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134 >地图 >教案 >

定风波课件教案

定风波课件教案

时间:2024-01-26 作者:芙蓉134

相关推荐

定风波课件教案精选。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学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那有哪些值得参考教案课件呢?根据您的要求我找到了以下内容:“定风波课件教案”,为了自己和家人让我们都变得更加优秀!

定风波课件教案【篇1】

定风波课件


定风波,是明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一篇词作,被誉为辛弃疾抒发爱国情怀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以其激昂豪迈的气势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灵。下面,我们将根据标题“定风波课件”,详细地展开对这首词的解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定风波一词,通过其特殊的构思和艺术手法,展示了辛弃疾作为一个爱国志士的情怀和情感。诗人以“雄风正露牡丹吼,射进扁舟恰满桡”描绘了逆风前行的艰难情境,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和对祖国的忠诚之情。辛弃疾将自己比喻为“笔底浩荡千万寻”,形容自己志向高远,心怀报国之志。这种豪情壮志,使人对其深深地敬佩和钦佩。


在整首词中,辛弃疾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从而使词意更加鲜明,情感更加深沉。比如他通过使用对仗、拟人等手法,使词句节奏感强烈,听起来韵律优美;同时,他还采用了象征、夸张等手法,使词语更有意境和表现力。例如,“慨当以慷,忧思难忘”,这句蕴含着词人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对国家未来的关注。通过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辛弃疾成功地将自己内心世界与社会现实融为一体,使整首词显得雄浑壮观,令人心潮澎湃。


辛弃疾在《定风波》中还使用了大量的景物描写,使词意更加生动具体。他用“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绘了大海上波澜起伏,骨感动人的场景,同时也通过对江山、河流、浪潮等景物的描绘,抒发出自己对国家的热爱之情。辛弃疾敏锐地捕捉到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蕴含着人类的命运,他将自己与这些景物相融,将爱国情怀深深地浸染在词中,以此表达自己对国家繁荣富强的期望。


《定风波》这首词以其豪情壮志的气势、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辛弃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首词不仅是辛弃疾对国家兴衰的思考,更是他对祖国深深地爱恋和忠诚之情的抒发。通过对逆境前行的描绘、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对景物的生动描写,辛弃疾成功地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传递给了读者,使词人与读者之间建立起了感情的共鸣。


在今天,我们不再面临那个时期的战乱和动荡,但我们依然能够从《定风波》所传递的爱国情怀中汲取力量。无论是在国家建设中,还是在个人奋斗中,我们都应当像辛弃疾一样,怀揣着报国之志,拼搏奋斗,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作出贡献。定风波课件,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对这首词的解析,激发每个人的爱国之情,进一步推动祖国的繁荣与发展。让我们共同肩负起历史的责任,定风波,行复旧观止,谱写新的辉煌篇章。

定风波课件教案【篇2】

(一)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法:以接龙的方式,回顾学过的苏轼诗词。(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苏轼的一首诗词,看看这首诗词苏轼又为我们展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板书:定风波—苏轼)

(二)初读诗歌,初悟情感

1.教师伴乐范读;学生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

2.指名学生回答初读的感受。

(明确:从诗中能够感受作者的积极与乐观。)

(三)品析语句,深入情感

1.自读小序,提问:从小序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明确:作者遇雨,时间—三月七日,地点—沙湖道中,人物:拿着雨具的仆人和苏轼。

2.教师出示写作背景。

明确:《定风波》这首词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第三年所做。

3.你们是从哪里感受到苏轼积极、旷达的人生态度的?以语文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板书:旷达)

明确:

①“沙道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提问:作者和同行人遭遇了怎样的雨呢?

明确:“同行皆狼狈”“穿林打叶声”。能够看出雨非常大。

②“莫听”“何妨”这两个词语也可以体会到作者的乐观,途中遇雨,作者仍安然处之,“我行我素”。(板书:莫听、何妨)

③“竹杖芒鞋轻胜马。”穿着草鞋、杵着拐杖在大雨中行走,仍比骑马觉得轻松。并不是作者身轻,而是心轻,体现了作者超然外物的精神。(板书:轻)

④“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雨过天晴,回去吧,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4.看来同学们都已经体会到作者的旷达的人生态度,再次有感情朗读诗歌并同桌交流:作者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呢? ww w.

