则,充分挖掘家长这一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讲出来,符合学生爱表现的个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

附板书设计:

女娲补天

原因 经过 结果

天塌地裂 求雨灭火 安居乐业

起火洪水 造船救人 炼石补天

爱心 吃苦 勇敢

教学反思:《女娲补天》这是一篇神话故事,在教学本课时,结合小课题“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设计了三个问题,让学生在解疑过程中,品读语言,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使朗读与悟情有机地融为一体,加上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学生从而达到了“以读悟情”,从中感受到故事的神奇,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学中,注重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中,把积累与说、写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对写作的欲望,如:有一名学生用“快乐幸福”说话,“我们一家人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让学生把这一精彩语句写下来,当时我看到了那位学生写的是那么认真,那么仔细。从他的神情中我感受到了他对学习的欲望,更感受到了学生对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补天》课件教案 篇3

课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女娲为了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难点是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一、预习探究

1、在夏夜美丽的星空下,在冬日温暖的炉火旁,我们经常缠着爷爷奶奶给我们讲述古老的神话,那一个个传奇的故事常常引起我们许多美好的遐想,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呀?

生:《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后羿射日》……

2、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印象最深的神话人物。

师生交流:《西游记》孙悟空神通广大;《夸父追日》一个失败的英雄;《盘古开天》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后羿射日》勇敢又力大无穷的后羿……

3、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生书空)齐读课题。

4、通过预习、搜集资料,你对女娲了解多少?

生:女娲是了不起的女神;女娲创造了人类;女娲还造了一种乐器叫笙簧……

5、读了这篇课文,你肯定对女娲会有更深的了解。打开书吧!请按照老师的提示来读课文。(点击课件,出示: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标记一下。)

二、合作交流

1、课文里的生词,你们都认识了吗?(点击课件,出示词语:欢歌笑语 塌下 挣扎 熄灭 轰隆隆 熊熊大火 冶炼 金光四射)

①指名读 ②领读 ③带体会读。(读出对词语的理解)

2、词语读得这么投入,相信你们的课文读得更棒!谁来读课文?(指名读)看看谁读得准确流利,而且声音洪亮。其他同学不但要当好评委,而且要一边听一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读后生略评。

3、谁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汇报,师相机板书:天塌地裂 找石补天

三、品读体验

1、“天塌地裂”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找一找课文中的描述。

⑴生读句子。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生谈体会:可怕;悲惨;有人会死?人类遭遇了可怕的灾难……

⑵你能读出自己的感觉吗?生练读、指名读。

谁能读得更可怕,让我们大家都感觉到:天哪,太可怕了!生试读。

⑶来,我们大家一起来体会,老师读前半句,你们接读后边的句子。合作读。

2、现在问问你自己,你的心情怎样?

生:我很伤心;我觉得害怕;太恐怖了!人类太可怜了!我想去救他们……

3、那女娲看到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她的心情怎样?

生:她很难过。

生读句子:“女娲难过极了”指导读出女娲的心情。

女娲只是难过吗?

生汇报:求雨神熄灭天火,造船救人。

4、人们的灾难解除了吗?只有怎样做才能完全把人们从灾难中解救出来?

生:找石补天。

5、女娲是怎样找石补天的呢?请同学们自读三、四段,画出有关的句子。

①生交流汇报,读句子,谈体会。

②出示句子: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女娲会遇到什么样的生命危险?

生交流:女娲在山中会遇到毒蛇;女娲也许会在山上遇到泥石流,滚落的石头会把她淹埋;女娲会被火烧死……引导学生带着想象读课文,体会女娲的勇敢、善良、奉献。教师相机板书。

③出示: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零零星星的碎块。

引导学生感受找石的艰辛,读出自己的体会。

④出示: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女娲找了“几天几夜”只找到了四种石头,她放弃了吗?

引导学生边读边感受女娲的不畏艰险、坚持不懈。教师相机板书。

⑤出示: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体会五彩石的神力;女娲补天的神奇,读出感受。

四、复述女娲找石补天的过程

1、女娲补天的过程是曲折的,她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把天补上了,你能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女娲补天的过程讲述出来吗?

2、同桌互述。

3、指名展示自述。

五、放飞想象,感受神话

1、天上的大窟窿被补好了,那天空变成什么样子了?

2、出示云霞图片。有云霞的天空怎么样?你能读出它的美吗?

3、原来女娲补天这个故事,是古代劳动人们看到天空出现了美丽的云霞,他们便发挥了自己丰富的想象,编出了这样一个生动优美、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你是不是惊叹于中国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老师今天也给你们一次表现的机会,请你们为自己插上一对想象的翅膀,也来编一个小故事。编一编:天为什么会突然破个大窟窿。请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4、生展开想象,练习编写小故事。

5、把你的所思所想,读给大家听一听,让我们一起来享受奇思妙想带给我们的快乐!

生汇报:有的写“天”是被孙悟空的金箍棒捅破的;有的写是被王母娘娘的洗脚盆摔破的;还有的写是被猪八戒骑着摩托车撞破的……师对予学生的想象给予肯定,注重引导把故事过程写完整、具体。

六、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在我们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神话故事是一朵朵美丽的浪花,它通过生动的故事,优美的语言,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和追求,希望同学们课下读更多的书,来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

《补天》课件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一、准备新课

课前先检查预习生字词的情况。给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自己先练读,再同桌互相指认教师用生字卡片进行检查和强化某些字的字形辨认和正音。如“塌(踏)、冈(岗)、纯、冶(治)”等等。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女娲补天》(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看到这个字──“女娲”的“娲”,你们联想到哪些与它字形相近的字呢?……

(反馈,教师把学生说出的形近字有选择地写到黑板上,提醒学生注意区别字形和读音,并组词读一读。)

同学们预习课文后知道,这是我国古代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

(板书:古代神话故事)

同学们知道吗?“神话故事”是不是生活中或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呢?──对,神话故事是人们想象出来的。那么人们又为什么会有这些想象呢?我们学习课文时可以进一步来思考。

三、引导自读课文和质疑

1、当你们看到课题、阅读课文时,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大家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学生质疑,教师适当归纳、有选择地板书。设计质疑:

⑴ 女娲是谁呢?

⑵ 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呢?

⑶ 有浅有女娲这个人呢?

⑷ 女娲怎么补天呢?

2、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问题,像“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女娲怎样补天”等问题,我们在阅读中都会弄懂的。

四、学生探究阅读

1、提出阅读要求:

可用投影或小黑板提出以下要求:

⑴ 在课文中找到写女娲补天原因的句子,请用横线画出来,在课文旁边的空白处写上“补天的原因”;

⑵ 课题叫“女娲补天”,那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补天”过程的?请用“||”标明起止。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轻声读,动笔画、写。所给时间要比较充分。教师巡视,注意指导后进生。在适当时机组织交流和讨论。)

2、学生就以上两个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探究的情况。

3、反馈:

⑴ 教师提出问题:

女娲为什么要补天?

(学生发言。)

⑵ 教师小结:

女娲看到天塌下来,许多人在水深火热之中受苦受难,心里难过极了,所以她决心要补天。我们再来看看,女娲看到人们受灾受难,她的心里特别难过。写这些灾难景象的是课文第几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我们来读一读这部分课文。哪些同学愿意读让我们一边读一边把课文描写的那些景象在头脑中展开想象同学们刚才在读、昕课文时,头脑中浮现了什么景象,那些景象你在生活中、电视上见到过没有?同学们可以在小组里议论一下。

(议论后,组织学生发言。)

⑶ 女娲见到别人受苦心里就难过,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一个人总能为别人着想,总想着帮助别人克服困难,是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救民于水火的一种献身精神。课文哪一段写到女娲的这一心理?(第二自然段。)我们全班一起来读一读。要读出女娲对人们受灾受难同情的语调。学生练习读,齐读,教师适当指导。想想在生活中或电视里有没有听说或看到过像女娲这样的人──看到别人受苦受难就积极地去帮助别人呢?(比如,解放军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可以放1998年发洪水时解放军解救群众的镜头。)(学生发言。)再分层次、分小组读第一、二自然段课文。引导想象,引导体验女娲的思想感情。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同学们自己阅读课文,已经基本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女娲是这样一个善良的、能为大家着想的英雄。

神话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人们为什么要塑造女娲这样一个心地善良的人物?

(学生可能一时想不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议一议。)

教师小结:古人想象出女娲补天这样的神话,说明古人希望有天人能有战胜自然灾害的力量,还希望人们都能像女娲这样心地善良,关心别人。

六、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女娲补天

原因 经过 结果

天塌地裂 求雨灭火 人民又安居乐业

起火 发洪水 造船救人

炼石补天

爱心 吃苦 勇敢

第二课时

一、写字练习

本课生字较多,在阅读理解课文前,先安排部分易错生字的学生书写练习。挂出小黑板,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和发现书写中易错的部分,可以组织学生交流一下,再启发他们说。主要有──隆:不要少了一小横;窟窿:从字义联想部首,:从“隆”想到“窿”;缺:注意左下方的写法;纯:注意右边部分的笔顺;冶:冶与“治”区别,炼与“练”区别,“炼”的右边的横折钩易误写成竖钩。启发学生发现后,每个字词练写几遍。

二、导入阅读过程

与学生的谈话要点: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古代神话中的女娲,看到天塌下来,许多人在水深火热之中受苦受难,心里难过极了,所以她决心要补天。同学们还联系实际说了我们现在许多具有女娲这种精神的人……这则古代神话故事说明:自古以来人们就盼望能有战胜自然灾害的力量,希望能有更多的具有女娲这样急他人之所急、救民于水火精神的人,所以古人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女娲补天这样美丽的神话故事。

三、阅读理解与练习复述

1、找出相关自然段:

启发阅读理解:女娲是怎样补天的呢?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

2、女娲“补天”的过程?请迅速找一找,(稍作交流后,反馈。)请学生试读课文。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同学们刚才试读了这一部分课文,得到了什么印象?(女娲补天克服了很多困难。)同学们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课文,朗读这一部分,我们的语气语调要突出女娲了救民于水火、克服困难的精神。

(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

(请某小组的几位同学分别读这几个自然段,教师适当指导。全班再行练习。)

4、概括女娲补天的要点:

老师在读课文时发现,女娲补天的过程,实际上可以分别用三个词语概括。同学们迅速地默读课文,看看能不能发现。

(先独立思考,再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讨论一下。再反馈。)

根据反馈,女娲补天的经过可以概括为这三个词语:找石头──炼石头──补天。再概括成三个字,就是“找──炼──补”。

(从中提示理解“冶炼”一词。)

5、指导复述:

我们不看课文来说说女娲补天的经过。我们可以从女娲看到什么、这么开始讲起。复述并不是要求我们按课文中写的一句不差地去讲,那不是复述,而是背诵课文了。复述就是围绕课文的主要意思去讲,可以加进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它当故事来讲

6、同桌互相练习复述女娲补天的经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

(学生练习复述,教师巡视,适当启发和引导有困难的学生练习复述。)

四、课后拓展

课外阅读古代神话故事,开个故事会。

〖板书设计〗

女娲补天

原因 经过 结果

天塌地裂 求雨灭火 人民又安居乐业

起火 发洪水 造船救人

炼石补天

爱心 吃苦 勇敢

FR134.cOM强烈推荐

七年级课件教案4篇


七年级课件教案(篇1)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让爱住我家”,是我们每个人的心声。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港,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今天,就让我们大家搀扶着家人,一起走近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板书课题)

二、听读课文,认识亲情:

1、听课文朗读,了解文章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师:请同学们认真听课文朗读,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2、找生概括文章内容。

师:课文已经听完了,下面谁来概括一下文章的内容。

生:在一个春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一起出去散步,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最终我同意跟随母亲走大路,而母亲却按照孙子的意思走小路,这一家人非常的和谐。

师:谁能概括的在简练一些?

生:我们一家四口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呢?请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生:和谐。

生:幸福。

生:温馨……

三、品读课文,享受亲情:

1、学生自读课文。

师:现在让我们也融入到这个和美的家庭,随着舒缓的音乐,放声读起来。并画出你认为文中比较美的句子来。

2、小组内进行“美点寻踪”。

师:刚才有很多同学画了很多优美的语句,我们给你们所画的起一个名字,就叫“美点寻踪”。什么是“美点寻踪”呢?

师:所谓“美点寻踪”就是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最恰当、最生动、最形象的,给人强烈的美感、给人有力的感染、给人深刻的教育等等内容。美的角度:人物形象美;精神美;修辞美;句式美;用词精当美;景物美;文章结构美;句子含义深刻美……(出示幻灯片)现在就请四人小组谈论一下你们小组所找到的美点,并说一说美的角度?

生:文章第四段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的句子很美。

师:那么还有其它景物描写吗?

生:文章第七段写母亲看到小路的远处的景物。

师:那我们给它归纳成为四个字:美在景物。请其他小组再来找一找其他方面的美点。

生: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生: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我的儿子虽然很小,然而很胖。

生:我们把它归纳为句子美。

师:其实文章中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你能一一找到吗?我们给这样的句子起个名字,你们觉得应该叫什么?对,就叫对称句,它的形式对称、音韵和谐、相映成趣。

生:老师我还认为这一家人很美。

师:我们应该把它概括为美在温馨的一家,你们认为呢?

四、研讨课文,拥抱亲情:

1、合作探究:在散步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儿?在解决分歧过程中,谁的权利最大?

师:课文中美的地方很多,但是在这样美的环境下却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插曲?

生:发生了分歧。

师:在解决分歧过程中,谁做的最好,谁的权利最大呢?请大家各抒己见。

生:我认为文章中的我的权力最大,因为一家人都听我的。

生:我认为我的母亲的权力最大,因为儿子听从母亲的话要走大路。

生:我认为我的儿子的权力最大,因为最终我们一家人走了小路。

生:我同意他的看法,我也认为我的儿子的权力大。

生:我认为在这个家庭中,人人都是平等的,不分权利的大小。

师:是这样的,这一种循环关系,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条亲情链,他始终是链在一起的,

确确实实一个家庭不存在着权力的大小,他们的互相尊重、互相关爱,于是就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家庭。

2、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学生质疑。

师:现在就让我们带着我们心中涌动的这份深情齐读最后一段。说一说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生: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就是整个世界。”

师:谁能替他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认为我的母亲是抚养我的人,我的儿子是我要抚养的人,母亲和儿子同样重要,所以说,他们两个就是整个世界。

师:这句话表达了文章主旨。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惟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跌的。这个形象有象征意义,人到中年,肩上负着的是承前启后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更突出了一个“孝”字,表现了一家的和谐。

3、深化主题。

师:同学们,你们是家的一份子,也是世界的一份子,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懂得了什么?

