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134 >地图 >教案 >

边城教学教案

《边城》教学教案

时间:2024-01-26 作者:芙蓉134

相关推荐

《边城》教学教案汇总(6篇)。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边城》教学教案”的必读知识,为了方便阅读请把本页加入到收藏夹中。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自己抽时间去完成。 设计精良的教学课件可以有效提升老师的教学质量。

《边城》教学教案【篇1】

高中新教师教学注意八点

陕西 ?神木中学 ?武智荣 电话*** 邮编: 1.尽快了解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及计划安排。

每所学校的规章制度都是多年运作实践后才最后制定下来的,都有其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这样就可少走许多弯路。教学毕竟不同于上大学,大学对学生的要求与中学对老师的要求也有天壤之别。尽快了解这些能帮助年轻老师快速进入角色,既有利于教学,也有利于自己成长。

2.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学大纲。

老师只有吃透教材了,明确教学大纲的要求了,才能从宏观上把握教学进度,灵活设置课时,明确教学重点难点,主动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也能有目的地布置作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研究证明:人最怕的事情是不知自己在干什么,为什么而干。做任何事情怕的就是不明就里,漫无目的。师生目的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学习效果自然也就显现出来了。

3.研究初中教材,以便以旧导新,知彼知己,系统推进,选准位置。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初中和高中的教学内容虽有区别,但又是一个前承后继的关系只不过,高中教学内容比初中内容更深入更专业些。熟悉了初中内容,就能清楚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教学中也能通盘考虑,以旧带新,以旧促新,以旧释新,化难为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4.做近年来的高考题。

研究高考题型和高考要求,考查目的和考点,从而凸显高考指挥棒的作用,这样就能明确自己近、中、长远的教学目标和努力方向,从而为自己选择最佳方式方法实施教学打下基础。有许多知识需要学生课外学习,或以后出社会后在实践中积累,有时年轻老师虽然出于好意,想在课堂给学生传授许多自认为有用的知识,但课堂教学毕竟是课堂教学,她的目的性、功利性非常强,其中高考就是最大的、最现实的、最为家长、学生、学校看重的目标,新教师不做几套高考题,不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范围、高考要求、高考动态怎么行呢?

5.占有各种教研教改成果,并尝试积极探索实践。 系统研究备课、指导预习、布置作业、课堂管理、作文指导、作业批改、作文作业讲评、心理需求与生理特点方面的知识。多听课,听同头课,听不同年级、不同老师、不同科目的课,这样就可尽快直观地学习其他老师的好的教学方法,好的课堂管理方法,取长补短,应尽快地把优秀教案中的好的教学案例与实践相结合。

6.充分利用年轻有活力易与学生沟通的优势,扬长避短。既热情洋溢,又严谨认真,有意识地使大学知识本土化,所储备的知识要服务于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年轻人对计算机娴熟的优势,多搜集整合新潮广博的教学资源,但仍不要忽视传统的纸质教辅教材及各种起码的工具书的重要性,因为传统教辅资料在质量上,系统性等方面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示范性强,但网络资料因其随意性强,准入门槛低,我们在利用时就需精挑细选了。

7..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完成从学生到老师的转换。教与学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应同时具备几种角色的经常转换,老师有时要担当家长的角色,有时又要担当朋友的角色,有时又像学生的哥哥姐姐,但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角色是始终不变的角色。中学生毕竟不同于大学生,国家针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目标提出量身打造的科学合理的系统发展目标和要求。中学生的心智还不完全成熟,理解事情,处理问题往往较偏激、较片面,重感情用事而轻理智,易冲动而难持久。所以,爱学生但不能袒护、放纵学生;应该跟学生处好关系但也要保持适度距离,注意理论知识与学校实际相结合,明确理想永远与实际有距离。这样,在处理有关学生的各种问题时才可能处事不乱,甚至游刃有余。

8.处理好科任老师与班主任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学生是大家的学生,班主任与科任老师之间的互助合作关系对教育学生意义重大。无论怎样好的大学毕业生,刚走上工作岗位,理论知识与具体的教学过程总有差距。只有通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成熟的老师。新毕业的老师既有初为人师的热情,也可能有现实生活的烦恼,比如,工资待遇,个人感情,人事关系,付出与所得的反差,愿景与现实的差距等,对这些现实性的问题,应有一颗既积极、热情而又淡定的心,多向老教师请教,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边城》教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鉴赏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把握小说的主题。

能力目标:通过小说的阅读,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及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接受作品中所表现的湘西古朴、淳厚的人文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欣赏“边城之美”。

教学难点:由文本延伸,引导探究“边城之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一、“湘西大家”——边城之范

1、这里山青青水碧碧,这里水寨苗家韵依依,这里就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边城优美的自然风光。