明确:

“双关”:“风雨”指的是途中所遇到的风雨,也是人生当中遇到的挫折。

“以小见大”:一件小事却传达出独到的人生感悟。

(四)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拓展:手绘苏轼遇雨的情景,进行展示,感受作品旷达的意境,体会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

小结:全班齐读诗词,结束课堂。

作业:背诵诗歌;完成手绘图,下节课分享。

定风波课件教案【篇3】

苏轼定风波教案


为了更好地理解苏轼定风波这一历史事件,现将苏轼定风波教案的内容进行详细、具体且生动的描述。


第一节:引入与背景介绍


引入:众所周知,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坛上的一位巨匠,他的诗文才华横溢,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在他的生平中,有一个事件备受争议,那就是“定风波”。


背景介绍: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较长的朝代,历经几百年的时间。而苏轼,则是处在宋代的北宋时期。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而在北宋时期,苏轼就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文学家。


第二节:事件发生与经过


苏轼定风波这个事件的发生,是在苏轼担任江城知县期间。当时苏轼作为一个官员,奉命担任这个重要的职务。他在此期间以清廉的形象和才华出众的文学作品,赢得了许多人的赞赏和喜爱。


苏轼非常坚持自己独立的理念和思想。他主张批评朝政中的不公正和欺压行为,并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建议。这一系列言论和行为引起了权臣的忌惮和不满。


于是,在一次文艺宴会上,一件小小的事件成为了导火索。当时苏轼和一位宴会上的客人谈笑风生,他提出了一些有关文人身份和社会责任的看法,这引起了旁人的不满。有人指责苏轼狂妄自大,以文过饰非。


第三节:舆论和反应


这个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舆论和反应。有些人对苏轼表示了支持,认为他是一个有思想,有文采的人,应该为改革和进步发声。也有一些人持反对意见,指责苏轼狂妄自大,担忧他的言行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舆论的发酵导致了两个阵营的形成,这对于当时非常重要的权臣来说,成为了威胁。权臣决定以苏轼过去的一些言论与行为为由,追究其过错,以此来打压苏轼。


第四节:刑讯逼供与定风波


面对权臣的打压,苏轼始终保持了坚定的态度。权臣决定采取一种非常残酷的手段,对苏轼进行刑讯逼供。他们在苏轼面前摆上了一段时间前苏轼的一篇文章,将苏轼的言辞与现在的形势相联系,试图得出他企图颠覆朝廷的。


尽管苏轼经历了长时间的折磨和磨难,但他仍然坚守自己的原则。在刑讯逼供的过程中,苏轼没有向权臣屈服,也没有否认自己的观点和信仰。他在心灵深处依然坚信,自己没有任何罪行,是正义的代表。


第五节:事件的结局与影响


最终,苏轼的坚强和正直感动了一些权臣手下的官员。他们认为苏轼是一个有志者、有良知者,不应该因个人观点而受到迫害。于是,他们向权臣提出了直言劝说,并争取了他们的支持。


在这种压力下,权臣最终放弃了对苏轼的迫害。苏轼获得了自由,并得到了一些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才华。


这个事件对苏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通过这次经历,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成为了一个更加独立和坚定的人。他的诗文也因此变得更加深刻和真实,对后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苏轼定风波这一事件,是苏轼生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经历,它不仅展示了苏轼的坚韧和正直,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言论自由和思想独立的争议。这一事件对苏轼个人的成长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进步。

定风波课件教案【篇4】

一、学习目标

1、紧扣“莫听”“何妨”“谁怕”等词,把握词人乐观旷达的形象。

2、把握“斜照”“风雨”“晴”等字词,体味作品的深层意蕴,领悟作者面对人生风雨时的那份豁达心态和不凡气度。

二、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紧扣“莫听”“何妨”“谁怕”等词,把握词人乐观旷达的形象。

2、学习难点:紧扣“莫听”“何妨”“谁怕”等词,把握词人乐观旷达的形象。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宋神宗元丰五年,即公元1082年,苏轼被贬黄州已经整整两年了。

《东坡志林》曰:“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这年的农历三月七日,苏轼沙湖买田,打算终老沙湖。不料,途中突遇大雨。东坡会如何应对这场突然到来的雨呢?今天我们走进这首因遇雨而写出的小词《定风波》来一探究竟。

(设计意图:背景故事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整体感知

一读,读准字音、节奏。

二读,弄清事由。

思考:词前小序,交代了哪些事宜?