生:我们要尊老爱幼。

生:我们要关心、理解父母,要孝敬父母。

师:文章体现了尊老爱幼这样一个主题。

4、归纳写作手法。

师: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儿,作者却能反映出一个重大的主题,这样的写法就是“以小

见大”,也可以叫“小中见大”。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能运用到这样的写作手法。

师: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尊老是人类高尚的情感,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其实孝顺父母是古来有之的,孟子曾经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英国的学者培根说:“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出示幻灯片,学生齐读)

师:我听出来了,大家读最后一句时充满了自豪感,一个外国人如此欣赏我们的传统美德,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

五、拓展延伸,感悟亲情:

1、观看幻灯片,谈感受:

师:其实当我们慢慢的闭上眼睛的时候,头脑中肯定会闪现过很多很多感人的画面――到底是谁在日落昏黄的时候倚在窗口焦急的盼我们归家呢?又是谁在我们出门时细声的叮咛呢?当然是我们的父母。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并谈一谈你的感受。

生:我们应该多陪陪父母,多帮父母干一些及所能及的活,为父母分忧。

生:我们应该听父母的话,在家里尊敬他们,孝敬他们。

生:父母是生我们养我们的最亲的人,我们应该报答他们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

2、教师小结:

师:不管你身在何方,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有,都不要忘记你的父母。生活中亲情的体现,并不是轰轰烈烈、惊天憾地,而是点点滴滴,如春雨悄悄滋润我们的生命。

师:爱是责任,亲情是忍让与付出。一个和谐与温馨的家庭,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共同用爱心来营造,当彼此的利益和愿望发生冲突时,同学们应该学会理解和体谅,学会忍让和宽容,要有一种保护幼小,善待老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布置作业:

师:今天的作业就是1、比较阅读《三代》;2、请以“亲情”为主题,写一段50字以内的温馨语句,写在贺卡上,把这份厚重的、特殊的礼物送给你的父母。

七、总结全文,表达祝福:

师:亲爱的同学们:尊老爱幼是人类的文明之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最后老师也送给大家一份礼物——一幅对联:

横批:相亲相爱

上联: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下联: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依偎

师:把这副对联送给大家,希望我们所有的家都永远充满爱,永远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最

后请同学们和我共唱一首《相亲相爱》。

【板书】

散步莫怀戚

七年级课件教案(篇2)

一、导学

1、情景(问题)导入

上节课我们读了春,赏了春,这节课,我们要随着朱自清的笔墨,品味春天,领略春天的美!

2、目标导学

⑴、赏析语言,学习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⑵、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1、

二、自学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

用"我认为_________这句美,因为________”的形式说话、

学生分小组读,说感受、

如:我认为“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这句美,因为写了草的动态和颜色、

我认为“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句美,因为写出花朵的繁茂,花色的娇艳;它们争春比美,互不相让。

我认为“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句美,因为这三个比喻非常贴切,不展示了雨的特点,而且能表达对春雨的喜爱。

我认为“呼朋引伴的鸟儿唱出宛转的曲子,牛背上牧童吹着嘹亮的短笛”这句美,因为通过视觉和听觉绘出了一副明快优美、赏心悦目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的很好,尤其是特点抓得很准、今后同学们也要向作者一样仔细观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三、助学

品味课文。(导读促学,授知授法)

以第一部分(盼春)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小节(总写春回大地)为例,指导学生品读的方法。

1、简析“盼春”。

出示问题组:

春天来了没有?(通过“近”字可以看出春天还没有来)

作者是以怎样的心情去迎接春天的?(“盼望着”)

为什么叠用“盼望着”?(作者心情急切)

这一小节有两个词“着”和“了”构成了四个词尾,有什么作用?(给人柔和的感觉)

2、分析全文第二自然段。

接下来作者就用了比较多的笔墨来描绘春天的美景。

从哪儿可以看出是总写呢?(“一切”)

在这一小节里,作者分别选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事物?用了哪些词语来描述他们?

作者抓住了“山、水、太阳的脸”来总写春回大地。分别用“朗润”、“涨”、“红”来描述他们。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朗润”、“涨”、“红”的特点。朗润是明朗润泽的意思,因为阳光照在上面,明亮起来了,山清水秀。冬天的水是枯的,冰雪消融之后,所以水“涨”起来了。“红”字不仅写出了太阳的颜色,也写出了太阳的温暖。同时,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两幅画面的比较,加深学生的印象。

小结:作者在这一小节中抓住了主要景物的主要特点,写出了春天的总体景色,然后又选取了五幅画面来具体描绘春天的美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这一部分的学习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小组交流、讨论、达成共识。然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仔细品味,揣摩其内涵。)

学生品读、揣摩语言

在教师教给学生方法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五幅图画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图画,并划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然后说明理由。

这一部分的学习,主要采取分组合作的方法,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同学之间讨论交流,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作品,仔细品味语言,使“教”与“学”均置身于作品所设置的意境之中。教师要抓住重点语句,以“读”促“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体验性学习。

3、春草图(第3自然段)

①第3段共四个句子,各是从什么角度描绘春草的?

明确:第1句是从“点”上描绘,第2句是从“面”上描绘,第3句写孩子们的游戏,侧面写春草带给人的欢乐,第4句以风衬草,从感受的角度表现春草的可爱。(由点到面,由近及远,从正面到侧面。)

②这一段用词非常准确。试举例说明。

明确:

A、“偷偷”,这里是悄悄地、不知不觉的意思。表现出小草在春的催发下,在人们难以察觉的情况下,不生不响的生长状态;

B、“钻”表现出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儿,写出了小草的生命力的顽强。

C、“嫩嫩的”表现出质地柔软,“绿绿的”写出了颜色的鲜艳。

D、“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采用反复的修辞方法,以口语化的词语使人似乎看到春草遍地萌发的旺盛长势,感到春草的勃勃生机。

E、写人的动作“坐、躺、滚、踢、跑、捉”,抓住了儿童最喜爱的,而且是适宜于草地上开展的几种活动来写。写儿童的活动实际上是写草对儿童的吸引力,突出草这一中心。写儿童的天真活泼,欢声笑语又给草地增添了生活气息,使大自然充满生机。用了“坐”“躺”“打滚”“踢”“赛跑”“捉迷藏”等动词。侧面表现春草带给人的欢乐。

F、“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借风衬草,照应开头“东风来了”,又为下文铺垫,给人以柔和的感觉。

③这一段在写景的层次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一段在写景的层次上也很有特点。先正面写,第一句用拟人的手法,第二句由近及远,把春草人格化,显示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绿绿的”,从质地颜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新鲜的特点,“满是的”用口语显示出春草生机勃勃的特点;然后侧面写,第三、四句写春草给人的欢乐感受,充满活力。

4、春花图(第4自然段)

①讨论作者是按什么层次描写春花的。

明确:在写景的层次上:由树上到花下到遍地,从高到低地描写春花的。同时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相结合。

②如果不写“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趟儿”,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明确:“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百花争艳、生机盎然的热闹景象。

③“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句子顺序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明确:不能颠倒。因为这三种颜色是和上句桃树、杏树、梨树的花的色彩一一对应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鲜明。

④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写“树上”的花的?

明确: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仿佛”一词由实及虚,由春花联想到果实,表现花儿甜香得引人遐想,令人心醉。

⑤“闹”改为“飞”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因为“闹”字中不仅有嗡嗡的声响,而且呈现出一派喧闹沸腾的景象;如果用“飞”字,则无声无息,只能表现飞时的形态,而不能表现声响和景象。

⑥写“花下”只写了蜜蜂和蝴蝶,这与写花有什么关系?

明确:写“花下”的蜂闹蝶舞是侧面表现花儿的多、艳、甜。

⑦“遍地”和“杂样儿”从什么角度写野花?

明确:“遍地”写野花的数量多,“杂样儿”写野花的种类丰富。

⑧体会“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两个比喻的妙处。

明确:这两个比喻描绘了阳光下野花闪闪烁烁、逗人喜爱的样子。这里没有明写阳光和风,但已寓于描写之中了。因为有阳光,野花才会像眼睛、像星星一样亮;因为“风轻悄悄的”,野花摇摇摆摆,才会像眼睛、像星星一样“眨呀眨的”。这两个比喻又互补:眼睛和星星都有“眨呀眨”的共性,但眼睛没有星罗棋布的特点,不能照应“遍地”,星星又无眉目传情的妙处,两者一结合,真把野花写活了。

5、春风图(第5自然段)

①春风是无形的,看不到、摸不着,作者是从哪几个感官角度把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声的?

明确:借助其他事物,从触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来写春风。

※解说:六种感官角度:触觉、嗅觉、听觉、味觉、视觉、感觉。风是无形的,但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作者分别用触觉、嗅觉、听觉写春风。首先从触觉方面,作者引用诗句,又打一比方,让人感觉到春风是温暖的。然后写“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从嗅觉的角度写春风,仿佛让人闻到春风的芳香。接下来写鸟鸣的清脆、婉转,风声和水声的轻盈,笛声的嘹亮,从听觉的角度来写,仿佛让人听到春风的柔和。这些声音应和着,构成了一曲非常动听的春天的交响乐,和谐优美,此起彼落。风是无形的,可在作者的笔下却有形、有味、有声、有情。

②引用志南和尚的诗句“吹面不寒杨柳风”有什么作用?

明确:引用是一种修辞。“吹面不寒”写春风的温暖;“杨柳风”(拂动杨柳的风)写春风的柔和。

③“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写出了春风什么特点?

明确:采用比喻写出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

④春风本身是无味的,作者又是怎样写出春风的味儿的呢?

明确:作者写了风里带来的“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再“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这就化无味为有味了,而这些味道都是春天所特有的。

⑤这些味儿和前文的“春草图”“春花图”有没有关系?

明确:“青草味儿”照应了“春草图”,各种花的香照应了“春花图”。风里带来的“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总的是从嗅觉角度写春风特有的芳香。

⑥春风“轻悄悄的”,本身也没有什么声响,作者是怎样化无声为有声的?

明确:作者写了春天里特有的几种声响——清脆、宛转的鸟的歌声,轻风的声音,流水的声音,牛背上牧童嘹亮的短笛声。

四、用学

1、《春》是一篇优美的________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________的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________之情,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情怀。

2、为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①呼朋引伴[]

A、指引B、牵引

C、引申D、招引

②欣欣然张开了眼[]

A、然而B、的样子

C、这样D、对

③一年之计在于春[]

A、计算B、主意计谋

C、打算D、策略

④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A、声音相呼应B、依照别人的样子做

C、和谐D、和悦

3、没有使用两种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C、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4、“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一句描写的是________,表现了它的________。

5、“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中“仿佛”是________的意思,本句是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________。“仿佛”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________。

五、评学

1、指出下列语句的修辞方法。

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⑵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⑶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2、阅读。

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B、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C、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D、“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⑴为上面文字按原文顺序重新排序:________________。

⑵注音:窠巢()清脆()

⑶解词:卖弄:宛转:

⑷这段文字从感觉方面把春风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极其生动,按下面要求,从文中摘抄相应的词语填在横线处(每空至少写两个词语)。

①触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②嗅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

③听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④视觉方面:________________。

⑸春风特有的芳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得超过5个字)。

3、布置作业:①有感情的诵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及相关的诗词句。

②各小组在找出自己所负责段落中找出,自己认为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可以从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情感表达、词语特点等多角度分析,体会美在哪里,精彩在哪里。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4、仿写文末写“春天”的三个比喻句子写“秋天”,突出秋天的特点。

七年级课件教案(篇3)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围绕原始农耕经济时代居民们的生产与生活状况,用三个子目展开叙述。考古发现,距今约一万年前,我国已出现原始农耕的遗存。教材所讲述的河姆渡、半坡、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原始农耕,是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期原始农耕的不同典型。

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四点:第一,把握好这两个原始农耕典型的共同特征:原始种植农业普遍、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造陶器、定居村落;第二,注意这两个原始农耕典型反映出不同地域条件对经济发展特点的影响,不同时间里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变化。例如,河姆渡原始居民创造了长江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虽使用磨制石器,但主要用骨耜翻地耕种;半坡原始居民创造了黄河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粟种植为主的旱地农业,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特别是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第三,注意原始农耕生产对家畜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业的带动作用,对定居生活的影响;第四,注意原始农耕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渔猎经济。

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文化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典型。当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产生了阶级,考虑到这些概念和结论初一学生难于掌握,课文略而不写,只用一段小字介绍大汶口晚期墓葬中随葬品多寡悬殊的状况,教学中可由此联系第共同分配食物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对比人与人之间关系发生的变化。

二、教法建议

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带出从考古发现了解我们的先人如何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的话题。

,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自然界中的什么现象可能促使原始人类注意到野生的植物可以人工种植,引导学生联系“引言”中神农氏拣坠落地上的谷粒,种在田里的神话传说,进行合理的分析推测:多年从事采集的原始人类,注意到可食的植物种子落地、发芽、生长、成熟,从而开始进行人工种植的尝试,原始农业于是便开始出现了。

特别是地理环境对长江流域河姆渡和黄河流域半坡的农耕作物品种的不同影响;再扩展到对两大流域居民定居生活的影响,从而向学生灌输渗透人们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顺应自然中要科学合理,协调兼顾的教育观念。可以让学生观察、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此不同?这两地的原始居民在建造房屋时是怎样考虑的?

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成就中,教师要注意把握教科书中涉及到的整个农耕经济中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原始农业中的生产工具与产量的关系,原始农业与渔猎的关系,原始农业与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的关系,生产、生活与原始艺术和早期文字的关系,原始陶器和纺织与定居生活的关系等。要以农耕生产为基点,揭示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不要孤立地罗列经济现象。

半坡、大汶口的具体地点外,还可以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的情况,寻找分布特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6、在学习大汶口原始居民农耕生产的内容后,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小字,然后讨论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应怎样看这一现象?要注意引导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从人类历史演进的角度分析问题。

示意图,观察分析图中的历史信息。例如,让学生观察分析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知道它的用途,再结合本课的“活动建议”,让学生分析河姆渡出土的陶器,明了它的用途,进而了解当时的农耕生产和生活状况。

三、学法指导

1、学生通过列表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明确农耕经济中的劳动分工。

原始居民时间地区原始农耕原始家畜饲养业原始手工业

河姆渡

原始居民

半坡

原始居民

大汶口

原始居民

遗物、示意图的观察、分析,应注意:第一、注意图题中表明的文物所属时间、地点,以便联系已有的知识;第二、注意观察对象的外形、结构和材料,以便对其功能、用途加以分析或推测;第三、注意联系课文的大、小字内容,有的文字是概述文物等,有的是对文物的背景作介绍,有的是文物所反映的客观历史情况。

3、思考“大汶口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你怎样看这一现象?”的问题时,注意:第一,农耕经济有了更大发展,财富增多,这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表现;第二,氏族首领凭借权利拥有较多的财富,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第三,人死后,私有财产随葬,企图继续享受生前的富足生活。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2、想象一下,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有怎样的劳动分工。

答:妇女主要从事耕作、纺织,男子主要从事捕鱼打猎以及制造工具、制陶等繁重的手工业生产,老年人从事家务劳动和照顾、教育小孩。

活动与探究

1、看图分析:右边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制作的陶器,你能说出它的用途吗?