所谓边城就是靠近两个地区交接处的城镇,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是茶峒。那里有小河沿岸的优美风光,那里有凭水依山的小城,那里有清澈见底的河流,那里有浓翠逼人的细竹,那里有恬静幽美的山村,那里有桃花深处的人家,沈从文给我们勾画出一个如诗如画,如烟似梦的田园牧歌式的美丽湘西世界。

2、作家简介。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京派小说代表人物。代表作: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

沈从文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如《边城》;一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如《绅士的太太》《都市一妇人》等。

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明”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边城》充满浓郁的湘西乡土气息,寄托了沈从文“美”与“爱”的理想,是他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是现代文学牧歌传统中的巅峰之作,文学地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居于第二;曾于1987年、1988年两度得到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沈从文的文字是中国文学最美的象征。

3、写作背景。

1934年,沈从文回到阔别十多年的湘西故乡,看惯了大都市尔虞我诈、世态炎凉的作家,重新感受到故乡人身上保留的那种质朴的人性美,也感受到了由于现代文明的侵入,这种人性美行将消失的情景,于是创作了中篇小说《边城》。

二、“不悖人性”——边城之事

1、《边城》故事简介。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爷爷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

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顺顺的小儿子傩送并喜欢上了他。一年前的端午,翠翠初识傩送的哥哥天保,天保也喜欢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傩送,情愿以碾坊做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

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之后,在唱歌之时,让弟弟先开口,为了成全弟弟,自己没有唱歌,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对哥哥的死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爷爷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等着傩送归来。

小说结尾“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怅惘。

补充翠翠父母的故事

翠翠的母亲,老船夫的独生女,十五年前同一个茶峒军人,很秘密的背着忠厚的老船夫发生了暧昧关系。有了小孩子后,这屯戍军士便想约了她一同向下游逃去。但从逃走的行为上看来,一个违悖了军人的责任,一个必得离开孤独的父亲。经过一番考虑后,军人见她无远走勇气,自己也不便毁去作军人的名誉,就心想:一同去生既无法聚首,一同去死当无人可以阻拦,首先服了毒。翠翠的母亲却关心腹中的孩子,不忍心死,拿不出主张。老船夫知道后,只当做没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的过下去。女儿一面怀着羞惭一面怀着怜悯,仍守在父亲身边,待到腹中小孩生下后,却到溪边喝了许多冷水死去了。留下翠翠,由老船夫一人抚养。

2、课文节选故事内容。

(认真细读课文,对照了解故事情节)

三章,又到端午,民风民俗:又到了一年一度最热闹的端午节,边城的人们用自己独特而古老的方式欢庆节日,活动丰富,官民同乐,生活安乐祥和。

四章,两年前端午,初遇傩送:两年前的端午节,翠翠和爷爷到城里看龙舟,爷爷因担心替自己守渡船的老朋友,先回去了,因为朋友喝醉没有再返城找翠翠,翠翠一直在河边等爷爷,等到天黑,遇上在河里捉鸭子的傩送,两人一番“拌嘴”后,傩送请人把翠翠送回家。回家后的翠翠心思有了些“异样”。

五章,一年前端午,初见天保:翠翠回想一年前的端午节,带着“异样”的心情,又去城里看龙舟,却遇上下雨,到顺顺吊脚楼避雨,没见到二老傩送,却认识了大老天保,天保慷慨地送了翠翠鸭子和粽子。回家的路上,爷爷试探翠翠,被翠翠回绝。

六章,回到现在,花轿情思:小说再回到现实中,老船夫与卖皮纸的过渡人争执,拒不收钱。爷爷重提一年前和两年前端午节的事,翠翠俏皮地与爷爷逗笑。翠翠看着迎婚送亲的喜轿,听着爷爷吹的唢呐,心飘得很远很远……

3、请给“边城”加上一个恰当的定语,要求概括出小说所写的主要内容。

示例:风景秀丽的边城;民风淳朴的边城;宁静幽美的边城;至真至善的边城……

4、请用一个字来概括你读完文章后的感受,并谈谈为什么。

示例:美。

教师提示:作者在谈到小说的创作动机时说:“我的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个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边城的美可以概括为风景美、民俗美、人性美。

三、“美的赞歌”——边城之美

1、学习小组的划分与分工。

把学生分为如下六个小组进行探究学习:民俗风情组;人物篇之翠翠组;人物篇之爷爷组;人物篇之兄弟组;人物篇之乡民组;自然风景组。

任务:民俗风情组主要探究小说描绘的风俗美,人物组主要探究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者的描写方法,风景组主要探究小说描绘的自然风光美。

要求:从文中找出具体的段落或语句,指出特点,分析作用。

2、探究示例(教师引导)

飞扬的锣鼓——民俗风情美探究

(1)、《边城》充分地描绘了湘西边地风俗,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请速读课文,划出文中集中描写当地锣鼓的相应的文字。

明确:课文第三章的第三、四、五段。

(2)思考这些风俗描写有何共同特点?又有何作用?

