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134 >地图 >观后感 >

中国精神的观后感

中国精神的观后感

时间:2024-02-22 作者:芙蓉134

相关推荐

中国精神的观后感合集5篇。

看一场好电影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当我们观看完一部作品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观后感是一个具有总结性思考性的文字表达形式,观后感的开头内容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不能绕圈子卖关子,怎样写出关于作品名的全面的观后感呢?编辑在这里为您搜罗并整理了“中国精神的观后感”的相关资料敬请查看,欢迎您来到本网页希望您能找到所需的信息!

中国精神的观后感【篇1】

辜鸿铭的思想主要是捍卫君主制与纳妾制,其代表作《中国人的精神》详细阐述了其主要观点。然而对于书中毒害女性,维护封建社会摧残妇女身体的“ 三寸金莲”思想,否定女性自身的独立能力与价值,将女性置于一个“无我”地位的论述,其内在逻辑推理过程明显存在不足之处。下面就我个人看法提出以下观点。

一、丈夫纳妾等于爱妻子?

辜鸿铭说:对妻子的保护包含在丈夫允许娶妾的范围内,是丈夫对妻子的爱。辜氏的纳妾观令我十分费解。夫妻怎么能成为一种保护,一种对妻子的爱呢?让我们理清其中的逻辑。

一。顾云林认为,要检验一个男人是否深深地爱着妻子,他不仅一生只爱一个人,而且懂得如何合理地保护她,保护她的感情不受伤害和践踏。我想说的是,如果一个男人同时喜欢几个或更多的女人,那么每个女人都能分享的爱就会大大折扣,那么我们怎么能说这个男人深深地爱着这个女人呢?

既然这个男人对每个女人都不够深爱,那面对周遭的女人们,这个男人又怎么去给予她们足够并且“合理”的保护呢?

2。是不是中国女性的无私让丈夫在娶妾时不伤害妻子?

我想,这一点不用我多说了,历朝历代宫廷中的勾心斗角,争风吃醋,便足以推翻辜氏的论调。后宫佳丽三千。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便是对宫里女人们悲惨命运的真实写照。每天,我都满怀希望地等待。在等待的过程中,我逐渐磨掉了棱角和耐心。

随之而来的是失望、憎恨、绝望,是难以再面对的,青发苍苍。而那个高高在上,睥睨天下的君王此时又在**?面对万千粉黛的新人们,男人早已将那些旧人们遗忘在了冷风里,一刻不曾提起。

所以女人要记住,只有懂得保护自己,懂得运用一切手段,才能保持国王对她们的爱。后宫争斗的结果向来都是残忍的。不论谁赢,到最后都只是一场空虚的胜利。

即使她们坐在太后、太后、甚至太后的宝座上,她们失去的是过去的友谊和对爱情的幻想。

哪个女人无私地和别人分享她丈夫的爱而不带一丝嫉妒?嫉妒是人的天性。面对丈夫怀中的其他女人,妻子们只能微笑着忍气吞声。表面上的无私只是为了保住现在的地位,赢得丈夫的好感,但她的心已经翻身挣扎。

原来,所谓丈夫对妻子的保护,只保护了妻子表面上的平静与和谐。

二、中国绅士比欧洲骑士对待女性更道德?

在辜氏看来,拥有妻妾的中国达官贵人,比骑着摩托车在大街上勾搭一个无依无靠的妇女,与其调情一夜之后第二天早上重又把她抛回到大街上的欧洲人相比,更少自私、更少不道德。顾长廷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中国绅士为妻妾提供了一个栖身之地和避风港。显然,欧洲人更不负责任。

但是不知道辜氏有没有仔细考虑过造成二者行为之间的这种差距的原因是什么。中国人真的像他说的那样更加忠诚无私吗?我不这么认为。

我认为是欧洲人更加了解拥有妻子之外的女人是件不光彩,不符合伦理道德的事。因此,他们希望在满足了私欲后,尽快摆脱困境,避免日后的麻烦,损害自己的名誉。而中国人显然不是这样想的,他们将自己的妾带回家,给妻子造成难堪与痛楚。

把你的幸福建立在你妻子的痛苦上,不管她的感受如何。这种堂而皇之地给新妾带来满足与安逸,给妻子带来伤心与挣扎的行为,就是所谓的更加负责任吗?

退一步讲,即使按照辜氏的论调,欧洲骑士的这种行为更加有违社会伦理道德,那是不是中国人就不存在这种行为了呢?“不是爱风尘,似被前身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是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这首诗是对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娼妓制度的强烈控诉。

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男人们除了允许纳妾之外,还可以在花花世界里鬼混,并且将这种行为合理化,制度化,形成了一整套有序的管理体系与机构,也就是古代社会的青楼。同样是事后拍拍屁股走人,不用给予承诺,这和欧洲人的行为又有何二异?