答:蒸食物。

2、看图分析:右边是半坡彩陶上的彩绘动物图案,它们是什么动物?你能说出这些动物和当时原始居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吗?

答:是鱼和鹿的图案。说明半坡的原始居民还捕鱼打猎,以补食用。

3、找一找:从以上课文的叙述,你能找出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吗?

答:三项。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参考资料

原始农耕时代

原始农耕一词,遵从教育部新发之历史课程标准,其《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一节内容为:“以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为例,简述中国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根据李根蟠等著《中国原始社会经济研究》一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我国原始社会若按“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的演进”划分,可分为“原始采猎业”和“原始农业牧业”两大阶段,而“农业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是由攫取经济到生产经济的伟大革命性转变。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第。据最新考古材料可知,我国黄河流域最早的农业遗址,为黄河中下游的河北武安磁山文化、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等,碳14数据表明,这些遗址年代都在公元前6000年至前5000年,即距今七八千年。

七年级课件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

2、掌握重点文言词汇,把握文章内容。

3、通过对狼和屠户的形象分析,把握课文主旨。

4、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要敢于斗争并善于斗争。

教学重难点:

掌握重点文言词汇,把握课文主旨。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

听说过农夫和蛇的故事吗?(生讲述)

你怎么评价故事里的蛇和农夫呢?

这节课我们将走进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去认识两条狼和一位屠户,看看他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板书:狼)

二、检查预习

前面你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请关上书本,回答:本文作者是谁?文章选自什么?郭沫若怎么评价的蒲松龄?

检查文中重要字音、字形。

三、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习一二段

请各位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注意不仅要读通句子,更要边读边想句子的意思。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并从课文中找到相关依据。

出示幻灯片:1、屠户当天生意好不好?

2、两条狼是远远地跟着屠户吗?

3、从这两段来看,这两条狼贪婪吗?

(生大声自由读一二段,回答问题)

(二)学习第三段

师:看来同学们对一二段的内容掌握的很好,现在请自由地大声朗读第三自然段,然后我会为你们翻译,其中穿插有几处错误,需要你们找出错误并在文中找到依据。所以在朗读的过程中,不仅要读通顺,更要边读边疏通段落内容。

(生自由大声诵读第三段,师出示第三段翻译,生指出)

师:这便是故事的开头,如果我用遇狼来概括第一段的话,你可以用什么词来概括第二段和第三段?

(板书:遇---惧---御)

师:屠户遇到了狼,把担子里仅剩的骨头都扔给了饿狼,可两狼之并驱如故,情况十分危急,幸好屠户看见了一堆柴草堆,奔过去拿出刀与狼眈眈相向。现在让我们分角色读一读这三段,注意读出紧张的气氛。

(分两组分别读叙述狼和人的句子)

(三)学习第四段

师: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故事将如何发展呢?请仔细听老师朗读第四段,听读完后老师要交给你们一个重要任务,我绘制了两幅杀狼图,图中有多处与情节不符,请仔细观察指出错误并在文中找到依据。所以,仍然要提醒你们,边听读边思考、梳理文段内容。

(仔细听师朗读第四段,找出图中的错误。)

(师提醒:在一二段我们说狼很贪婪,请问这段里面有没有体现出狼的贪婪和狡诈?)

师:现在大家对整个故事情节比较熟悉了,让我们再次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力求在朗读中再现当时的情景。

(分角色朗读第四段)

这部分讲的是屠户......(板书:杀狼)

(四)主旨探究

1、分析形象

现在我又想到了农夫和蛇,农夫的悲剧是他自己好坏不分,引狼入室,毒蛇呢,恩将仇报。那文中的屠户和狼,你怎么评价他们呢?

(生评价屠户和狼的形象)(师点拨提示屠户的糊涂一时——妥协,以及他的占据有利地势,抓住战斗时机,保持高度的警惕,最终用智慧和勇敢战胜了贪婪狡猾的狼。)

2、学习第五段

狼是如此贪婪,狡猾,不过再狡猾的狼在人类的勇敢和智慧面前也只不过是跳梁小丑,我不禁要为屠户的勇敢和智慧拍手叫好。难怪蒲松龄说(出示: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齐读。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蒲松龄对狼的态度如何?(板书:笑狼)

3、探究主旨

面对邪恶势力,只要我们运用智慧勇敢斗争,邪恶必将会像文中的狼一样顷刻两毙。让我们再次为屠户的勇敢和智慧喝彩,也让我们再次对那些跳梁小丑般的狼们嘲讽一番,齐读最后一段。

四、课堂小结

回顾重点文言词汇

五、课后作业

展开想象,把本文改写成一片白话文,注意环境、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六、板书设计

遇----惧----御----杀----议

(画骨)智(画刀)

妥协慧斗争

飞天课件教案(精选7篇)


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老师早早准备好教案课件,因此老师最好能认真写好每个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学过程的详细设计。经过芙蓉134的耐心推敲和打磨这篇“飞天课件教案”终于完成了,请您认真探究本文!

飞天课件教案(篇1)

《梦圆飞天》教案

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梦吗?老师指着黑板中的一个“梦”字问?

(1)你们一定有很多梦,你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圆了哪些梦吗?(教师板书:圆)(2)神州五号飞天,征服珠穆朗马峰、申奥成功…… 2.今天我们就来回顾我们的飞天之梦

(1)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梦圆飞天)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梦圆飞天)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梦圆飞天)

(2)这篇课题究竟是什么意思吗?老师相信大家读了课文一定能够明白的。请大家大声地读读课文,第一遍读很重要,请大家好好地读,争取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3)学生读

二、新授

1.指名读生字词:乳白色

执行

滑坡

控制

侨胞

边缘 2.齐读生字词

3.我们再把这些生字写正确。再看看这几个生字,想写哪个就写哪几个?先好好地观察一下,不要急着动笔。

4.学生描红

5.指名问贰为什么要描“缘”这个字呢?(学生说)是的,老师和你有同感,和老师一起写这个字。教师黑板范写,学生书空。

(1)猜猜这个“缘”是什么意思?

(2)“缘份”:是啊,今天老师和大家在一起学习,也真一种“缘份呐”!(3)你想到了我们文章的一个词语

6.请大家再拿起你的阅读材料,把你觉得难读的地方,再读一遍。(1)学生读

(2)大家读得很认真,请你把觉得难读的部分读一遍(3)指名学生读:(读得真好,请给他掌声)

(4)再指名读(你读的时候,老师闭着眼睛在听,真是太美了)(5)再指名读

7.听了这遍读书之后,你们知道梦圆飞天的意思了吗?(1)指名说。中国人民做了几千年飞天梦终于实现了。(2)谁圆了谁的什么梦?(学生说)

(3)文中有一句话准确地表明的题目的意思,请大家把他找出来。学生说:中华民族……

电脑出示: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学生读)注意最后一个标点,再读一遍,(学生读)

读了这样的一句话,有什么感受?

学生说:我很骄傲,也自豪,我们应该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了。

8.这篇课文就是写杨利伟叔叔实现飞天梦想的,请大家好好读读文字材料,把令你印象最深的场面找出来,好好地读读。

(1)学生读

(2)把你们的感受写下来。(学生写阅读感受)9.师生交流

(1)学生说:我找的是第12自然段,(学生读),我仿佛是看见神州五号被托入了太空。学生2:我感到十分感动,我从发射的一刹那间,我觉得祖国十分强大……我觉得人们发射前十分紧张,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值得高兴的。

你们想看看这幅场面吗? 播放课件,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看到这样的场面还想读读这段话吗?(学生读烈焰升腾……直指苍穹。)(2)学生2:我觉得从倒计时的地方可以感觉特别紧张。你能把这种感觉给我们读出来?(学生读)

我仿佛回到了那天的发射现场,让我们一起感受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吧。学生齐读(6—11小节)

(3)还有没有其他的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3说:胜利的喜悦……这里短短的一段话,却表现了大家的兴奋和自豪。(教师板书:紧张、激动、喜悦、自豪)

你们自豪吗?让我们拿起书一起读读这段话。我读第一句话;

学生读下面的话。(自豪!)我们再来自豪一次,好吗?(学生再读这段)

(4)学生4:从第四自然段看出本次发射一定能成功。从杨利伟叔叔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补充相关的材料,你知道这么多,怎样知道的?网络真是一个好东西。(5)学生说;第五自然段也是很令我激动的。

10.值得庆幸的时,神州五号已经发生成功,想看看太空中拍摄到的画面了吗?(1)播放课件(让老师来圆你们第二个梦)(2)看了这样一个画面,想说什么吗?

(3)学生说: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这样的画面,比杨利伟还激动。学生说:从太空看地球十分美丽的,和图片上不一样。

学生说:“我认为这里的景色比图片上的更加美丽,说不出的自豪和高兴。”

学生说;在蔚蓝的地球真好看。我相信我能够和杨利伟叔叔一样去探索地球的奥秘。(4)说到这里,你们想对杨利伟叔叔说些什么吗?

学生说:“今天我能看见这么美丽的画面,十分感谢杨利伟叔叔。”让我们一起感谢杨利伟叔叔 学生说:我们全国人民都应该感谢杨利伟叔叔。教师点评

三、小结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感受到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感受文中中的内涵,神州五号成功了,六号也成功了,七号的发射更是指日可待,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飞天课件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体会“神舟”5号发射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熟读通,体会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文字。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指出优缺点,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3、师生共同复习第一课时内容。

(二)精读感悟。

1、简单指导,理清课文脉络。

(1)点名事件发生的时间。

(2)重点写人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神舟5号”送行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

(3)写发射的场面扣人心弦。

(4)写杨利伟在太空中问候大家。

(5)点名了此次发射飞船的重大意义。

2、朗读1自然段。强调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

3、朗读2——5自然段。

(1)感受人们为神舟5号送行场面的热烈。在送行的人中,有“与宇航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有“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他们“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朗读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朗读把当时的气氛表达出来。

(2)师生朗读,体会喜悦心情。 通过“身着乳白色航天服”,“面向五星红旗肃然伫立”等语句,指导学生体会杨利伟严肃庄重的神情。

(3)指导学生读好“总指挥长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这句话,体会杨利伟同志出征前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

4、指导朗读感悟“发射”情节。

(1)指导读好“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一句想象当时的进展气氛。

(2)反复让学生演练“十、九、八......点火......起飞......” 读出现场特有的气氛。

(3)点名读,分角色读。

(4)播放发射录像,激发学生想象力。

(5)再指导朗读,注意展开想象,读出气势。

(6)“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这句话朗读时要读出节奏感,读出内在的一层比一层更强烈的人的感情。

5、指导朗读杨利伟的话。

(1)请学生读第三部分。

(2)杨利伟的话有两处。第一处是当飞船运行到第七圈,距地面343千米时,杨利伟神情地向地球发回的问候。“向世界全国人民问好!”读这段话时,注意指导学生体会杨利伟当时的激动和难以抑制的豪迈之情。 (3)请男同学和女同学轮流朗读。

(4)请小组中朗读得最好的同学到台上朗读。

(三)合作探究。

1、老师提问:在神舟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布置小组合作探究。

3、指导方法:

(1)再读课文,进行系统思考。

(2)默读课文,自己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3)在小组中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感触。

(4)开展互动,朗读自己最感动的部分。

4、全班交流。

(四)课堂练习。

1、朗读练习。

2、把自己搜集的有关太空知识的图片和资料进行交流。

飞天课件教案(篇3)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3、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州”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5、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二、教学重难点:

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州”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三、教具准备:

生字卡、挂图、录象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自古人类都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像小鸟一样飞上蓝天,2003年10月15日这天,随着“神州”5号的升空,中国人终于圆了飞天梦(板书课题:5 梦圆飞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2、那激动人心的事同学们通过各种渠道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同学们谈谈你所知道的“神州”5号及杨利伟的情况。

(二)自读课文(自学要求)

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2、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3、边读边思考:课文描写了哪些激动人心的场面,是怎样描写的?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

3、指名读描写了激动人心的场面。

(四)分段指名读课文 提出学习要求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精读感悟

1、学习第一段

(1)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

(2)在“神州”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课文是怎样写的,谈谈你的理解。(小组交流,汇报) 随机引导:

①读二——五自然段,找出描写人们为“神州”5号航天飞船送行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齐读)

②你从第二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环境、送行的人、神情)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人们激动的心情,杨利伟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

④杨利伟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

2、学习第二段

(1)继续交流:在“神州”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 随机引导:

①分角色朗读第二段:谈你的理解、感受。

②指导感情朗读,(教师适当范读)学生展开想象

a “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想象当时的紧张气氛)

b “十、九……二、一!”“点火”“起飞”(命令简短有利,想象现场特有的气氛)

c 抓住“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宛如巨龙”“划破”“托举”“地动山摇”“拔地而起”感受火箭升空的壮观景象。

d 描写人们脸上的神情的三个简短分句,要读出节奏感,读出内在的一层更比一层强烈的人物思想感情。

3、学习第三段

(1)默读: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

(2)理解杨利伟的两次讲话,感情朗读。

①体会杨利伟当时激动和难以抑制的豪迈之情。(语调激昂、声音洪亮、充满自豪)

②体会杨利伟初次登上太空的兴奋之情,对儿子的疼爱之情。 四、学习第四段:“神州”5号航天飞船升入太空有什么意义?(读第四段)

(七)总结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读后,你想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神州”5号航天飞船升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梦想。中国这条东方巨龙腾飞起来了,读了课文后,我们能不激动吗?