明确:边城不仅保持着古老淳朴的民风,而且相应的保持着古老的风俗习惯。锣鼓飞扬的场面带有官民同乐的意味,更衬托出边城人的和睦安乐的风貌,透露着边城祥和安定的气氛。

3、学生在学习合作小组内进行分析、讨论活动。

4、学生合作探究成果展示。

示例(1)如诗如画的风景美

相应文字: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

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

风景特点:这里的山——青青,水——碧碧,水寨苗家——韵依依。

作用:再现了边城的温柔、美丽、平静,远离世俗的尘嚣。从这里,我们看到了边城清丽明净的自然美。沈从文如此着力于边城的自然景物,其中一个重要的意图,就是以自然的明净状写湘西人心灵之明净。于是,自然纯朴的人性美和清丽明净的自然美就构成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示例(2)热情友善礼让的乡民

相应文字:第六章“白日里,老船夫正在渡船上同个卖皮纸的过渡人有所争持……”至”可以吃到镇筸城!”

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作用:作者描写的湘西,自然风光秀丽、边城明净的风光教化着朴实的人们。这里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友爱。在小说中,每个人都热情诚实,人人均有君子遗风。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

示例(3)翠翠物形象分析

翠翠被人送回家,“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翠翠,翠翠,是不是你?’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的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

这一段描写凸显出乖巧的翠翠调皮、活泼的一面。她不是真的生祖父的气,只是表现出一种小女孩特有的娇气和顽皮,让人忍俊不禁。

另外,翠翠第一次在吊脚楼下见到傩送二老,二老邀请她去家中做客。翠翠误会了,骂了他一句。二老说,你在这里,当心河里的大鱼咬你。翠翠说,大鱼咬不咬我不关你事。联系此细节,翠翠对爷爷说自己被鲤鱼吃去,实际上是对邂逅二老的情景的一个不自觉的温柔回忆。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出翠翠对二老的喜欢,虽然这种喜欢是淡淡的。“大鱼咬你”这句话对翠翠而言已经成为了一种温柔的回忆,而且,这句话颇带俏皮味,也成了翠翠和二老以后相爱的一个隐喻。

翠翠同他的祖父,也看过这样的热闹,留下一个热闹的印象,但这印象不知为什么原因,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

总之,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其关怀备至。对于爱情羞涩又真挚,后来傩送出走她又矢志不渝的在等心上人回来。是一个理想化、纯美化的形象。

示例(4)其他人物形象分析

爷爷形象: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勤劳,善良,对孙女爱怜备至,特别是为翠翠爱情,默默的操心担忧,对其心灵呵护备至。

重点赏析老船夫身上的人性美。

明确:老祖父忠厚善良,五十年如一日撑船摆渡,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端午龙舟,令人神往,他却忠于职守,寂寞地守着渡船。即使是为了陪翠翠而请人帮忙看船,也时时挂念朋友的孤单,即刻回去替换。他古道热肠、重义轻利,过渡的人感激老人的热诚尽责,馈赠他,他却“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静静地忠实地在那里活下去。”

天保傩送兄弟:两个人都深爱着翠翠,他们的爱情“决斗”方式却是最淳朴的对歌,当天保知道自己的歌比不过翠翠喜欢的是傩送时,自己选择了孤独的离开,成全两对有情人,但他最后却死于意外,而傩送因为哥哥的死内疚,也选择了离开。

师生共同小结人性美:

边城人们“优美、健康的人生形式”,这种“优美、健康”的人性美,在每个人身上展现出不同的特点”。

其一,每个人身上闪耀的人性闪光点:天真纯洁的少女,纯朴厚道的老人,真挚善良的少年,友爱互助的乡民……

其二,人与人的关系上,体现的人情关系的和谐,亲密:

(人性美:优美健康)

总之,这里的人性是健康、自然、毫不矫情的。在这里,人们没有尊卑的观念,众生平等,大家和睦相处,和平地生活。这里是人性美的世界,与作者在大都市所见到的迥然不同,而这也正是作者创作本文的动机。

写几句话,寄语人物。如:翠翠,你就像……翠翠,我想对你说……

示例(5)古朴醇厚的风俗、人性

原文:两省接壤处,十余年来主持地方军事的,知道注重在安辑保守,处置还得法,并无特别变故发生。水陆商务既不至于受战争停顿,也不至于为土匪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

评点:百姓安康、安居乐业、美好的道德情操仍在这里发扬光大着。

原文: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评点:古老的习俗,不分等级,不慕名利。

原文:好事的军人,且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

评点:古老的民俗和古朴的民风联系在一起。

原文:增加这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膊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

评点:官民同乐的意味,更衬托出边城人和睦安乐。

原文:这作爸爸的便解嘲似的说:“好,这种事有你们来作,我不必再下水了。”于是当真就不下水与人来竞争捉鸭子。但下水救人呢,当作别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

评点:再现当地人的古朴、醇厚、善良、纯真、无私的性格和品质,洋溢着人性美。作者揭示了人性的淳朴和善良,认为帮助人是最本质的特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是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5、师生合作再探究

作者深情地歌咏亲情爱情的美丽,描绘这样一个理想世界,意图何在?