3、 中国理想女性是民族之花,是文明的象征。

辜氏在书中提到“中国的女性观念是手拿扫帚打扫房间”,“真正的女性观念一直是主妇、管理家务的妇女”。我们不能过分苛求先哲,毕竟在传统社会里,女性更多的是被赋予“三从四德”、牺牲自我的社会价值。但是相比较其他的老学究,辜氏在这方面其实是有所进步的。

他将中国女性的这种“无我”境界,对丈夫嘘寒问暖,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料看做是这个民族的文明之花与文明表征。这和传统社会里“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红颜祸水”的论调无疑要开明得多,高远得多。

辜氏的理想女性观, 是他企图向世人阐明的“ 中国人的精神”的一部分, 也是他揭示的中国文明价值的一部分。我们要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本文运用现代女性观重新审视和梳理了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热点话题。

虽然时下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夫妻间的家庭暴力等不良现象依然存在,“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一时还无法彻底**。但我相信只要女性同胞们懂得化过去的“无我”为现在的“有我”,有自己的工作、事业、收入,经济上独立、人格上独立,热爱生活与家庭,勇敢的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二十一世纪的新女性是可以从几千年的旧思想中破茧而出,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素质全面的新型女性。

中国精神的观后感【篇2】

寻根之旅

原创: 米儿2018

2018年11月间,认真研读楼宇烈先生《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一书。研读过程中,屡屡出现开悟的感触,心中的一些结,一个个被打开,很是畅快,过程及感悟一记,聊作纪念。

因为工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读了很多书,在工作和生活实践中学习和体验了一些东西,但总觉得抓不住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对我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就像一条龙,一直在我的头顶盘旋,但它被云彩覆盖。我伸手去摸,只是偶尔摸一下龙须,根本看不到龙的真面目。挺着急,但突破无术。

偶然间,在《人民教育》读到一篇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的文章,讲述他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文章写得深入浅出,读来颇为过瘾,仿佛一阵风,几乎要吹跑盖住龙的浮云。反复读了几遍,每每都能琢磨出新滋味来,但总觉得还不够过瘾。我心里着急,总想快点看清真龙的样子,于是,上网查阅并购入楼宇烈教授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希望它们成为铁扇公主手中的蒲扇,快速驱逐云朵,让我见到真龙的形态,让我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本书的作用真的有这么大吗?真的!绝无虚言。想透彻理解中国文化,这本《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读上三遍,定会让你豁然开朗。

关于”人文”

“人文”一词出自《周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点就建立在珍重自然的基础之上,自然,即事物的本然状态。

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从与西方文化的比较中可以更好地反映出来。比如西方是神道教,以神为根,中国是人文宗教,以人为根。中国文化中没有外在的上帝和创造者,中国家庭和社会秩序的维护有赖于道德自律。

比如,在西方的生命观里,人是独立的个体,上帝创造了人,人与人之间只有外在的、没有内在的关系;而在中国的生命观里,生命是一代一代相延续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有血脉的联系,彼此之间都是有责任、义务的,中国的生命观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从小家到大家,从小家庭到大家族,从大家族到家乡,再从家乡到国家都是一个整体。例如,西方哲学注重物质,而中国哲学注重人才。物道科学以物为根本,人道科学以人为根本,等等。

看看,中国文化的”人文”情怀在次,很多世间俗事就很好理解了。”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我们做到了吗?

每个人的微信里,是不是都有类似”欢乐大家庭”,”某家大院”,”合家欢”等名称的家庭群?拜年、过节串门走亲戚,这些礼俗,无一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色彩的体现。

关于”以人为本”

书中说,以人为本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

在我以前的认识中,人本主义是一种心理学理论,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力量,以19世纪德国的费尔巴哈和**的切尔尼切夫斯基为代表。20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强调个人主义和个人言论自由的背景,为人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区别于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和另外一种行为主义理论,强调人性中一些重要方面,例如”自由意志”和”人的价值”等。

我很困惑。西方的人本主义理论起源于中国吗?