飞天课件教案(篇4)

《梦圆飞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飞船发射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2、借助多媒体课件声情并茂的特点,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

3、在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飞船发射成功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自古人类都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像小鸟一样飞上蓝天,2003年10月15日这天,随着“神州”5号的升空,中国人终于圆了飞天梦(板书课题:5 梦圆飞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2、那激动人心的事同学们通过各种渠道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同学们谈谈你所知道的“神州”5号及杨利伟的情况。

二、自读课文(自学要求):

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2、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3、边读边思考:课文描写了哪些激动人心的场面,是怎样描写的?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

3、指名读描写了激动人心的场面。

四、分段指名读课文

提出学习要求: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五、指导书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言揭题,读题入情。

1、导言:同学们,《嫦娥奔月》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都寄托着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的飞天梦。可是,你们知道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谁吗? 1988年,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访问中国。“人类第一位向往飞向月球的是谁?是中国古代的一位美丽姑娘。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谁?是一位美国人。那位美国人就是我。”在演讲时,他蓝色的眼睛俏皮地一眨,说了上述这段令人难忘的“开场白”。那一年,23岁的空军飞行员杨利伟正驾驶战鹰在中国大西北上空刻苦训练。每当飞过中国飞天梦的摇篮——敦煌古城,飞过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轩辕黄帝陵时,他都会想起美国宇航员那段让中国人感到尴尬和苦涩的话,他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为中华民族争回这口气!

2、过渡:15年后,杨利伟终于梦想成真了。让我们跟随时间的车轮一起来到历史性的时刻。

出示:

时间:2003年10月15日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舟”5号飞船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

3、同学们,让我们激动的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将……(生读题:梦圆飞天)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能……(齐读:梦圆飞天)让我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已经„„(生读课题:梦圆飞天)

4、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前后可以分为“送行-发射-问候-梦圆”这几个部分,(相机板书)下面我们分段学习。

二、新授第一部分,感受送行场面。

1.过渡:中华民族为了圆这个千年飞天梦,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全国有十几万人直接参与了“神舟”5号飞船的研制和发射工作,所以说这是一个科学大工程。现在这个飞天梦就要实现了,人们涌到发射中心,为英雄杨利伟送行,让我们读一读送行的场面描写的段落,感受一下们的心情。

2.再来读读描写杨利伟动作神态的句子,一起来体会他的心情。

三、新授第三部分,感受发射场面。

1.过渡:古有飞天梦,今由神五圆。课文是怎么样记载神舟五号发射时那激动人心的精彩瞬间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6—15小节,找一找神舟五号发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读给你的同桌听,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2、师生交流:(媒体出示相应的句子)

△“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你体会到了什么?(人们的心情紧张极了,激动极了。)·特别是哪些词语给了你这样深刻的体会?(一秒一秒)是的,每一秒都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绷得紧紧的)不仅心绷得紧紧的,拳头也握得紧紧的,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似乎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内心的紧张激动可想而知。抓住这些词语,读好这句话!指名读,师范读,齐读 ·同学们,想一想,人们的心情为什么如此的紧张呢? 生自由回答(再过几分钟,飞船就要点火起飞了;这是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人们已经期盼了太久太久;人们为这次首飞任务付出了太多的心血,成败就在今天……)·是啊,这一刻,人们期盼了太久太久!

此刻,坐在电视机前正观看着现场直播的你会想——

此刻,正置身于酒泉卫星发射现场的你会想——

此刻,作为即将遨游太空的第一位中国人杨利伟的你会想—— 此刻,如果你就是杨利伟最心爱的儿子,你会想—— ·期待、信任、祝福、激动、紧张、担心……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我们再一齐读一读第六自然段。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这是十秒倒计时!你觉得这是怎样的十秒倒计时?(紧张的、激动的、兴奋的)·因为倒计时的开始就意味着飞船就要发射升空了。谁再来激动地倒数这十个数?

(指名读,评议:从你的声音,你的表情中,老师看出了激动。)·这10秒钟,虽短犹长,它牵动着近14亿中国人的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期盼、凝聚的10秒,是吸引全世界目光的10秒。让我们再和总指挥一起10秒倒计时!生齐读

△“烈焰升腾,大漠震颤。……直指苍穹。” · 这是“神舟”5号升空的场面,相信一定还有不少同学都划出了这段话。这样,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生齐读 ·这段话中,哪些词仿佛让你看到了升空的画面?让你听到了升空的声音?(烈焰升腾、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托举、腾空而起,直指苍穹;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是啊,在描述这升空画面时,作者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引读 ·想象出了那条巨龙般的橘红色火焰了吗?对了,读书就要这样,能够边读边想,把语言文字在我们的脑中变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看到的很壮观,耳边听到的同样震撼人心:地动山摇般的轰鸣!这声音,这气势真是让人叹为观止!·能读出这气势吗? 齐读 △ “飞行正常!” ·同学们,其实文中还有一句很重要的话被你们忽视掉了,虽然它只有四个字,但却非常的铿锵有力,振奋人心。你找到了吗? ·仅仅三分钟的时间,杨利伟便通过电波告诉指挥控制中心,告诉游弋在浩瀚大洋上的“远望”3号测量船,告诉每一个炎黄子孙——飞行——引说:正常!·可别小看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它其实在告诉人们? 生自由表达(“神舟”5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了继俄罗斯、美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无限的自豪。“ ·读了这段话,你体会到当时人们的心情怎样?(无比的兴奋、喜悦、自豪)练习说话:指挥大厅里一片沸腾,人们有的(),有的(),有的()…… ·由此,你想到了哪些成语?(心潮澎湃、欣喜若狂、手舞足蹈、欢呼雀跃、热泪盈眶……)·神五发射成功,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但不同的人,他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让我们走近他们身边来倾听他们的心声。现在老师就是新闻记者,我来采访大厅中的人群。(师开始采访学生)

总指挥李继耐先生,你好!“神舟”5号发射成功,请你谈一谈现在的感受,好吗?(指名说)

你好,聂海胜!大家都知道,你也是这次首飞任务的候选人之一,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战友杨利伟说的吗?(指名说)

你好,这位同学,看到“神舟”5号发射成功,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指名说)·同学们,“神舟”5号发射成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此时此刻,作为一名中国人,怎么能不扬眉吐气?怎能不充满着澎湃的激情?怎能不流露出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呢?让我们一起来表达出内心的激动、喜悦和自豪的心情。齐读

3、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影像,直观地感受一下当时神舟飞天的壮观气势。(播放视频)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了,让我们一起低低地倒计时。引读:10、9、8——点火!起飞!

4、看完录像,我们再来读6-15自然段,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得更投入,更有情!齐读 6-15自然段

四、激情问候,欣赏美景。

1、飞船以平均90分钟绕地球1圈的速度飞行,从200千米外的太空中,不时传杨利伟发回的信息。当飞船运行到第七全,距地面343千米时,杨利伟深情地向地球发回了问候。自己试着读一读第17自然段,想一想,这段问候该怎样读?

2、你认为该怎么读这段?(深情、激动、声音响亮、充满自豪)指名读、齐读。

3、如果你是在太空中工作的同行,第一次听到来自太空的中国宇航员问候,你会怎么想?(我们又多了一位新同行;中国的宇航员,你好,欢迎下次来我们空间站做客!)如果你是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听到这来自太空的问候,你会说什么呢?(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了,港澳回归,申奥成功,现在又实现了飞天梦想,真了不起啊!希望台湾问题也能早日解决。)

4、想得真好,同学们,这问候不仅仅是杨利伟他自己的,也是中国所有航天工作者的,更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让我们再一次和杨利伟一起深情而又自豪地向全世界发出我们的问候。齐读

5、杨利伟叔叔代表我们向地球发出深情问候的同时,还兴奋地对儿子说,引读:我看到我们美丽的家了。这里的“家”指的是什么?(地球)在太空中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听老师来读一读19自然段。

6、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在太空中看到的我们的家。(出示地球图片)同学们看,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的地球,美吗?茫茫太空,多么令人神游向往啊!你能通过你的朗读,将这么奇妙的景色给读出来吗?齐读

四、总结全文,知识拓展,激励学生。

1、神州五号成功了,神十都登天了。让我们读响让我们所有中国人振奋的话语。(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齐读。同学们,今天,神十都飞天了,我们来看看“神舟”号飞船的历程。

2、同学们,太空如此美妙,你是不是也想去遨游呢?希望同学们能承载着祖国新的梦想,扬帆起航,也预祝我们祖国在今后航天事业上越走越完美。

五、作业:

1.课后搜集关于“神舟号”飞船的信息,与同学交流并办一期手抄报。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

板书设计:

6、梦圆飞天

送行——发射——问候——梦圆

飞天课件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飞船发射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语。

3、在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搜集、处理、运用信息,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板书:嫦娥奔月万户飞天

(1)黑板上有两个词语,认识吧?

(2)谁知道说的是什么故事?

(3)小结:是呀,向往太空是中国人千年的梦想。

2、(这个梦圆了吗?)出示第一自然段

(1)自己读读吧

(2)20xx年10月15日,这个日子不能忘。谁来读?

(3)全世界华夏儿女都要记住。谁再来?

(4)小结:人们期待这个日子实在太久了。请同学们自学1-5自然段。别忘了你们手中的材料,用1-2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学习1-5自然段

1、预设1:第二自然段

(1)我感到无比激动。中国人为飞天梦想准备了很多年,终于成功了。

(2)我感到无比自豪,因为中国人自己有了宇航员。

2、预设2:第4自然段。

(1)这是杨利伟出征时的一张照片,你们又是怎样评价他呢?

(2)你们觉得,平静的背后,还包含这什么呢?(激动、自豪、坚定)

3、朗读第4自然段

4、同学们处理信息的能力太棒了!齐读1-5自然段。

三、学习6-15自然段

1、是呀!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齐读第6自然段。

(1)读着读着,你们觉得人们的心情怎样?(紧张、兴奋、期待)

2、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发射的壮观场面吧.

(1)你们太投入了,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烈焰、轰鸣)

(2)齐读第12节。

3.读得太好了!神舟5号发射成功!这是当时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的情景(出示视频)

(1)画面很短,你们又看到什么呢?(喜悦、激动、自豪)

(2)作为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和你们一样。

4.出示15节

(1)谁来读。

(2)除了激情,还有胜利的喜悦,谁再读。

(3)更重要的是无限的自豪,齐读。

(4)这是一篇报道,课文描写没有展开,你们能试着填上一两句吗。

(5)小结:同学们不仅会处理信息,还会运用信息。

四、学习生字

1.这张图片是杨利伟升入太空后的情景,他又是怎么问候的?下节课继续。

2.出示生字词4个。

3.指导写字“乳”。

4.习字本写2遍。

5.板书

嫦娥奔月

5梦圆飞天

万户飞天

绷得紧紧的一片欢腾

《梦圆飞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州”5号发射成功时的壮观场景以及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3、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教具准备:生字卡、挂图、录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课文主要写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精读感悟

学习第一段

1、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

2、有感情地朗读。

3、在“神州”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课文是怎样写的,谈谈你的理解。(小组交流,汇报)

随机引导:

(1)读二——五自然段,找出描写人们为“神州”5号航天飞船送行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齐读)

(2)你从第二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环境、送行的人、神情)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人们激动的心情,杨利伟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

(4)杨利伟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

三、学习第二段

1、继续交流:在“神州”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

随机引导:

(1)分角色朗读第二段:谈你的理解、感受。

(2)指导感情朗读,(教师适当范读)学生展开想象

a“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想象当时的紧张气氛)

b“十、九……二、一!”“点火”“起飞”(命令简短有利,想象现场特有的气氛)

c抓住“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宛如巨龙”“划破”“托举”“地动山摇”“拔地而起”感受火箭升空的壮观景象。

d描写人们脸上的神情的三个简短分句,要读出节奏感,读出内在的一层更比一层强烈的人物思想感情。

四、学习第三段

1、默读: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

2、理解杨利伟的两次讲话,感情朗读。

(1)体会杨利伟当时激动和难以抑制的豪迈之情。(语调激昂、声音洪亮、充满自豪)

(2)体会杨利伟初次登上太空的兴奋之情,对儿子的疼爱之情。

五、学习第四段

“神州”5号航天飞船升入太空有什么意义?(读第四段)

六、总结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读后,你想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神州”5号航天飞船升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梦想。中国这条东方巨龙腾飞起来了,读了课文后,我们能不激动吗?请同学们带着激动、喜悦、自豪的感情再读一遍课文。

板书设计:

飞天课件教案(篇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熟悉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段落结构。

4、精读“神五发射”的场面段落,感悟文中思想感情,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结合“神五发射”场面的学习,感悟文中思想感情,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刚刚学过《莫高窟》这篇课文,在莫高窟的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引读)“飞天”,是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直都有飞天的梦想,从“嫦娥奔月”到飞天壁画,无不寄托着这一梦想,今天这一千年梦想终于圆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梦圆飞天。(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件出示要求)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描写了哪几个场面?

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让我们来学习一下本课的生字新词。

(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新词)谁来读一读?

乳白色 执行 划破 控制

侨胞 橘红色 澎湃

(多媒体课件出文中重点词语)你能读好吗?

寒风凛冽 烈焰升腾 大漠震颤

直指苍穹 亮如白昼 肃然伫立

澎湃的激情 胜利的喜悦 无限的自豪

指名读—正音—让我们一起读,读出词语的味道来。

【设计意图】通过词块教学,既检查了学生自读的效果,同时通过这两组词语,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3、通过刚才的阅读,你记住这些了吗?

一个难忘的日子——?

一个特殊的地方——?

一个英雄的名字——?

一艘神奇的飞船——?

一次圆梦的壮举——?

(多媒体出示)指名回答

教师引读:——

一个难忘的日子——20xx年20月15日

一个特殊的地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一个英雄的名字——杨利伟

一艘神奇的飞船——神舟五号

一次圆梦的壮举——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利用上面的要素,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用2分钟时间准备,先同桌说说,然后交流

指名概括说说。(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抓住几个关键要素,再一次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并根据这几个关键要素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4、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写了哪几个场面?

(根据讨论情况相机板书:“送行——发射——问候——梦圆”)

教师概括课文段落(场面、意义分四个部分)

三、精读课文第二部分:发射过程

在这些场面中,最让你激动的是哪个?

文中哪些自然段描写了这个场面呢?(6~15)

(过渡)古有飞天梦,今由神五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吧!

(多媒体出示)自由读课文6~15自然段,思考:

在发射前后人们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把你感受最深的词句划出来,并用一两个词语写下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有读有悟,随文记录,同时也从各个角度去感受朗读给自己带来的收获与体验,这是读书的一个习惯。】

同学们读得很投入,我们来交流一下:

在发射过程中人们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1、发射前:“紧张“

A、(哪里让你感受到紧张?) (板书-紧张)

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特别是哪些词给了你这样深刻的体会?——(一秒一秒)是的,每一秒都惊心动魄、扣人心弦;(逼近)越来越近,接近发射;(绷得紧紧的)不仅心绷得紧紧的,拳头也握得紧紧的,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似乎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内心的紧张激动可想而知。

★你有过让你感到十分紧张的经历吗?说一说

B、让我们抓住这些词语好好来读一读!指名读,师范读,齐读

C、想一想,人们的心情为什么如此的紧张呢?(再过几分钟,飞船就要点火起飞了;这是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人们已经期盼了太久太久;人们为这次首飞任务付出了太多的心血,成败就在今天……)

是啊,这一刻,人们期盼了太久太久!当它来临时,我们怎能不紧张呢!