明确:其一,《边城》展现一幅幅宁静淳朴的田园诗般的湘西人民风情画,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和人生理想:他所追求的人与人之间平等、自由、各得其乐。正如她自己所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其二,沈从文先生在内地看到了许多现代文明对传统美德的锈蚀和破坏,如虚伪、自私的市侩。这触痛了他,这部小说可能反映着他对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恢复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坦诚的思考和愿望,他把这些美好的愿望交给了家乡湘西的乡亲,所谓“礼失求诸野”吧。

四、“爱的悲剧”——边城之痛

1、“到了冬天,这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这是小说的结局,模糊而悠远,天保闯滩死了,傩送带着愧疚之心出走了,爷爷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去世了,留下翠翠守着渡船等待一个未知的明天。一个如梦如幻的爱情故事陷入悲剧结局,令读者陷入无边的惆怅。为什么呢?

个性探究:边城人们是那样的善良、纯真,翠翠的爱情为什么会以悲剧结束?

(1)悲剧的美更永恒、更深刻。(宝黛的爱情,梁祝化蝶,孔雀东南飞等等)

(2)悲剧本身就源于他们的善良、纯朴的天性(傩送的内疚,爷爷的自责悲痛,顺顺内心的隔阂……)

(3)小说中不凑巧的情节暗示(两年前端午节偶遇,一年前端午节错过,月下唱歌不知情,出走……“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而朴素的善,终究难免产生悲剧。”)

2、老师引导:“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透过人性美优美健康的光环,对作品的内蕴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不悖乎人性”蕴含的又是怎样的人性呢?

第一,这是一种自然、原始的人性所带来的悲剧。(原生态)

(1)这种自然、原始,是源于边城的偏远,闭塞;这种人性是“未经城市文明污染”的纯净的人性,是源自人本性的自然而然。

(2)无欲无争是一种美,同时不善表达,不善争取,可能错失良机,酿成悲剧。如翠翠明明喜欢傩送,却羞涩腼腆不说出来。爷爷不知,傩送先前也不知。

(3)内心的孤寂。爷爷虽然对翠翠无比慈爱,却不了解她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心思;翠翠也不了解爷爷内心在经历了女儿爱情的悲剧后,想要极力促成翠翠幸福的无比渴盼的心思。

这钟自然、原始的人性,是纯净的,也是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

第二,这是一种因“爱”而深情,因“爱”而绝望,因“爱”而矛盾,因“爱”而有所顾忌,符合“爱”的逻辑,不悖乎人性的悲剧。

(1)深情,绝望:爷爷对翠翠的宠爱,深情而毫无保留;爷老船夫对女儿的爱一样深情,女儿未婚怀孕,“父亲却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的过下去”。女儿殉情,老船夫一句“一切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这是有多深的无奈与绝望。而当翠翠的幸福同样无望是,老船夫终于在绝望中死去。

傩送对翠翠的爱是深情的,不要碾坊,只愿做个摆渡的人。翠翠在大老和二老之间,只认定自己所爱。翠翠父母的爱同样是深情而绝望的。

(2)矛盾、有所顾忌:傩送在对翠翠的爱与对哥哥的死的内疚感之间矛盾挣扎;天保在对翠翠的爱与对弟弟的手足亲情之间矛盾挣扎;爷爷在对翠翠的宠爱,为她的婚事操心,想要促成翠翠的幸福,可又不懂的翠翠少女的心思;翠翠内心对爱的憧憬,这种含蓄羞涩,本身就是一种矛盾、有所顾忌。

边城的人是可爱的,他们因爱而勇敢,有时为爱而奋不顾身,有时又因亲情而对爱有所顾忌,所有的悲欢离合生死都因真挚的爱而起,而不是因罪恶邪念,最终悲剧的结局符合“爱”的逻辑,是不悖乎人性的“爱的悲剧”。

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部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作品,是沈从文美丽而带点伤感的恋乡梦。

五、“纯净人性”——边城之思

1、补充对联,概括本文内容。

风声,水声,歌声,唢呐声,啜泣声,声声惊残梦;

__情,__情,__情,____情,____情,情情乱痴心。

2、在全文分析探究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小说的主题。

赞美——边城生活的质朴、纯真和人与人之间纯洁的爱;