读这本书后,解惑。

书中说,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中国文化中没有外在的上帝或创造者。中国家庭和社会秩序的维护有赖于道德自律。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和主动性。

继续深入,中国人”以史为鉴”、”以天为则”,周王朝就已经认识到”天命靡常”,《尚书》中记录了周人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认识到决定命运、政权兴亡的不在于外在的力量,而在于人自身德行的好坏。中国古人非常重视修身,《大学》第一句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修身是核心,因此才有”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主张在行动上、实践上提升自己。

为了提高自我美德,我们必须防止物欲的**和腐蚀。荀子说,”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看看,现在流行的自我控制说,自律说,老早就出现了。跟双十一的购物狂剁手**们说说,”无以物乱官,毋以官乱心”,用心管住五官,用五官管住外物,就成了君子了,要成为一个有独立性、主体性、能动性的人,不应该被物管住。

中国精神的观后感【篇3】

《中国人的精神》是辜鸿铭的著作。辜鸿铭先生是清末民初驰名中外的文化怪杰。他14年的旅游经历,不仅是因为他对欧美文化的精髓了如指掌,期间获得13个博士学位。

而且也造就了一个精通英、法、德、日、俄、拉丁、希腊、马来西亚等9种外语的语言天才曾为六国使节充当翻译,被孙中山先生誉为“中国第一”。归国后,他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把我国儒家典籍《论语》《中庸》译成英文与德文等。是一位对西方社会有很大影响力的国学家!

由以上简介可以看出,辜鸿铭先生堪称怪杰!

《中国人的精神》主要介绍了中国人的精神,中国的妇女、语言、中国学等方面文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中国人的精神的阐述。

在这一章中,中国人的精神通过与西方国家人民的比较和新旧中国人民的比较,深刻而客观地描述了真正的中国人。“那么,我所指的中国人的精神是什么呢?是中国人生存的所需之物,它在心态、性情和情操上,有着与其他民族本质的不同,特别是区别于当今的欧美人……”“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你必须具备的三个特征:

博大、精深、淳朴。如果我们学习中华文明,美国人会变得博大精深;英国人会变得博大精深;德国人会变得简单;法国人会得到一切,比现在更加优雅。学习中国文学对欧洲和所有美国人都有好处。

”以上形象的总括了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区别所在。中国人的精神就是集博大、精深、淳朴于一身的人!而中国人最本质的精神是民族主义精神。

这是有别于西方人的一个特点!这与日本的武士精神有着本质的区别。毕竟,日本的武士精神是通过自小的培养而成的。

而中国的这种精神是发自内心而非规矩的一种精神。例如,一个中国人不小心碰伤了一个人,他会很自然而然的就说出一句“对不起”。而日本人则会根据他们所学的规矩,机械地一边鞠躬一边说对不起。

这看起来远远没有中国人的精深、淳朴!

“旧式的中国人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我想应该是:他们身上没有丝毫的野蛮,粗野或邪恶。在动物学方面,我们可以说真正的中国人是驯养动物。

”这一句话借用动物学的术语去刻画中国人。给人印象深刻,生动形象!确实,旧式的中国人就像是被驯化的动物。

但这种不精确的语言描写可能不会引起牟宗三先生的共鸣,因为驯养动物只听人们的指令做事。而人最起码的还是会自主思考过后再做事。尽管这样的思考是多余的。

但他也总有这么一个过程!(毕竟,在封建中国,平民没有特权。人们总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做事。即使是天子犯法也与庶民同罪!

)牟宗三先生在《生命的学问》里有这么一句经典的话:“因为是人,就要真正的是一个“人”,同时就要真正的把人当人看。因此,我反对一切不把人当人看的理论与行动。

“人是人”这一句重复的语句,是多么庄严而警策。因为它是人类,真的是人类。它有多么高贵和丰富的含义。这点,我深深地起敬畏之系念。

”人是人!而中国人就是真正的中国人,温文尔雅的、博大、精深、淳朴的中国人!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老人一点也不野蛮,不粗鲁,也不邪恶。

这可以从古代的统治模式得知!在封建统治和小农经济的条件下,人们要求不多,只要自给自足,就会满足。没有太多的野心。

这样的一个人,你还认为他会有野蛮或邪恶念头吗?“麦嘉文博士前不久说过:“中国人的温文尔雅,并非颓废的顺从,也不是被阉割的驯良。

””而麦嘉文博士的这个定义还是比较准确且用语精辟的。上面说到了中国人是顺从统治者的。而这并非颓废的顺从,而是有思考性的顺从。

若真的把平民压迫得过于厉害,有人则会起义反抗。比如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近代金田的农民起义,都是老百姓在承受不了压迫的情况下的反应。这足以说明中国人没有颓废的顺从!

中国人的驯良,是由于中国人接受的儒家文化的教育。并且中国人传统的民族精神,那种内发的善良,中国人的驯良根本就没有在前面加上“阉割的”这个前缀。所以说,麦嘉文博士这句话是十分准确的!