2、发射时:“激动、紧张”

火箭发射时的心情怎样?

A、指名学生读句子,(多媒体出示)你读出了怎么样的心情呢?

——激动、紧张 (板书-激动)

这10秒,牵动着14亿中国人的心,这10秒,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B、让我们读好这10秒倒计时:师:“五分钟准备!”、“一分钟准备!”

生:“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从大家的读中,我感受到了高度紧张的心情!)

C、再读“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我感受到了无比的激动)

D、让我们随着倒计时,迫切地期待神五升空吧!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点火”、“起飞”(播放火箭发射视频)

看了刚才的视频,你觉得火箭发射的场面怎样?(壮观、雄伟……)

【设计意图】紧紧抓住最激动人心的倒计时,通过对倒计时的深入理解,把握课文情感的脉络,疏通课文,精读感悟。品味字里行间所蕴含情感,始终抓住情感这条主线,让学生逐渐走进文字背后的意蕴之中。反复出现倒计时的时候,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弦,在共鸣的畅想之中领略语言文字的美。

课文中是怎样写的呢?

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烈焰升腾,……直指苍穹。”

看“神舟”5号升空的场面的描写,哪些词描写了升空的画面?哪些描写了升空的声音?(烈焰升腾、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托举、腾空而起,直指苍穹;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

(是啊,这升空画面让我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这气势气贯长虹,令人叹为观止,这情景,让人心潮澎湃。)

让我们读出这种气势来-——(齐读)

【设计意图:这里是学习语言文字的一个轮换交替:1、理解;2、

直观理解;3、理性上的感知。】

离发射仅仅三分钟时间,杨利伟便通过电波发回信息:“飞行正常!”

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意味着什么呢?(“神舟”5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了继俄罗斯、美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

(多媒体出示):“飞行正常”“这声音穿过茫茫太空,传到……传到……传到—每一个炎黄子孙心中” (教师引读)

这声音还会传到哪里呢?(交流)

3、发射成功:激动、喜悦、自豪

发射成功!人们的心情怎样? (板书:自豪)

(多媒体出示)“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激动、喜悦、自豪)

这时,人们会有哪些表现呢?(多媒体出示练习说话)

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人们有的( ),

有的( ),有的( )……”

(心潮澎湃、欣喜若狂、手舞足蹈、欢呼雀跃、热泪盈眶……)

让我们再来回顾领略一下神五发射的过程吧!生齐读6—15自然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透过文字看情感,穿过情感找共鸣,在情感的磁场中尝试个性化的感悟,让学生的情感得到荡涤,同时在情感的线索上,自然流淌出自己新鲜独到的见解和感悟。通过这个突破,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文字的意蕴。

四、延伸:(多媒体课件)

学生读后教师过渡——“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

你知道吗/在神五发射后的几年,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又有了新的突破:

介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多媒体课件)

中国航天英雄棒(多媒体课件)

总结:这节课我们感受了神舟五号发射的动人场面,听了老师刚才的介绍,你的心情怎样?(激动、喜悦、自豪)

几千年来,中国人民不断地实现着梦想,而且不停地在超越梦想!(多媒体出示、超越梦想音乐)——教师引读“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

五、作业(多媒体出示)

1、抄写词语2遍。

2、搜集关于“神舟号”飞船的信息,准备与同学交流。

六、课后评价:

这一课,大家学得很认真、主动,效果十分明显。下一节语文课将在老师的带领下欣赏“送行”的场面和神奇美妙的太空景色,并将同学们搜集的关于“神舟号”飞船的信息进行交流。

七、板书设计:

送行

梦圆飞天 发射 紧张、激动、自豪

问候

梦圆

飞天课件教案(篇7)

王崧舟说:“诗意语文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一个过程,你不可能得到她、拥有她,你只能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她,在这样一个即时即是的过程中,你发现了自己灵魂深处的一些感动、一些悲悯、一些纯真、一些美好。于是,你在成就诗意语文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诗意人生。”

充满诗意的课堂是美妙的,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如王崧舟所说,诗意的课堂需要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寻找、探究、体验。看来诗意的课堂需要不断苦苦地寻求。《梦圆飞天》一文时,这篇课文是根据新闻报道改写的,直白的语言,平实的记事,这样的文章也能上出诗意来吗? 思考之后,我决定从板书入手。

师:谁来用词语概括一下本文记述的事件过程?

生:送行 发射 问候 圆梦

教师板书:

送行

发射

问候

圆梦

师:送行的场面很壮观,读读杨利伟的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

师:哪些词让你感觉到杨利伟对这次航天任务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

生:待命出征

(补板书:待出征)

师:火箭腾空而起,场面是何等壮观,哪些词语写出了壮观?

生: 腾空而起  直指苍穹

生:地动山摇  轰鸣

(补板书 划长空)

……

板书:

大漠送行待出征

飞船发射划长空

太空问候情意深

千年圆梦今成真

师:写诗也要字斟句酌,你们看这首小诗中有没有字词需要斟酌一下呢?

生:我觉得第二句中的划不如改成文中的破,这样想的更有力度些?

生:圆梦改成梦想或许更好些,似乎语法更准确些。

……

诗意语文,应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闪耀生命光华的语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王崧舟)。诗意的课堂,应该是和学生们一起陶醉在美好的意境之中,感受着语言文字的美妙。语文课如何上出诗意确实是一大难题。如何将语文上出诗意来,可以在很多地方挖掘,如在文本的深处挖掘,在文本的意境中挖掘,也可以在师生的语言中挖掘等等。

诗意的语言。诗意的课堂需要诗一样的语言。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学生,备文本,还要备语言。上课之前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师语言,优化自己的语言,在课堂上教师所说的话,不应该是脱口而出,而应该备课时就深思熟虑,想好自己课堂上要说的话。话语中最好穿插一些诗句、成语、名言、警句……有了这些美词佳句的点缀,教师的语言就会充满诗意。同时在学生回答时也要多鼓励学生可以引用到一些诗词、俗语。在充满诗意的师生对话中营造诗意的课堂。

诗意的板书。一节课下来,黑板上留下来的板书,绝不应该是一些词语的堆积。板书也应该更有诗意一些,以上案例就揭示了:板书只要稍加修饰也可以变得富有诗意。诗意的板书也不仅仅是这样诗体的板书,可以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字眼,也可以一两幅简笔画,这样的板书是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含义隽永的的。

赤壁赋优秀课件教案精选


老师的部分工作内容就有制作自己教案课件,因此我们老师需要认认真真去写。 教案和课件的制作应该能够体现出教师的创造性和智慧。经过芙蓉134编辑的筛选这篇“赤壁赋优秀课件教案”展现在大家面前,记得将此页加入收藏以利日后查看!

赤壁赋优秀课件教案 篇1

课文解读】

此赋作于北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作者谪居黄州时。

全文以风、水、月为主景,以作者泛舟赤壁过程中的感情起伏为主线,写景叙事生动有味,且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了作者浓郁的主观感情,显得神情飞动,诗趣盎然,尤其在景与情交融之外,从物我之间即主客观的契合之间生发出哲理的意蕴,可谓借景抒怀、寓情于理的脍炙人口的哲理小赋。

因此,从“苏子愀然”从下主客对答的两个自然段,应是全赋的重心所在。

主客对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与客都是作者人的化身。在这篇赋里,客的观点和感情是苏轼的正常感受和苦恼,而主人苏轼所发抒的则是他超脱地俯察人与宇宙之后的哲学的领悟。前者沉郁,后者达观;前者充满人事沧桑与吾生有涯的感慨,后者则表现了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

但这种意蕴都不是藉抽象的灰色的言语表达,而是诉之于赤壁之游的特定环境、条件和由此引起的感触,因而才有形象性、感染力和渗透力。一方是由月夜秋江联想到与赤壁有关的一代枭雄曹操及其诗句,由诗句联想起曹操挥兵江南、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进而产生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山川遗迹空自留的感喟,转而抱恨人生苦短,江山无穷,飞仙遨游乏术的无可奈何;一方则就眼前的江水与山月作比,以川水的逝去而河流依旧,月的圆缺而见消长的现象,阐发变与不变的瞬间与永恒的关系,归结到一个人对人生苦旅中所遭遇的荣辱得失、寿夭生死应该淡然处之,因为人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死亡不过是回归大自然的另一种方式罢了,何不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中,以陶冶大自然的豁朗情怀去超脱无谓的苦恼。这两方面的情理,无非都是苏轼在贬谪生活中的郁苦情结以及要求解脱郁苦情结的旷达态度的表露。

然而,作为全赋重心的主客对答部分,如果没有前两段为之创造环境气氛,培养情绪,那么主客对答的感情宣泄和哲理阐发,就不能产生出色的效果,就失去了赖以生成的基础。首段是点题,描写赤壁泛舟的情景:清风徐徐,月光溶溶,雾气朦朦,水光融融,主人举杯劝客,主客深情诵诗,彼此都陶醉在初夜江上的泛游之中,仿佛置身于神游太空的仙境里。接着,第二段是由轻松到沉重,由快乐到抑郁的过渡,乐而扣舷而歌引出了幽咽抽泣的洞箫声,霎时就转向了不可名状的悲怆、惆怅,这一过渡宛如行云流水,自然圆转,令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跌宕抑扬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倾听下面的对话,并且会心地赞同下文的对话乃是天然合成、入情入理,正如对话结束,愁结解脱以后的喜笑重酌也是情理所趋一样。全赋的架构谋篇堪称天造地设,无瑕可击。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识记

掌握实词“属、如、和、遗、危”等,了解名词作状语、使动、意动等词类活用现象,学习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文言句式。熟悉有关苏轼的文学常识及有关“文赋”的文化常识。

2、理解

(1) 了解本文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景、情、理交融的艺术特色。

(2) 理解作者身处逆境、不计荣辱的旷达情怀。

(3) 体会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探究

苏轼散文语言的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1、 掌握景、情、理交融一体的艺术特色。

2、 学习苏轼清新流畅,骈散结合的语言风格。

难点:

1、理清全文“乐——悲——乐”的感情线索。

2、理解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设计思路】

本文以诗一样的语言抒写江山风月的清奇和作者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感慨,又通过客与主的对答,水与月的譬喻,探讨宇宙与人生的哲理,表现作者在政治上受到挫折时的苦闷心情和当他从庄子、佛家思想出发观察宇宙人生时的洒脱态度。基于此,教学时,首先以“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去整体感知文中的画意、诗情、哲理,然后在熟读全文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主答问答部分,仔细体味其“情”其“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在逃离纷扰的世事,醉心于自然美景中时,往往会产生超尘脱俗的奇思和神往。那么,被贬他乡的苏子面对赤壁江天风月,又萌发了怎样的出世之想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课文《前赤壁赋》,与苏轼共举金樽邀明月,叩问宇宙与人生。

(二)整体感知

1、题解及背景介绍。由题目可明确本文的文体是赋。什么是赋?赋是我国古代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骈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的篇幅抒情说理的。《前赤壁赋》摆脱了过去一些怀古赋和问答体赋的写法,而把记游散文的方法运用赋中来了,将景与情、主观与客观、古与今、幻想与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对背景的介绍应稍详些,要点包括:①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八月,苏轼对王安石某些新法持不同意见,新党李定等人从他的诗篇中摘引了一些讽刺新法的句子,指控他诽谤朝廷,苏轼因而被捕,关押在御史台狱,在狱一百多天,史称“乌台诗案”(御史台称乌台)。②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③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到黄州城外赤鼻矶游览,写了《赤壁赋》;同年十月他再游此处,写了《后赤壁赋》。

2、注重认知。第一步: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听明句读、听出语气,同时对不理解之处作上标记。第二步:学生自己朗读课文,进一步读通全文。第三步:学生根据注释默读全文,从字词句角度读懂文章。教师应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文言词语的特殊现象(一词多义,如“属、如、和、遗、危”等。词类活用,如使动用法,“舞”、“泛”等。文言句式,如宾语前置,“而今安在哉”;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和初步探究苏轼散文语言的特色(语言生动精炼,《前赤壁赋》全文以散句为主、间用骈句和韵语,词采华美,音韵铿锵,亦文亦赋,严谨工巧;明快自然,不事雕琢,《前赤壁》中几乎没有一句难解之语,却能将难绘之景、难达之情、难言之理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苏文还十分讲究修辞,使语言臻于至美,如《前赤壁赋》中使用的最多的是对比或对文手法,可结合练习二进行说明和品味)。

3、理清思路。可设置以下问题导读:①阅读首段,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幅秋江月夜图。②作者面对美丽的秋江月夜之景“饮酒乐甚”,为什么又转乐为悲?③“主客问答,抑客伸主”是赋的传统表现手法,作者借此形式,实际上是与自己进行思想的对话。说说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④本文以什么为线索? 结合上述问题,学生可以同桌之间进行讨论、回答。最后达成这些基本的共识:①七月十六的夜晚,赤壁江面,辽阔无际。清风徐徐,拂面而来,平展如镜的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玉盘般的月亮从东山之上冉冉升起,在南斗和牵牛星之间流连徘徊。江上雾气弥漫,水天一色。②作者毕竟经历“乌台诗案”不久,身处“江湖之远”,怎么能真正地“乐”起来呢?因而诗兴大发,“扣弦而歌”之后,对景怀人,不免莫名的惆怅袭上心头,再则歌中哀怨淡淡,客人的洞箫如咽声声,更加重了伤感,渲染了悲情。③作者借此手法,使文势形成波澜,将内心丰富、复杂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加强了艺术表达效果。④课文有两条线索,除了外在的时间线索之外,还有一条内在的感情线索“乐→悲→乐”。

(三)点击“重点”

① 让学生分扮主客角色朗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要求读出结构层次,读出情感色彩,读出哲理意蕴。

②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第三、四自然段,并找出表达客人思想感情和主人哲理顿悟的句子。

③ 以六人为一小组,讨论完成练习一。分小组讨论前,要明确讨论的问题:结合第三、四自然段,说说作者借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作者从“变”与“不变”的角度,阐发了怎样的哲理?指定小组负责人。讨论中应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作好全部发言人的记录。讨论结束后,要求各学习小组的中心发言人整理发言记录,发表意见,陈述理由,并允许不同见解的出现。至于练习一的共识性答案要点可参考“文本解读”部分。 教学设计