批判——物欲泛滥的现代文明;拜金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

呼吁——重建民族的美好品德和人格。

3、课堂练习:请仿照下边句子用一句话点评,要求概括出小说的主要基调。fr134.com

《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

参考答案:《边城》是一幅斑斓的民俗风情画;《边城》是一首哀婉的抒情诗;《边城》是老妪絮絮讲述的一个完美的童话;《边城》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的赞歌……

4、教师总结。

有人说,《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赞歌,是一首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无韵之诗、绘就的无彩之画。因此,欣赏《边城》,需要有一种独特的眼光,如果仅拿它当一般的小说,就不能领略个中真趣。

5、延伸拓展。

(1)作品的结尾采用了西洋小说中常见的开放式结构,以翠翠在白塔下渡口边守着渡船等待傩送归来作结,一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让无数的读者心中留下了永远的痛。

请设想翠翠等待的结果,按照沈从文的艺术风格,给小说续上结尾。

(2)作者为我们展示的这种“人生的形式”在今天看来有着怎样的意义?

《边城》教学教案【篇3】

边城教学设计与反思

引言:

边城是中国现代散文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之一,在文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运用这部经典文学作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本文将详细探讨如何进行边城教学设计,并从反思的角度对这一教学过程进行评估与提升。

一、教学设计

1. 确定教学目标:

我们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边城这部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具体来说,学生需要通过阅读边城,能够理解其中的主题和意义,分析人物形象和情感描写等,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

2. 教学内容与方法:

(1)内容设计:

将教材内容合理地分成若干节次,以便有助于学生对作品进行逐步理解。在每个节次中,结合具体的情节和对话,向学生解释相关的文化背景和作者意图。可以适度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力。

(2)方法设计:

除了传统的课堂讲解和阅读指导外,还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播放适当的影像和音频素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作品的情感和氛围。同时,可以安排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小组合作讨论等互动活动,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评价方式:

针对边城教学的评价,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综合性评价方式进行,如学生的书面作业、小组报告、课堂参与等。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针对性的阅读理解和文学分析题目,来考察学生对作品的深度理解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二、教学反思

1. 教学效果评估:

针对教学设计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等进行综合考量。同时,可以邀请学生进行学习反馈,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他们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材料的评价和建议。

2. 教学问题分析与改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如学生阅读兴趣不高、理解能力有限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提供个性化的辅导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经验总结与分享:

通过评估和改进,我们可以总结一些教学经验,并将其分享给其他教师。这有助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结语:

边城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教学设计与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这部作品进行教学,并且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努力,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多有效的学习机会,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过程,不断总结经验,与其他教师一起分享,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边城》教学教案【篇4】

【课文品读】

一、简介《边城》情节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傩送,情愿以碾坊做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对哥哥的死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二、作者介绍

沈从文1902年诞生于湖南凤凰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少年时代顽劣异常,上私塾总是逃学、打架、撒谎,和一批“小流氓”(沈从文语)四处游逛,惹是生非。不到14岁就去当兵,却是一支“半匪半军”的队伍。六年时间,沈从文眼见有上万人被杀。有人戏说,沈从文是“当土匪”出身。20岁时,沈从文厌倦了“半匪半军”的生活,只身来到北京。想上大学。连新式标点都不懂,自然考不上,也上不起,只好在北大“蹭课”。一边苦读,一边写作。没有经济来源,冬天只穿两层单衣,生活十分困窘。

1924年12月沈从文在《晨报》副刊发表了一篇小说,初涉文坛。到1948年,出版小说、散文、文论等共70多本,平均一年3本,是中国最多产的作家。只有小学文凭,却当大学教授先后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讲师,在昆明西南联大、北京大学任副教授、教授。连*都说,她在青岛大学读书时最爱听沈从文的课。还编辑过《京报》《大公报》《益世报》等大报的文艺副刊,编撰过中小学国文课本,创办过文学杂志。他的爱情生活幸福美满──夫人张兆和是才女加美女,他们的婚姻还有一段佳话。

解放后被安排到历史博物馆做一般职员:抄卡片,作讲解,为各方面打杂……文学创作从此停止。“文化~~”中先后8次抄家,无休止的检查、之余是扫厕所,到农村“劳改”。但仍写出《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唐宋铜镜》《战国漆器》《中国的瓷器》等大量学术著作,作家转变成文物学家。

改革开放后,出现了“沈从文热”。他又重回人们的视野。两次诺贝尔奖提名,可惜擦肩而过1983年沈从文患脑血栓,左身瘫痪。1988年5月10日心脏病猝发逝世,享年86岁。如果他晚去世半年,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培养语言概括能力认识翠翠、爷爷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通过古老的风俗习惯、质朴的人物性格,探究出作品的主题。