明确:时间——三月七日;

地点——沙湖道中;

人物——同行、余

事件——遇雨、已而遂晴;

交代了写作缘由。

三读,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同行、莫听、何妨、竹杖芒鞋轻胜马、料峭、向来(预习检测)

一蓑烟雨任平生。任凭一生中披着蓑衣遭遇风雨。(解析重难点句子)

(设计意图:所有的诗词,理解文意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对于普通班的学生,能更好地把握词作。)

四读,读出美感,读出情感。

1、思考:整首词的情感基调如何?

明确:洒脱、乐观、豁达。

2、师范读,配乐。

3、学生试读,教师指导。

(注意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轻重缓急)

试读两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设计意图:鉴赏诗词,诵读是基础,反复诵读能让学生体味其音韵美,并能让其初步感知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三)重点赏析

(过渡语:小序中曰:“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可以说上阙的每一句、每一字都是对此句的阐释。)

1、自读上阙,结合苏轼对风雨的应对,紧扣关键词“莫听”“何妨”“谁怕”“任”,概括风雨中词人的形象。

明确:

莫听(不要在意)——超然世外

何妨(不妨)——镇定从容

谁怕?——无所畏惧

任(任凭)——顺其自然,洒脱

人物形象=行为+性格+身份

一个()(行为)()(性格)的词人形象。(身份)

(学生填空,并分享,师评价)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品字,品词,结合文本还原风雨中词人的形象,培养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鉴赏诗歌的能力。)

2、重读这些词:

(四)背景穿插

(过渡语:好个“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东坡,一句话道尽了万般洒脱。“蓑”,蓑衣,挡雨的雨具,沙湖道中明明“雨具先去”了,前后是否矛盾?这的“雨”到底指什么?)

思考:苏轼人生中曾遭遇了什么风雨?

乌台诗案: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命悬一线,九死一生)

沙湖买田: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粱三百尺。

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开荒种地,生活艰难)

师归纳:沙湖道中的风雨——人生的风雨。

(设计意图:此处穿插背景,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上阙东坡形象的理解,更对学生理解下阙大有帮助。)

(五)合作探究

3、面对这人生中遭遇的种种不幸,苏轼却能像一位智者一样超然达观。为什么他能如此呢?请紧扣下片这两句话,品析关键词的象征意义,分析原因。(小组讨论)

明确: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斜照:象征人生的希望。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萧瑟处:象征人生危难处;风雨:象征人生逆境;晴:象征人生顺境。

回首往事,人生的顺境与逆境在心中已经无分别,人生的浮沉变幻、喜怒哀乐全然不放在心上。此时的东坡已俨然是一位人生的智者了。)

(设计意图:把握下阙关键字词,在品词的基础上,分析其深层的涵义。小组讨论更能集思广益,让学生在交流中完善自己的知识。)

(六)延伸拓展

思考:人生总要经历磨难,你将如何面对人生的风雨呢?

播放《阳光总在风雨后》,师生可跟唱。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去说、去唱、去争辩。不仅能锻炼其表达能力,还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七)小结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生命中的从容与淡定。——杨绛先生

(八)作业:

默写全文。

(九)板书

定风波苏轼

雨中东坡:笑对风雨的豁达者

雨后东坡:看破人生晴雨的智者

定风波课件教案【篇5】

人教版高中必修四《定风波》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必修四《定风波》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高中必修四《定风波》教学设计,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苏轼,如果诱导得当学生应该是参与积极的。以前也学过许多苏轼的诗、词、文,对他有一定的了解,基本能把握他豪放的词风。相信通过平时的诗词鉴赏训练,学生能抓住关键句进行理解的。

【学习目标】

1、理解这首词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词人开阔旷达的胸襟,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