(二)

【教学目标】

1、识记:

归纳前、后《赤壁赋》中关键字、词、句子文言特点。

2、理解:

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从主旨、内容、表达技巧等角度分析总结其异同,从而进一步提高古文阅读的鉴赏能力。

3、探究:

苏轼的儒、佛、道思想在两赋中的反映。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从主旨、内容、表达技巧等角度宏观地分析总结前、后《赤壁赋》的异同。

难点:理解两赋中所表现的苏轼的复杂思想。

【设计思路】 本课型设计为“宏观比较阅读课”。所谓“宏观比较阅读课”就是着眼于文章的主旨、内容、表达技巧等整体阅读方面,让学生学会从整体和宏观的角度来高屋建瓴式地把握全局。这样的阅读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快、更准确地进入阅读学习的角色;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比较中运用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尝试着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初步鉴赏作品的主旨、内容、表达技巧等目的。

该课型着眼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学,安排了三个重要的教学板块分两课时完成:归纳关键字、词、句的文言特点,相同点的归纳分析,相异点的区分理解。这样有利于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并加以归纳整理、比较分析。

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模式进行比较赏析,是因为小组合作学习是集中体现建构主义思想的活动方式,学生主动参与真实性的活动和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批判性和创造性思考,并在与其他成员的协商过程中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营造出一个脑力震荡,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时年四十七岁的苏轼所写赤壁二赋在我国文学史上传为美谈。文天祥《读赤壁赋》云:“昔年仙子谪黄州,赤壁矶头河漫游。”王世贞《游赤壁二首》说:“赋是双珠可夜明。”清代批评家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中评论前后《赤壁赋》道:“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可见两篇《赤壁赋》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把握苏轼当年的所思所想。那么,我们现在就来感受、品味苏轼在二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吧。

(二)比较阅读赏析

教学板块之一:归纳关键字、词、句的文言特点

1、 请学生分小组进行默读、正音。

2、 请各小组挑选代表朗读,全班同学一起正音:

《前赤壁赋》:幽壑(hè) 嫠(lí)妇 舳舻(zhú lú) 槊(suò)

《后赤壁赋》巉(chán)岩 虬(qiú)龙 鹘(hú) 冯(pīng)夷

3、 请各小组分别按照下列的归类,从课文中寻找到相应的字、词、句。

(1) 名词作状语:

《前赤壁赋》:西、东——向西、向东

《后赤壁赋》:横江东来——向东

(2) 名词动用:

《前赤壁赋》:顺流而东也——向东流去 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后赤壁赋》:履巉岩——踏 羽衣——穿着羽衣 掠予舟而西也——向西飞去

(3) 使动、意动用法:

《前赤壁赋》:舞、泣——使„„跳舞,使„„哭泣

《后赤壁赋》:顾而乐之——以„„为乐

草木震动——使草木

(4) 特殊句式

《前赤壁赋》:倒装句: 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定语后置 而今安在哉——“在安”宾语前置

《后赤壁赋》:倒装句:步自雪堂——介词结构后置

归而谋诸妇——介词结构后置

曾日月之几何——定语后置

省略句:揖(于)予

固定格式:如此良夜何? 教学板块之二:相同点的归纳分析

1、 引导学生就两篇文章的体裁、主旨、写作方法三个方面来归纳分析相同点。

2、 学生分组讨论,畅所欲言,记录、整理发言内容。

3、 师生共同对各小组的发言进行辩伪、取舍、论证、总结。

相同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 体裁:两文都属于赋体,但改革了两汉古赋、六朝骈赋、唐代律赋等一贯骈偶丽辞的风格,注入散文化的语句,简直是体格新颖、意味隽永的散文诗。

② 主旨:两文都是以江山风月之乐和老庄齐物思想来消解政治失意的苦闷,抒发对宇宙万物“常”与“变”的体会。

③ 写作方法:两文皆采用借景抒怀,寓情于理,虚实相生,抑扬结合的表现手法,将画意、诗意、哲理融为一体。

教学板块之三:相异点的区分理解

1、 再次分组朗读两篇课文,体会各自的特点。

2、 引导学生就内容、结构、语言三方面的相异点展开讨论。

3、 各小组代表发言,归纳讨论结果,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争辩、补充、总结。

(1)内容:

《前赤壁赋》是记夏历七月十六夜的江游,本篇是记十月十五夜的江游,读者首先能感受到的是两赋因季节不同而呈现的景物的变化。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一派新秋的景象;后赋是“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初冬江上之景,除了时令景色外,两次夜游的起兴和游程也大不相同。第一次是有目的、预先计划好的月下泛舟,人不离舟,所写的只是江与月,感情和议论也围绕着江与月而发,一气贯彻;这一次却并无江游的预谋,在散步中为“月白风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才再度泛舟的,而且还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复舟游,过程曲折得多,展示的景色也因之而繁富。但更重要的区别是,前赋是作者以自己出面,发表了一篇议论,写的是舟中发生的实事;后赋则用道士化鹤这一俨然是印证前赋“羽化而登仙”的虚幻故事,作为高潮也作为余韵,以抒发超脱的情怀。

(2)结构:

《前赤壁赋》:在泛舟赤壁的过程中穿插主客问答的两个自然段,运用主客对话手法抒写跌入人生的苦闷,又从旷达中得到解脱。

《后赤壁赋》:既有生动的景物描写,又有传神的情事叙述,造就了似闲散而非闲散的笔墨,尤其是文章结尾部分对道士化鹤掠舟而过又到斋中相见的描述,将情节置于若疑若信的恍惚的梦境之中,透露了作者精神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思,传达出“庄周梦蝶”的亦真亦幻的意趣,隐喻了“乌台诗案”一事,虚实相生,波澜迭起,结构跌宕而又紧凑。

(3)语言:作为赋,《后赤壁赋》比《前赤壁赋》更散文化,对偶句少,不用典故,但音律依然有韵文的铿锵。

(三)拓展探究:

(1)问题设计:苏轼的儒、道、佛思想在两赋中的反映。

(2)各小组展开讨论,形成一个书面发言的“纪要”。

(3)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碰撞、整合,明确以下要点:

① 苏轼的思想比较复杂,政治上他从儒家思想出发,排斥老庄为异端,然而老庄的“无为而治”思想又同他的“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的政治主张有其一致之处;生活上更多地表现了佛、道二家超然物外,无章的洒脱态度。

② 他一生在政治上虽屡受挫折,在文学创作上始终孜孜不倦,没有走向消极颓废的道路。

③ 《前赤壁赋》所谈哲理,受到庄子相对主义观点的影响。但他吸收了其中的积极因素具有辩证思想。他以变与不变之理来解客之悲,又以陶冶大自然的旷达情怀来解客之闷。作者在言论和行动均不得自由的逆境中,不怨天尤人,不消极颓丧,而是表现出一种乐观、旷达的思想和随遇而安的生活情趣。《后赤壁赋》通过道士化鹤掠舟而过又到斋中相见的幻觉,透露出作者超然物外,随缘任化的道家精神,将自己升华而与大自然合为一体——孤鹤、道士与作者的形象虽三而一 ——传达出“庄周梦蝶”的意趣。

赤壁赋优秀课件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2、  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二、教学重点难点1、  解读苏轼情感变化的真实缘由。2、  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三、教学课时:3课时(本教案是第2、第3课时)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前确定“走近苏东坡”主题阅读并制作语文小报、   确立研读小组等。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序幕:用优美的画面及音乐背景创设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情境。 (一)、导入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这段话是今年已入选为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我认为它同样可以用来概括苏轼在黄州期间那段苦难而又不平凡的经历。苏轼因“乌台诗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后,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来到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人与鱼虾麋鹿为友,与樵夫渔民为伍,苏轼感受到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去寄情山水、凭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怒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那么今天就让我来欣赏其中的《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吧!(二)、朗读要求学生边听配音朗读,边想象苏轼笔下的赤壁美景,随后交流自己最喜爱的一句描写美景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三)、研读讨论:问题一: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 )——→(悲)——→(乐) 问题二: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乐: 清风明月、水天一色(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问题三:

苏轼的悲又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         (政治失意)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从个人境遇中来     (生命短暂)  问题四:

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1、  探究第四段的思路、说明分层理由;分别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可分为两个层次:一:变与不变 二:取与不取(注意抓住“且夫”等关键性词语来理清思路) 2、  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变                  不变逝者如斯  (水)       未尝往也  (水)盈虚者如彼(月)       卒莫消长也(月)时刻在变  (人)       无尽也    (我)(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3、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物            人客: 无穷  不变      须臾  变化  (片面)  (悲) 苏轼: 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    (全面)(喜)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辩。)  4、请学生从已学过的课文中,寻找事例来证明“变与不变”之理。 5、分析第二层“取与不取” 取                  不取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大自然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 小结: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  问题五:苏轼是如何得到了永恒的? 人格魅力:辩证处世、正直进取、旷达乐观、        真纯淳朴、胸怀天下等文学成就:文: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苏黄”(苏轼、黄庭坚)词: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辛”(苏轼、辛弃疾)等 文化遗产:书画成就 :“宋四家”(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前赤壁赋》被董其昌誉为“《兰亭》之一变也”)食文化(东坡肉等)酒文化(自酿养生酒)茶文化(自制紫砂壶)服饰文化(东坡帽、东坡巾等) 为官政绩:疏浚西湖、修建苏堤、 兴办医院、学校等为民办的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泽被后世。 (四)、反馈交流1、             结合这次“走近苏东坡”的主题阅读,谈谈你的阅读收获。 2、教师用多媒体交流自己阅读收获并作总结。老师的一点体会与学生共享:“人生最难抛的是荣华”。哲学思想和理性思辩使苏轼悟透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是身外之物,如过眼云烟,不必强求。“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集文化之大成的苏轼用丰厚的人文底蕴让自己在寂寞中淡泊沉静下来,与自然山水对话,与历史人物对话,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寂寞也使苏轼在孤灯下写完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寂寞使苏轼如此美丽。寂寞使苏轼真正地成熟。   (五)、读写结合根据作文命题,结合你对苏东坡的了解,补写XX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独上高楼》第二段,注意文意贯通。 独上高楼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题记曾经以为,古代文人的生命会简单而明了,时代赋予他们简明的期望:入相出将,封妻荫子。然而,是谁?偏偏要在抛开那些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为自己的人生另择一条路?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于是你注定要孤独,“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而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半个盛唐。 二、苏东坡   三、辛弃疾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么?是恨古人不知你为狂人么?是不啼轻泪长啼血的悲鸟么?在那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偏要独上高楼,“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一边是“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另一边“香车宝马香满路”,而你,执意要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一出好戏要有好的开头,一堂好课要有好的开端”。要让学生在一上课时就集中精力、神情专注进入状态,自然地进入学习境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认为教师有必要在新课的导语上做精心的设计,以利于大面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注意状态等,使教师的授课能象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的心魄,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从心理上对学习产生探究性倾向,思维应运而生,并诱发他们对高层次学习的需求。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最喜欢利用诗文名句来设计一些既紧扣课文又富有文化文学品味的新课的导语,能有益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他们能高效的接受知识,从而提高他们语文综合素养。诗文名句是浓缩的精华,它们的内在的美是令人咀嚼不尽的,设计导语时,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诗文名句,不但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诗情画意的典雅气氛,而且能创设“先声夺人”审美情境,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的语文味,体现出鲜明的抒情格调,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这种熏陶不仅有利于语文学习本身,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育。例如在讲《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时,我用了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诗句:“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这句哀婉凄美的诗句一下子使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青春的稍纵即逝,接着学生也很自然地跟着老师的思路去探讨《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中的“美丽”,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得到永恒?阅读课文后,学生也就被美丽的居里夫人不被上帝所给的美形所累,而是有大志,有大求,追求永开不败的美的伟大人格而深深感动。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檫肩而过。’老师喜爱毕淑敏这位女作家是因为我有一次看到了她作品中用了的这句话。”这是我上《我很重要》一文时用的一句导语。富有禅意、充满哲理的语句一下子吸引了还在嬉笑的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圣而庄严。他们对人生的思考的角度也就更深广了。我发现不仅学生在学《我很重要》一文时很投入,而且课后对毕淑敏其它的作品也有所涉猎。他们在课前演讲、作文甚至周记中也喜欢经常引用到这句话,表达自己对自然、人生、社会的认识和感悟。又如我在上《前赤壁赋》时,用了XX年被入选为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来设计新课的导语。“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这段话是今年已入选为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我认为它同样可以用来概括苏轼在黄州期间那段苦难而又不平凡的经历。苏轼因“乌台诗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后,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来到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人与鱼虾麋鹿为友,与樵夫渔民为伍,苏轼感受到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去寄情山水、凭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怒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那么今天就让我来欣赏其中的《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吧!”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使学生也更形象深刻地理解了“文章憎命达、穷而后工”等创作原则,给学生解读《前赤壁赋》提供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起点。接着老师就可以很自然地引入课堂讨论的主要问题:黄州时期,苏轼面对荣辱得失是作出了怎样的理性思考,从而使他走出悲情?用富有文学文化品位的哲理性美文来导入课文,使整堂语文课也更具思想性。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和激情的学科,语文的活力、灵魂和生命是诗意文化和文学品味。对一个语文老师来说,不但要有又专又博的知识、敏捷的思考能力去驾驭整堂课,还要有深厚的文化文学底蕴、娴熟的语言素养和良好教育机智去精心设计新课导语。教学语言不同于普通语言、它是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文学语言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形成的、为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韵律和谐而又优美动听的语言。教师运用这种审美化、情感化了的语言去设计新课的导语,就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感情,充分显示出教学语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

赤壁赋优秀课件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的相关文化常识。

2、了解“赋”体的特征,鉴赏音韵美和意境美,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豪放达观的心态,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掌握本文的通假字、活用词、多义词、特殊句式。

2、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法,文本研习法。

【教学安排】二教时

【布置预习】

1、熟读《赤壁赋》全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写作内容;

2、了解赋体文章的特点,初步体会感悟作者抒发的情感;

3、分组研读课文,从文章的词语句子、情感哲理、写作特色等方面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林语堂先生《苏东坡传》中对苏轼的评价导入。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他认为苏东坡比中国其他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正如“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厚敦柔。”这无疑是对于苏东坡的最为精妙的概括。

二、作者:

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美食家,豪放派词人代表。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之一。少时即通博经史,善写文章。他多才多艺,诗词、散文、书法皆有卓越成就,其散文代表北宋古文的最高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父苏洵,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苏轼的文章如波澜迭出,变化无穷,无论什么样的题材,在他的笔下都表达得新鲜贴切而又明白晓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赤壁赋》用古代散文的笔调写赋,叙事,写景,抒情,说理浑然一体,想象丰富,哲理深邃,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

三、解题:

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究文采,注重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句式多以四言六言为主。盛行于汉魏六朝。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作者摆脱了过去一些怀古赋和问答赋的写作方法,而把写游记散文的方法运用到赋中来了。借用这种方法,作者把情与景主观与客观,古与今,幻想与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了。这在《前赤壁赋》表现尤为突出。它先由眼前景引出遗世独立的感情,忽而由客的。吹箫,转到乐极生悲,产生对英雄业迹的感叹和人生短暂的悲哀,又由此推宕开去,以达观的态度自我宽慰,具有行云流水之妙。

四、背景:

乌台诗案: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中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遭到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弹劾,被扣以莫须有的罪名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在当时苏轼已是认定自己必死无疑。因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以及众人的营救,使得苏轼免于一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乌台诗案”,是一个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个冤狱。(注: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

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其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流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后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

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五、加粗字读音:

壬戌(rénxū)之秋举酒属(zhǔ)客歌窈窕(yǎotiǎo)之章

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如冯(píng)虚御风桂棹(zhào)兮兰桨

击空明兮泝(sù)流光倚歌而和(hè)之余音袅袅(niǎo)

泣孤舟之嫠(lí)妇苏子愀(qiǎo)然山川相缪(liáo)

舳舻(zhúlú)千里横槊(shuò)赋诗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

驾一叶之扁(piān)舟举匏(páo)尊以相属

寄蜉蝣(fúyóu)于天地无尽藏(zàng)也

六、整体感知:

1:苏轼与客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试从文中找出关键词。

乐甚——愀然——喜而笑

七、具体分析:

第一段:

1、第一节描绘了怎样的景?此时作者心情如何?