教学重点:感受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

教学难点:剖析古老的风俗习惯、质朴的人物性格,探究出作品的主题

教学方法

反复诵读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思路

第一步,概括事件理解文章;

第二步,找出美景进行赏析;

第三步,精读体味了解风俗美;

第四步,具体品析人情美;

第五步:综合概括,品析边城之美

预习要求

熟读课文,概括文中事件,体会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

时间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老的湘西风貌如同久在深闺的少女,谱写着一曲曲古典诗意的歌谣,纯情轻柔,自然朴实。走进沈从文的湘西世界便如同舟行水上,触目尽是诗情画意,今天,我们来学习《边城》。

二、整体把握

第一步,概括事件理解文章;

概括文本每部分的内容

明确:(一)边城紧锣密鼓筹备龙舟赛。

(二)两年前翠翠巧遇二老傩送。

(三)一年前翠翠巧遇大老天宝。

(四)渡口边迎婚送亲撩拨情思。

三、文本解读

认真读完文本,如果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来概括边城的特点,你会用一个什么字呢?

生:美。边城山美,水美,人更美。

《边城》教学教案【篇5】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七点启示

个人简介:徐青松,女,汉族。出生于1980年7月,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04年任教于东港市第三中学,04年所执教的《荷塘月色》被评为校级优质课,六年来多篇论文获得省市级的奖项,07年所写的《浅谈新课改中的教师角色的转换》获得省级论文二等奖。所任教的班级一直名列前茅。我的人生格言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在新课标制订两年后的背景下对照这次活动,我们的活动促进了我们对语文的思考,不管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探索,都促使我们更理性地面对语文教育的现状,尤其是这次赛课是临时定课题,更能真实地显现语文教育的本真状态,对这种原生态式的语文课进行思考,我们的探索更富有现实意义。这些应该就是这次活动的成果,聚焦于这样的成果,我们会得到更多的启示。

第一,夯实基本功

在这次活动中老师们展现出来的基本功总体良好,比如注重学生兴趣,结构明朗,尽量用多媒体,都能在较短时间内把握文本,没有跑题的现象,教态自然。

这次讲课普通话大有进步,都比较标准。

当然也有值得注意的地方,比如“茶几”的几....jī读成jǐ,“比bì及三年”的比读成bǐ,“礼乐”的 乐yuè读成lè,“梅以曲qū为美”的曲读成qǔ。女教师的基本功普遍弱些,要多读书,积累知识、思想、情感、语言词汇。另外有些老师语言过于平淡,没有热情,没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还有些老师朗读技巧不够理想,自己读得很累又没有感染力,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北京广播学院教授张颂写的《朗读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

第二,探索教学语言

许多老师的教学语言富有表现力,富有启发性,同时要注意现场语言与教案语言。教师上课是要运用教案预设语言的,但要自然灵活,有些老师在说一句幽默话时也要去看教案,这就消解了幽默效果。

还有一些课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一般只说“好”、“非常好”,缺少具体的赞美,还有的老师让学生找中心句,学生找不出,老师便自己说出来了,老师没有进一步的引导,不能利用现场的教学资源,急于完成教案预设,现场语言不够丰富、精炼,这启示我们还要加强平时的积累,扩大阅读量,多思考。

第三,把握教案预设与现场机智关系

1 老师的教案预设有很多成功的地方,问题层次分明,教学过程师生交流合理,气氛热烈,一气呵成,是一节很成功的语文课,但也有些小地方可以更好些。比如一位女生评点老师的朗诵时说:“老师的朗读节奏没有跟上音乐的旋律。”这时老师没有接过这句话作点具体的讨论,这句话如果接得好,可能带出对下一个环节的理解,加深情感的体验。

第四,只注重对思想的解释,语言品味不够

语文的学习就是语言的学习,要训练学生实现信、达、雅的语言表达,驾驭文本时往深处开掘都离不开对语言的品味。比如我们在教《项脊轩志》时都要对项脊轩的特点进行疏理,如果让学生一一找出,既费时,又得不到思维训练,流于简单化。有的老师提出为什么“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呢?这么一问学生就明白项脊轩的特点了。

玩味文本的语言就是玩味作者的感情、思想内涵、审美趣味、价值取向。比如《我有一个梦想》《项脊轩志》就遍布诗化语言,生动、形象、诗兴勃发是《我有一个梦想》语言的特色,《项脊轩志》如意境优美的诗作,如果我们从语言入手去触摸作者的情感,可能学生会有更美的感受。

披文入情,缘文显义,情也好,义也好,都是通过文来承载的。而文则是语言文字不同排列组合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多注重语言的品味问题。