3、把握诗歌鉴赏的角度,试出鉴赏题。

设计理念与整体思路:根据忧思探究教学论,改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通过老师的诱导,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以实现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首次的意境应通过学生反复读来体会,老师设置一系列的诱导性的问题,实现对词人的理解及词的鉴赏。

一、导入

人们激赏他的文采之美,更赞叹他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他一生融儒道释于一体,诗书画俱佳,他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旷世奇才,他甚至是才华的代名词,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可救药的文人,他就是苏轼

请翻开教材,我们一起来看《定风波》。

二、学习目标

1、理解这首词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词人开阔旷达的胸襟,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

3、把握诗歌鉴赏的角度,试出鉴赏题。

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这首《定风波》放录音

三、朗读指导(见课件)

1、诵读要求:

读准字音如:同行xíng吟啸xiào一蓑suō烟雨

读出情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

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跟着录音读一遍。男女同学分别朗读。

四、整体感知

1、找同学朗读,大家感受一下苏轼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从词中找一下答案。

沉着。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豪迈。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随意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

通达。也无风雨也无晴。他淡化弱化了甚至无视了所有的风雨。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

五、重点探究、拓展

1、那按照自己的理解,再自由读一遍。看看这首短短的词,作者的情感有没有变化?如果抓重点,你会抓哪两句来看?大家互相讨论一下。

(根据情况来确定是否介绍写作背景,也可以让学生找出比较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上片重点:“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哪个字最关键?任。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有点啸傲江湖的味道。

下片关键:“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有没有雨了?一切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本无风雨,何来晴明。

2、如果我们想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

前二者合在一起便是全词思想情感的核心所在,那就是:作者不怕任何风雨,也不在乎风雨阴晴多变,一心渴望退隐,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情。”颇有点超凡拔俗的味道。这也是归。

回首。实指刚刚遇雨之处,虚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归去。

(背景)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道家的思想又占上风,而道家讲的是无为,所以他又像庄子一样,要逃离这个社会。

3、大家再考虑:东坡为何不躲雨?

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庙堂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

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

六、温故知新

我们以前读苏轼的东西是不是都是这个感觉?(同学可以齐背)

不是。同学举点例子。如: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春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

(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壮志难酬)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千里(美好祝愿,人间情怀)

七、个性阅读

是不是大家都喜欢苏轼?

是或不是。那请联系本词来说说。

风雨本客观存在,他却视而不见,说“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慰藉。

你觉得这种慰藉不好吗?

如果命运强加给他的这种风雨是不合理、不公正的,他就应该愤怒,应该抗争,这才是真性情。

高兴了你就喊,痛苦了你就哭。这才是人的本性,正常人,俗人。

像苏轼这样的好官却最终落了个“贬谪琼崖”的下场,是不正常的,而苏轼最终能够对这一结果接受并心平气和那就更不正常了。

在这种不正常的背景下,完美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理念其实只是“随遇而安”的`另一种富于欺骗性的表达。在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下,“旷达”实则是一种无奈,“突围”其实是一种逃跑。

八、学习评价

鉴赏中很重要一条就是评价,用一句话说说他的人或他的词。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林语堂《苏东坡传》)

“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余秋雨《文明的碎片?苏东坡突围》)

带着我们对风雨的理解、对东坡的理解我们再齐读一遍。

九、反馈达标

我们围绕“雨”说了这么多,原文的“雨”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既是自然风雨,又是政治风雨、人生风雨,这么说诗中的“风雨”用了什么手法?

隐喻义,双关。很好,如果考试,这儿很可能成为考点。最后我们来做一件入世之事:给这首词拟几道赏析题。

“一蓑……”刻画了苏轼什么样的形象?(抓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常常是重点)

“归去……”苏轼要往哪归?结合苏轼生平谈谈苏轼的人生态度。

“轻”怎么理解?竹杖芒鞋行于泥地真比马轻?

“迎”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抓字词来解读,很符合出题常规)

本单元标题语说东坡词“新天下耳目”,怎么理解,请举例说明。

十、小结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

作业:那你们认为人生之雨来临时,到底是假装没看见,就当不存在,还是主动去躲避或抗争呢?写一篇文章《我眼中的风雨人生》。

本文来源://www.fr134.com/f/2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