景: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清风徐徐,景象澄沏,如梦境一般。

情:“乐”。舒畅飘逸,飘飘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

乐在何处?

一、良辰:七月既望

二、美景:

A、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B、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C、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D、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三、豪情: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本段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境界?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本段展示了一个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在黄州,苏轼过的实际上是一种囚犯生活,处境相当困难,居然有如此雅兴,夜游赤壁,表现了他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反映了他超然物外、洒脱不羁的道家思想。

第二段:

1、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

(1)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触景生情,见茫茫月色江水,产生知音天各一方之叹,在“扣舷而歌”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

(2)来自客人幽怨悲凉催人泪下的洞箫声。

香草美人

最早出自屈原《离骚》

香草美人:1、高洁的品质、2、圣明的君主、3、美好的理想

(2)词中的"美人"指什么?歌词表达主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3)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明确:作者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徊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感受鉴赏

第三段

(1)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什么?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

2、为何悲?

英雄业绩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者

天地阔远,而自身渺小

长江无穷,而人生短暂

3、情怀阐发

对比:古今人物——曹操,吾与子

赤壁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

比喻:人生短暂,感触生悲

蜉蝣(天地)粟(沧海)哀(吾生)羡(长江)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理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现实:不可乎骤得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感到短暂悲哀。

A、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B、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C、许浑: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D、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E、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2)第三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主问古人事迹孟德遗诗孟德遗迹安在哉?悲的缘由

客答现实人生渔樵江渚蜉蝣天地平凡渺小人生苦短

第三段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操、周瑜,更加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第四段:

1、本段感情色彩如何?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

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本段的感情变为喜悦。

水月人

变逝者如斯盈虚如彼生老病死

不变未尝往也卒莫消长代代相承

2、讨论: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谈谈对自己的启示。

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却并不现实的幻想世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但也有负面因素,主张随遇而安也可能导致斗志的消减。

但苏轼是在走出监狱到达流放地而几乎丧失自由的情况下说这番话的,反映了他的坦荡、旷达和强烈的生活信念,值得肯定的方面是主流。

启示:

(1)积极进取,直面人生穷则独善其身

(2)听任天命,随遇而安达则兼济天下

(3)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

(4)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第五段

1、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本段感情色彩为“喜”,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2、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滴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差,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合作探究:

你认为当时真有这样一场主客问答吗?他们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有什么不同?

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A、主——作为道者的苏轼

——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B、客——作为儒者的苏轼

——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八、归纳总结

本文的艺术特色

1、多次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是行文结构波澜起伏,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深层揭示。

2、写景、议论、抒情的紧密结合。

结构情

一层:夜游之乐

①泛舟赤壁,襟怀开朗(乐)

二层:乐极悲来

②饮酒放歌,箫音怨慕(转悲)

③慨叹人生,苦短失意(悲)

三层:因悲生悟

④苏子作答,妙语解颐(转喜)

⑤主客尽欢,忘情尘世(乐)

寂寞让苏轼如此美丽,寂寞让苏轼如此成熟。与其说是苏轼成全了赤壁,不如说是赤壁成全了苏轼。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刺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九、苏词欣赏: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成语归纳:

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物体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形容人物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赤壁赋优秀课件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的有关情况。

2、比较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赤壁之战》。

3、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

1、题解

(1)关于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2)苏轼的文章如波澜迭出,变化无穷,无论什么样的题材,在他的笔下都表达得新鲜贴切而又明白晓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赤壁赋》用古代散文的笔调写赋,叙事,写景,抒情,说理浑然一体,想象丰富,哲理深邃,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我们的课文所选是他的《前赤壁赋》。

2、写作背景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的牺牲品。元丰二年四月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证是苏轼的一束诗文。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也针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无非是“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这些就成了遭受弹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诬蔑他“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他投入牢狱之中。一时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轼在狱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时感到难免一死,曾写两首诗与弟弟诀别,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幸亏亲友的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这年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

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放课件):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3、课文正音

属(Zhǔ) 窈窕(Yǎo Tiǎo)斗(Dǒu) 冯(Píng) 棹(ZHào  ) 和(Hè)

愀(Qiǎo) 扁(Piān)  藏(Zàng)藉(Jiè)

Ⅱ特殊句式

(1) 客有吹洞箫者 (定语后置)

4、研讨课文

问题一:作者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抓文本,请在文中找到相关表示情感的字)

乐-------悲--------喜

先请同学们一起朗读第一节,注意体会作者的“乐”的情感。

译文: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蒙蒙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作者与客人月夜泛舟的情形和飘飘欲仙的欢乐心情。

问题二:作者在游赤壁时因何而乐?

观美景而乐。

景具体为:清风、静水、明月、白露、

夜游赤壁的美景图:

在清风和明月交织、白露与水色辉映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夜景中,作者驾一叶扁舟,轻浮水面,任意东西。景象澄澈、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赛似仙境。

试想一下,当背负罪名、双脚带上无形镣铐的苏子来到举目无亲的黄州,在抛却了白日的烦忧后见到如此美妙的夜景图,他自是陶醉其中、快乐无比。

正所谓乐极生悲吧,从下文中可见,很快苏子的情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阵阵悲意渐起、渐深、渐浓,一如水中的涟漪正一圈一圈的散开。

③诵读提示

第2节,注意这个乐极生悲的转折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一位客人吹起洞箫,悲戚的箫声使大家“乐甚”的心情陡转,一下跌落到情绪的低谷,都随着箫声悲伤、痛苦。诵读时,注意三个阶段:第一,读“乐甚”句,语速要快一些,这样可以表达快乐的心情。第二,“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句,语速可以逐渐放慢,情绪由快乐转为平静。将这句话作为下文“生悲”的过渡。第三,读吹箫客人倚歌和之,传出悲凉曲调时,语速要放得更慢,并且要注重重读的字。如“可读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②教师引导:如此幽美的自然环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请在此段找一个词概括。作者写了饮酒放歌之乐后,接着写谁?箫声如何?请找四个词概括,并分别组词。明确:哀怨、思慕、啜泣、倾诉

歌是欢乐的,而箫声却如此悲愁。此处有一个问题,从行文看,“主乐客悲”是明显的,而正文前的提示却说作者“力求排遣苦闷”,这个矛盾应该怎样解决?请大家认真思考之后讨论,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假如有难度,可结合提示中“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这一句话思考。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 就在此处,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了。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歌声:“美人”一般认为是君主,自己与君主天各一方,这就写出了苏轼的忠君的殷切,希望君主能重用自己,希望自己能为大宋王朝分忧,然而自己却遭受贬谪,理想无法实现,所以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便感叹道“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箫声幽怨凄凉:使长期过谪居生活的作者内心惊动。

(六个比喻,箫声的悲哀凄凉);

(3)学习第3节:写作者内心的苦闷,道出了悲的原因。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①重点字词

Ⅰ一词多义

(1)固

A 固一世之雄也 (本来)

B 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险固)

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使动,使……稳固)

D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顽固)

Ⅱ通假字

(1)举匏樽以相属 (通“嘱”,劝酒)

(2)山川相缪 (通“缭”)

Ⅲ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名作状)

(2)顺流而东也 (名作动)

(3)侣鱼虾而友麋鹿 (意动)

Ⅳ特殊句式

(1)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其”:代词,代箫声;然:……的样子;

正常语序:其为何然也?翻译:(箫声)为什么这样(悲凉)呢?

(2)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安,是宾语,放在谓语“在”的前边了。

意思是:到如今在哪里呢?

②诵读提示

第3节,客人说出“悲”的原因——人生短暂,历史无情。比起气势宏大、生命悠长的长江来,人类显得多么渺小、可悲!诵读这一段时,第一,读曹孟德横槊赋诗,周瑜鏖兵赤壁时,要读出英雄当时的气势,同时,也要把对英雄的仰慕之情读出来。可以这样读:“月明星稀……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对这两个反问句要诵出他们当年踌躇满志、英姿勃发的情感。读“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横槊赋诗”句,读出当年英雄的气魄——“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语速放慢,字字千钧。第二,读出转折。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半句肯定上文,后半句骤转,读成“而今/安——在——哉”,强调英雄不在了,突出心情的怅惘空虚。第三,读“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羡长江之无穷”这句时,要突出悲哀感叹的心情。

1、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而今安在?一世英豪,也终为过眼云烟,何况吾辈小卒,命运不济、仕途坎坷,谈何理想、只顾泛舟、喝酒,令人可悲。

2、由江水的浩大、无穷想到人生渺小、短暂 。

3、由挟飞仙遨游、抱明月长终不可得想到理想的无法实现,摆脱不了现实的困境。

苏轼毕竟是苏轼,他走出了悲情、走向了超脱。

问题四:作者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苏子的自解)

(4)学习第4节:通过回答客人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显示出作者的胸怀和洒脱乐观的人生态度。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容不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①重点字词

Ⅰ一词多义

(1)适

A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有)

B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到)

C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女子出嫁)

D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 (适合)

E 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 (刚刚,才)

F 适大病,不能行 (适逢)

(2)逝

A 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 (流逝)

B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通“誓”,发誓)

C 淑尔远逝,往来翕忽 (去,消失)

D 时不利兮骓不逝 (跑)

(3)

A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B 曾不知老之将近 (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

(4)

A 苟非吾之所有 (假如)

B 欲苟顺私情 (假如)

(5)

A 虽一毫而莫取 (即使)

B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虽然)

②诵读提示

第4节,苏轼的一番话表现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诵读时要注意感情的转折,语速要平缓。

(5)学习第5节:写主客得到解脱的喜悦。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第四段,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通过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也让作者自己从悲情中走出。)

分析:1、且夫,路标式的词语,分层次的标志。

作者认为“而又何羡乎”针对客的“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而来。

2、从什么角度阐述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变和不变的角度。

变:    不变

水:逝者如斯   未尝往也

月:盈虚如彼   卒莫消长

人:生老病死   代代相传

以水、月作比喻,借眼前的景来说理,寓理于景。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子的影响。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3、简言之,客与苏子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

客:(物)无穷 不变 (人)须臾 变化 (片面)

苏:物与人既变又不变     (全面)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辩。)

4、第二层:从什么角度论述对待外物的态度?

取与不取的角度。

不取: 非吾之所有

取: 清风明月

苏子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他为客、也为自己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世事有超然的态度,这种态度深受庄子人生哲学的影响,不为生死、得失、荣辱、毁誉所累,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以自我排解。

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辩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辩使他乐观旷达。

问题五:比较:失意文人寄情山水的心境

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并非苏子的专利,东晋的陶渊明就有不为五斗米折腰,归园田,寄情山水之乐,苏子与之相同吗?能否作一比较。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真正地厌烦世俗,醉心于山水之中,忘怀世间的纷扰。

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

听任自然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客观形势对自己最不利时,苏轼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顺乎自然积极去适应现实,在现在竞争社会中,要立足于社会,我们同样要积极地去适应现实,投身到激烈的竞争中去。

苏子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泽被后世,再次告诉了我们:

不仅他懂得释放情怀,寻求精神寄托,而且师法自然,汲取自然的博大、包容之养料,使自己身处困境依然积极有为,奋发前行。

问题六:将如何面对人生的困境?

我们的年龄、我们的阅历,不可能遇上如此迫害,这等不幸,但在我们生活中不乏升学的压力,生活不如意、亲人的不理解等等的困绕,学习了本文后,我们怎么去面对困境呢?寻找排解、倾诉、心理疏导、

关键: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理性地分析问题,以积极乐观之心态对待一切困难。

心中永远相信困难的暂时性,走过风雨过后是彩虹,拥有一盏不灭的心灯。面对困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

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种种考验。

豁达的情怀,它能使我们更快地走出人生的低谷。

苏轼在精神上占据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地,成为后人所敬仰。

苏轼太伟大,也许我们今天学不象,明天学不成,后天还有距离,但只要我们有心,只要我们有不懈追求,那距离不再遥远!