第五,如何开掘文本深度

一堂课如果仅从字面上去概括、归纳、讨论,不从多维角度深思,容易流于表面,不能深化对文章的理解。要把文章的深层意蕴显现出来,是要费一番功夫的。我曾经发过一篇课外阅读材料给学生,是上海作家周佩红的《母亲这样的女人》,学生要求讨论,读了以后学生讨论热烈,有的学生认为母亲崇高、伟大,有的学生认为母亲很可悲。文章的内容是写母亲一人照顾婆婆、孩子,几十年如一日,她离不开家,家也离不开她,这不是崇高、伟大吗?这不也是可悲吗?我说歌颂母爱伟大的文章多矣,这一篇1定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母亲的抽屉里不是有一支口红吗?母亲不是有过路过芭蕾舞学校时步态轻盈的青春岁月吗?作者为了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挚爱和伤痛,还有一份痛定思痛之后的理性思考。我给学生讲解题目,为什么题目不是《母亲》呢?为什么不是《母亲这样的人》呢?作者先想到母亲应拥有的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人的广大生活空间,而女人缩小了这一空间,作为母亲的女人又进一步缩小了这一空间,作者是在为母亲扳着指头数母亲的奉献牺牲了多少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应该拥有的东西。

这次活动不少老师的深度处理上是很好的,结尾讨论时,就对胡同文化的价值作了理性的引导,让孩子们的讨论出现了三种结论,一种是胡同文化是危房,无价值;一种认为胡同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应保留;第三种认为可保留一部分。老师对这三种都给予了具体有力的肯定。

2 相反有一些课可能就没注意到这些深化的问题,如《六国论》的结尾有的老师只让学生作了一些趣味性的讨论,缺少深入思考,有的老师上《胡同文化》结尾时,不能引导学生作多元的有力的思考,反方的证据始终不力时,没有引导学生从更深广的层面去思考问题。

深度问题还表现在问题的设计上。许多老师对学生的提问总是让学生说后半句,如让那些人怎么样啊。还有前后问题重复,前边说到了梅是托物言志,有象征意义,后面又让学生概括主旨,而不是把问题引向深处。问题设计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步骤,它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关系到我们把教学过程引向何方,怎样启迪学生思维,能否把学生引向文本深层的隐含的层面,它应该精炼,概括力强,或环环相扣或多元并峙,它应该起到激疑的作用。

第六,大胆取舍教材

我们的一篇课文,就如一枚闪光的宝石,从哪个角度看都可能有价值,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和含义,我们应有所取舍,否则一堂课下来什么都想教给学生,结果学生什么也没得到。

怎样取舍?取你最想教给学生的那一点,取你认为最闪光的那一点,大胆舍去其余的东西。比如文言文的教学,每一篇都涉及文言文知识,但有的文章以情韵胜,有的启迪人心,如《项脊轩志》《劝学》这样的文章,学生结合注释都能懂,那么我们就可以大胆地去和学生体味文中最闪光的东西,而不是纠缠人云亦云的翻译,否则了无生气。《我有一个梦想》不必着眼于句段的解释,一节课时间有限,我们可以抓住闪光的后半部分,后半部分直到结尾全是排比、诗化的语言,是形象而有气势的演讲,激奋人心。可让学生先学习如何将抽象的民主自由观念化为形象的诗化的演讲词后,展开演讲训练。我是这样讲的:我先演讲一遍,然后用英语演讲一遍,然后让学生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作一次即兴演讲。

第七,摆正主体意识

我们上课大多安排了拓展、讨论、交流等活动,但这是不是就是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呢?如果这些活动不能很好的服务于教学的需要,不能叫做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

我们不能满足于表面的热闹,应引起学生深层的内部活动,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不能形成话语霸权。新课标提倡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注意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不能独尊接受性学习。我们有时好像是在讨论、提问,但学生心中已经装满了老师引入的既定结论,所以这个时候的讨论也往往是一边倒的,即使是引导,也还是抑制了学生的自由思考,话语霸权已经形成了。

语文课的教法因文而异。情感的体验、性灵的启迪、理性的分析都要建立在学生的心理图式上,调动学生的已有感知,让学生产生共鸣,与作者的情怀对应起来。

3 重体验、重性灵的启迪,少概念化的先入为主结论,理性分析要恰到好处,可喜的是,我们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边城》教学教案【篇6】

关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几点体会

诗歌是文学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语言凝练,意境优美,是一种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感情的文学体裁,而中国古典诗歌又是世界诗苑中的一朵奇葩。几千年来,古典诗歌群芳竞放,名家辈出.自“诗三百”以来,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诗,迄唐诗宋词元曲,其间不绝如缕的是两千多年来诗人们忘情于其间的醉心之作。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豪情壮志之辞,也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之羁旅思乡之作,更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感时怀世哀伤民生之音。面对优秀的文化财富,如何去品析、研读、讲授,是许多教师思考的问题。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要“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所以对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入的古典诗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十分重视的,但大部分老师还是采用应试教学的方法,往往比较注重教师的讲解分析、细嚼后的强行灌输,此种做法不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积淀,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更不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面对传统教学,我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再融于新课标主动探究等理念,以期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综合能力,故在诗歌教学中体会归纳以下几点:

学会美读定基调,以读带讲。“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用美读法来体味诗歌的“三美”,即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诗歌本是用于歌唱的,是人类情感的载体。诗歌所特有的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以及感情基调,只有通过朗读或朗诵才能体会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该重视和运用这种方法。通过朗读,体会出诗人或喜或悲或怨或怒的情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获得与诗人感情上的共鸣。如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是喜悦,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忧思;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激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是豪放,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悲壮,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则是凄婉??凡此种种情感,不读,安能体会得出?

以《再别康桥》为例,诗歌的七节贯穿着诗人的情感变化:第一节作别云彩,表面洒脱飘逸,内心难分难舍;第二节到第五节回忆金柳倒影、水草招摇的康桥美景,表现了诗人沉迷清泉美梦,寻梦放歌的喜悦眷恋;最后两节则展现了沉默康桥、惜别云彩、飘然离去的无限惆怅,所以在朗读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诗歌的意境氛围,读出感情变化。

抓住意象品意境,以点带面。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其实不仅仅是词,诗歌都是讲求境界的。“所谓意象,就是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渗透着诗人主观感受的客观事物的形象。”“意境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的达到‘内情’与‘外物’相统一而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境界。”意象则是这一艺术境界的组成部分,诗歌意境的创造离不开意象。这些形象从外界移入诗中,为诗人的思想情感所点染,浸润。古典诗歌的教学,关键是学习如何走进诗歌的意境。我认为我们可以从诗歌的意象角度切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仔细体味,通过联想、想像感悟诗词营造的意境,从而准确“入情”。

比如李清照的词《声声慢》,抓住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一系列典型意象来诉说词人受尽磨难与内心煎熬的凄惨心情,倾吐着词人哀愁凄苦、孤寂悲愤的内心感受。又比如“游子身上衣”并不是表现一件普通的衣服,而是表现阳光普照般的母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的“病树”和“沉舟”也不是现实事物的真实写照,而是诗人惆怅而达观的思想表现。有时,我们能看到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体现。“鸟”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恋情、婚嫁有关,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孔雀东南飞”;“雨”的意象往往和离情别绪,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帘外雨孱孱”;“月”这个意象往往和思乡怀远有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化秋月何时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了解这些原型意象的意义,对认识和把握作品的内涵有着很大的帮助。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让学生积累常用意象具有的象征意义。如月(明月,残月、新月)多表达离愁别苦,渲染悲寂氛围;斜阳,多表现昏黄暮色中愁思万千;凭栏,多为思恋他人或发泄心中忧闷之意。

组织活动激兴趣,以练带学。古人云:“学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如果对所学习的内容有一种强烈的想要学的愿望,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并鼓舞他们生动而愉快地去学习。总之,学习兴趣对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起着巨大的作用,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则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室里开辟了“诗词诵读园”,每天利用学校安排的午读时间,组织学生诵读古诗词,通过诵读,不仅让学生熟读成诵,而且也让学生初步了解古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从而缩小时空差距,让更多的学生走近诗人、词人,乃至真正地走进其作品之中。

也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诗词情节改编课本剧,例如讲《雨霖铃》时,可以布置学生先了解柳永的有关材料,进而鼓动:柳永的经历太可以构成一段凄婉动人的故事了,而在柳永的故事中,《雨霖铃》的情节必不可少,假如你是导演,你将怎样设计这段情节呢?学生的创作欲望会特别强,尤其经历了一次课本剧的琢磨,可以人人有话说,甚至平时不爱讲话的同学都可以参与到设计中来:先设计环境,寒蝉、长亭、雨歇;然后在环境中有人物活动,帐饮无绪、留恋、兰舟催发;再设计一个老艄公催人上路,此时两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船开了,一个站船头,一个立岸边,久久不忍离去。那么,这样的设计实际上已理清了上阕的情节,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抓住层层烘托的手法,与同学们一起探讨作者是怎样将深深的情感融于景事之中的,使学生对本文的主要写作技巧有了较深的认识。

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举行诗词创作比赛,按意境高低,技巧强弱等评奖,优秀作品搞展览等等,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诗词鉴赏分析的切入角度与方法还有很多,在具体分析时,我们也不能仅仅简单地套用某一种,而应该综合并用,尽可能进行多方位的思考、深入。

总之,诗歌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应当确立,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和创新创造精神,使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素质全面迅速地得到提高,这应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努力方向。高中阶段进行文学鉴赏要把握这个基本思想。

(作者单位:吉林油田高中)

(责任编校:扬子)

本文来源://www.fr134.com/f/2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