5、写作特点

(1)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散文贵在以意贯穿全文,本文抒情脉络清晰、明了,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超脱人生的欢快。整个情绪的转换由喜转悲为乐,线索的起伏形成文章的波澜。作者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文章开始的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而哲理的简述,则画龙点睛,道明本文的主旨,表达了苏轼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2)善用比喻,语言优美形象。

作者写上以风物之美,给读者以无尽的艺术享受,如开篇,作者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交织组成了一个“羽化而登仙“的澄清境界,使读者陶醉其中,组者还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报表县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落泪。

(3)材料安排上,结构严谨,过渡自然。整篇文章的线索是“乐——悲——喜”,其间过渡自然,联系紧密,天衣无逢。

赤壁赋优秀课件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人文性:

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

2、工具性:

领悟文中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本怎样表现苏轼的情感变化。

2、领悟景、情、理三者如何相互交融。

【教学设想】

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作为一篇赋,我觉得应该把握其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针对本文,我又以其线索──苏轼的情感变化为重点组织教学。再者这篇文本要求全文背诵,应把朗读、背诵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方法】

诵读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一、抽查背诵:

二、课文分析:

研习第四段:

(齐读)

1、针对客人的悲情,苏子做了什么样的回答?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明确: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笑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学习第五段:

2、思考:

⑴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⑵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⑶结合全文,应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明确:

⑴本段感情色彩为“喜”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⑵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滴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⑶“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

三、总结全文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合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四、艺术鉴赏

1、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三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抒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韵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称不同,它的书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段末,虽都押韵,但换的较快,而且换的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利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形象优美、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五、阅读迁移

其实,作者的心情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本文中,而是贯穿在被贬到黄州后的所有作品中。我们来共同感受一下。

课件展示两词:《卜算子》和《定风波》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完成练习。

赤壁赋优秀课件教案 篇6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

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自请出京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跟前说苏轼的过失。在大家努力下,这场诗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决”,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既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1074年)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熙宁七年秋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丰二年四月调往湖州任知州。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

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四十三岁,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抓了辫子,说他是“愚弄朝,妄自尊大”,说他“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了。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这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上任才三个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

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新党们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救援活动也在朝野同时展开,不但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纷纷上书,连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劝谏神宗不要杀苏轼。王安石当时退休金陵,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被贬黄州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东山再起

1084年(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要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常州一带水网交错,风景优美。他在常州居住,既无饥寒之忧,又可享美景之乐,而且远离了京城政治的纷争,能与家人、众多朋友朝夕相处。于是苏东坡终于选择了常州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

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

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流落儋州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元祐六年八月调往颍州任知州、元祐七年(1092年)二月任扬州知州、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任定州知州。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绍圣元年(1094年)六月,别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

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县)。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

段则以散句为主。可见,全文散句成份多处。但是,既然是赋,则应该用骈句或近乎骈句为主。《前赤壁赋》以四字六字为多,几同于“四六文”。读之于整饬中见参差,整齐中显自由。开卷。“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和“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几句,极凝练简洁点出风月,写出江景。接着,文章反复再现“风”和“月”形象。如歌中的“击空明兮沂流光”,这样既显示了传统赋体那种特质和情韵,却又做到保留而不拘泥,讲究又不为束缚。最后,辞赋讲究声韵美。《前赤壁赋》多处押韵,却换韵较快。每段一韵或几韵不等,而且换韵处往往是文义的一个段落。如

历来称《前赤壁赋》有《庄》《骚》文法,所谓潇洒神奇,出尘绝俗,此论固然不错。但是,文章留名千古,岁月遗芳,不仅仅是苏轼的文笔,还有他文章中深含的思想和哲理。《前赤壁赋》体现了作者什么思想和哲理呢?

有人认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感叹人生短暂,是文章的主要思想。甚至有人还会说,苏轼不过是在此文中主张“及时行乐”而已。我们认为此论有误。苏轼诗文浩繁,但是,象《前赤壁赋》这样充满思想、深含理趣的作品,应该说亦不算多。《前赤壁赋》以“风”“月”为主景,则文章思想和哲理亦包含在“风”“月”之中。我们知道,宋神宗元丰五年,也就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初秋,他与朋友驾舟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苏轼当时政治上失意、仕途上受挫、生活上落魄,使他陷入苦闷与迷惘,这对一个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是很自然的。但是,月夜美景和大江泛舟给他带来了舒畅心情,酒酣耳熟后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使他从水的流逝、月的盈虚中领悟到物的变与不变。“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虚盈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水在流逝,月有盈虚,是变;但是前浪虽去,后浪再来,流水仍在,月也始终没有盈亏,这又是不变,也没有变。而随着水与月的长存无穷,每个曾经伴着长江与明月的生命也一样都会长存,都属无穷。这就是所谓的“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读文至此,我们难道不觉得文章的意蕴是积极的,揭示的人生境界是达观的么?

虽然,文章中也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等语,但这对一个壮志未酬、岁月蹉跎的已近垂老之人来说,是共有的悲哀,也是世俗的悲哀。从这一点再去看“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就可以理解了。那可不是“及时行乐”啊,虽绝无惊世豪情,却乃寻常生活。谐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熔社会、人生、自然于一炉,俯察人与宇宙,充满人事沧桑与吾生有涯的感叹,凡此种种,皆为《前赤壁赋》使人们历久弥新爱读之原因,文章千古不绝之魅力。

赤壁赋优秀课件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2.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品味如散文诗一般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4.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5.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本怎样表现苏轼的情感变化;

2、领悟景、情、理三者如何相互交融。

教学设想

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作为一篇赋,我觉得应该把握其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针对本文,我又以其线索——苏轼的情感变化为重点组织教学。再者这篇文本要求全文背诵,应把朗读、背诵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方法

诵读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请大家欣赏两幅对联:

1、 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2、 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介绍乌台诗案情

二、 简介作者

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序》中写得十分明确而详尽:“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三、作品及背景

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武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对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轼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可见赋要做到“体物”与“写志”的完美统一。

探究:赋是古老的文体之一。“体物”即描摹景物,“写志”指作者要表达的主题,“体物”与“写志”要高度统一。

赤壁赋优秀课件教案 篇8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前赤壁赋》

二。 学习目标:

通过讲解《前赤壁赋》,达到三个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

2、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辨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 知识归纳总结:

苏轼(1037~1101)

(1)少年得志

他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第二名。

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相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2)乌台诗案前后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1079年7月,苏轼在湖州任上三个月,就因为他的牢骚诗“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又联系他在《上神宗皇帝》书里说王安石“招来新进勇锐之人,以图一切速成之效”,结果是“近来朴拙之人愈少,而巧进之士益多”。后来正是曾拥护过王安石的“巧进之士”把王安石出卖了,使其罢相。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仕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黄州。诗案之前,其诗词作品在整体风格上是大漠长天挥洒自如,内容上则多指向仕宦人生以抒政治豪情。渴望有朝一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他探问:“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他轻狂:“老夫聊发少年狂”。

而诗案之后,虽然有一段时间官至翰林学士,但其作品中却少有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相反却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至于晚年谪居惠州儋州,其淡泊旷达的心境就更加显露出来,一承黄州时期作品的风格,收敛平常心,我运物自闲,以达豁然恬淡之境。以乌台诗案为界,苏轼的诗词作品在创作上有继承也有明显的差异。在贯穿始终的“归去”情结背后,我们看到诗人的笔触由少年般的无端喟叹,渐渐转向中年的无奈和老年的旷达——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3)晚年

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就又升翰林学士。

俗话说:“京官不好当。”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佑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XX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六岁。

四。 课文分析: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赤壁:湖北黄冈赤壁,与湖北嘉鱼赤壁同被作为周瑜破80万曹军之壁战场故迹。

属(zhǔ):请,让,说。

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诵《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蒙蒙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越过一望无际白茫茫的江面。江实在旷远啊,船儿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上天的神仙。

(2)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溯(sù):逆流而上。袅袅(niǎo):细长,形容声音婉转悠长。嫠(lí)妇:寡妇。

译文: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像含怨,像怀恋,像抽泣,像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像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3)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愀(qiǎo)然:忧愁的样子。缪(liáo):盘绕。舳(zhú):船尾;舻(lú):船头。酾(shī):斟。槊(shuò):长矛。须臾(yú):片刻。

译文: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屡次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4)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5)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藏(zàng)。肴(yáo):荤菜。适:享用 枕藉:叠枕挤睡。

译文: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像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时缺,但它始终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分析: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 ——→(悲)——→(乐)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乐:清风明月、水天一色

(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苏轼的悲又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 (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 (生命短暂)

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探究第四段的思路、说明分层理由;分别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

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变与不变

二:取与不取

变 不变

逝者如斯 (水) 未尝往也 (水)

盈虚者如彼(月) 卒莫消长也(月)

时刻在变 (人) 无尽也 (我)

(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1、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

物 人

2、客:无穷 须臾 变化 (片面) (悲)

苏轼: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 (全面)(喜)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辨。)

分析“取与不取”

取 不取

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

小结: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辨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辨使他乐观旷达。

苏轼是如何得到了永恒的?

人格魅力:辩证处世、正直进取、旷达乐观、真纯淳朴、胸怀天下等

总结文学成就: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苏黄”(苏轼、黄庭坚)

词: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辛”(苏轼、辛弃疾)

附:《后赤壁赋》

(1)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2)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译文: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3)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译文: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划地一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哪里停泊。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4)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译文:

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前后赤壁赋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1)描写的季节不同,景物特征也不同。

前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是一派新秋之景;后赋“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是初冬景象。

(2)夜游的起兴和游程不同。

(3)思想内容不尽相同。前赋表达的是一种旷达的情怀,后赋有因苦闷而超脱尘世的思想。

前赤壁赋在结尾处——安谧幽静,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万物同样永久存在,表现的是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在消极中有一种开阔旷达。

后赤壁赋在结尾处——迷离恍惚,惊险,暴露出一派消极出世的态度

(4)写法也有所不同。

《前赤壁赋》作者以自己出面,发表一通议论,写的是舟中发生的实事;《后赤壁赋》则用道士化鹤这一俨然是印证前赋“羽化而登仙”的虚幻故事,作为高潮也作为余韵,以抒发超脱的情怀。

前 后

秋景 水月禅境 清幽,明亮的 冬景 山鹤幽情 阴森,险峻

主客精神交流 日常生活浅表性

地点 江中游 山上游

说理议论 叙事记游

物各有主,风月永寸,最后一觉天明,心旷神怡 道士化鹤,气氛神秘,

心情旷达 暴露作者消极矛盾的心情

【典型例题】

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① 举酒属客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③杯盘狼籍

答案:①属通“嘱”,指劝人饮酒。②冯通“凭”,乘。③籍通“藉”,凌乱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

①乌鹊南飞 ②下江陵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④顺流而东也⑤渔樵于江渚之上

⑥侣鱼虾而友麋鹿 ⑦渺沧海之一粟 ⑧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答案:①南,向南,名词作状语。②下,攻占,名词作动词 ③西、东,向西、向东,名词作状语。④东,向东进军,名词作动词。⑤渔樵,打鱼砍柴,名词作动词。⑥侣、友:以……为侣、以……为友,名词的意动用法。⑦渺,以……为渺小,意动用法。⑧舞:使……起舞。泣:使……哭泣。使动用法。

3、分析下列句子划横线词语的高妙之处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答案:一个“泛”字,写出了小船自由自在地飘浮于江面的情景,也正是作者心境的写照。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答案:“徘徊”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明月以动态,实是小船飘浮于江流所致,更显现了作者对月夜美景的关爱眷恋之情。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答案:“横”字写出了白茫茫的雾气弥漫江面,是平视,是近景。“接”字是上眺,是远景,写出了月光波影充溢于天地之间。“横”“接”相映,描绘出秋江月色的全景,是大写意画,表现了作者心境的旷达、宁静、快乐。

(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答案:“纵”是小船的自由放纵,也是作者精神的自由放纵,写出了江流的湍急。“凌”是升高的意思,既写出了小船的轻捷,又引出了下文的想象。

4、解释一词多义

(1)如:纵一苇之所如: (2)于: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答案:(1)往。像。(2)在。从。

5、分析划横线词的古今异义

①徘徊于斗牛之间

②望美人兮天一方

答案:①徘徊(古:明月慢慢移动。今:人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②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义:美貌的女子。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

1. 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组是

a. 举酒属(zhǔ)客 斗宿(xiù) 冯(píng)虚御风 相互枕藉(jiè)

b. 幽壑(hè) 嫠(lí)妇 愀(qiǎo)然 山川相缪(liáo)

c. 扁(piān)舟 匏(páo)樽 蜉蝣(fú yóu) 舳舻(zhǘ lǘ)

d. 酾(shī)酒 横槊(shuò) 更(gēng)酌 窈窕(yǎo tiǎo)

2. 解释下列划横线词语的意义

七月既望 举酒属客

白露横江 纵一苇之所如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渺渺兮予怀

倚歌而和之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固一世之雄也

哀吾生之须臾 知不可乎骤得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相与枕藉乎舟中 山川相缪

3.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句子。

①前赤壁赋( )

a.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b.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 岁赋其二。

d.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a.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b. 赵尝五战于秦。

c. 寄蜉蝣于天地。 d. 其势弱于秦。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a.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b.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c. 任意东西。 d. 顺流而东也。

④侣鱼虾而友麋鹿。( )

a.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d. 抱明月而长终。

4. 指出下列各句中句式与画线句句式相同的句子。

何为其然也?

a.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b.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c.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 何以战?

5. 下列不同于其他句式的一项是( )

a. 而又何羡乎? b. 而今安在哉? c. 何为其然也? d. 故凡愚者莫我若也。

阅读语段,回答6~9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6、归纳此语段的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语出 ____ 时代的曹操所写的《 》诗。

8、“孟德之困于周郎”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往事。

9、作者列举往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0、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1)逝者如斯

(2)而未尝往也

(3)而吾与子之共适

(4)而卒莫消长也

(5)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11、“逝者如斯”,语出《_______________》,它的语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超越自我,把生命放到宇宙的永恒中加以考察,终于积郁释然,作出了超旷达观的解释,得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13、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义

⑴之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扣舷而歌之 倚歌而和之

哀吾生之须臾 苟非吾之所有

⑵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托遗响于悲风。

⑶其

而不知其所止 其声呜呜然

何为其然也 方其破荆州

⑷而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侣鱼虾而友麋鹿

耳得之而为声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试题答案】

1、答案:c

2、答案: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属(通“嘱”,指劝人饮酒)

横(弥漫,充溢) 纵(任)如(往)

浩浩(广阔,辽远)冯虚(凌空,“冯”通“凭”) 渺渺(悠远的样子)

倚(循,依)和(唱和) 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细丝)

危(端正) 固(本来)

须臾(片刻) 骤得(立刻得到)

曾(竟)一瞬(一眨眼) 适(指享有)

枕藉(互相枕着垫着) 缪(缭,盘绕)

3、答案:①b ②c ③a ④a

4、答案:d

5、答案:d

6、描写作者心情由乐转悲。

7、三国 《短歌行》

8、赤壁之战

9、由古今对比而生悲,由曹操的不可一世写兴亡之悲,起到反衬作用。

10、(1)这,指江水 (2) 流走 (3)享有 (4)消减或增长 (5)凌乱

11、《论语•子罕》 江水滚滚流去,比喻时间易逝。

1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13、⑴纵一苇之所如(助词,无实义)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 苟非吾之所有(助词,的)

⑵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 托遗响于悲风(介词,给)

⑶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⑷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连词,表转折) 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耳得之而为声(连词,表顺承)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连词,表修饰)

本文来源://www.fr134.com/f/1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