中国人的思想行为能力和内在善良造就了他们不颓废的温顺,不阉割的服从!

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的智慧的温良,这就是真正的中国人的精神了!

在这本书中,辜鸿铭阐述了他对中国人、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看法。笔锋犀利,见解独到!无论多好的著作都会存在一定主观意志的。

但对于这《中国人的精神》还是比较赞同的!

中国精神的观后感【篇4】

近日,拜读辜鸿铭先生的大作(中国人的精神或者春秋大义),感慨颇深。这本书主要向外国人介绍中国儒家思想,以及儒家思想塑造的中国人的人格和生活方式,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一个简要概括。当然,张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描述并不全面。

辜鸿铭(1857-1928)出生于马来西亚南洋,留学西方,在东洋结婚,在北洋做官。他十三岁即赴欧洲求学,十余年中游学于英法德意诸国,归国后长期担任张之洞幕府的洋文案,曾官至清廷外务部左丞。他精通英语、德语、法语等近十种语言,尤其擅长英语写作,被孙中山、林语堂提拔为中国第一。

1915年,辜鸿铭在北京出版了《中国人的精神》(spirit of chinese people)一书,汉语题名“春秋大义”。不久即被译成德、法、日等多种文字出版,一时轰动东西洋,在德国甚至掀起了持续十几年的“辜鸿铭热”。

20世纪初叶的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和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的批判,有一位谙熟欧洲文明而服膺儒家传统文化的中国人,再次举起“春秋大义”的旗帜,在国内外发表了大量的英文著述,极力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尊严,鼓吹儒家文明的普世价值,在东、西方文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人就是辜鸿铭。

《中国人的精神》是辜鸿铭最有影响的英文代表作品,全书系由作者1914年发表于英文报纸《中国评论》、以“中国人的精神”为核心的系列**结集而成。面对当时中华民族的欺凌和西方列强对中国文化的歧视,辜鸿铭论述的主要目的是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阐发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价值。辜鸿铭认为,要估价一种文明,必须看它“能够生产什么样子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

他批评那些“被称作中国文明研究权威”的传教士和汉学家们“实际上并不真正懂得中国人和中国语言”。他独到地指出:“要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纯朴的”,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deep,broad and******)”,此外还有“灵敏(delicacy)”。

辜鸿铭从这一独特的视角出发,把中国人和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进行了对比,凸显出中国人的特征之所在: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纯朴;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却拥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灵敏;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四种优秀的精神特质。也正因如此,辜鸿铭说,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温良”(gentle,温文尔雅),“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

在中国人温良的形象背后,隐藏着他们“纯真的赤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辜鸿铭写道,中国人“过着孩子般的生活——一种心灵的生活”,因此,“与其说中国人的发展受到了阻碍,不如说它是一个永不衰老的民族”,一个“拥有了永葆青春的秘密”的民族。这个“像孩童一样过着心灵生活”的民族,对于抽象的、刻板的科学技术当然是没有兴趣的。

辜鸿铭以此回应和解释西方人关于中国人的一种根深蒂固的套话:“中国人缺乏精确性”。他形象地说:

“中国的毛笔或许可以被视为中国人精神的象征。用毛笔书写绘画非常困难,好像也难以精确,但是一旦掌握了它,你就能够得心应手,创造出美妙优雅的书画来,而用西方坚硬的钢笔是无法获得这种效果的。”在辜鸿铭看来,不屑于精确的中国人,其“赤子之心”与“成年人的智慧”有机地融为一体,达到了“心灵与理智的完美谐和”:

这就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永葆青春的秘密”。他引用“最具中国味道的英国诗人华滋华斯”的长诗《丁登寺》,展现出中国人心灵与理智完美结合而产生的那种“安祥恬静、如沐天恩的心境”。正是这种心灵状态和精神境界,赋予了中国人那种“难以言状的温良”。

“真正的中国人”的温良,在“真正的中国妇女”或“理想妇女”身上得到了尤为充分、完满的体现。中国男人的“温文尔雅”,在中国妇女那儿变成了“神圣的、奇特的温柔”。辜鸿铭承认,在其它国家和民族的理想妇女身上也存在着这种温柔,比如**教的圣母马利亚,但是与中国的观音菩萨相比,中国的理想女性要在“轻松快活而又殷勤有礼”方面更胜一筹。

他认为《诗经》中的《关雎》一诗描绘出了中国理想女性的三个本质特征,即“悠闲恬静之爱,羞涩或腼腆以及‘debonair'一词所表达的那种无法言状的优雅和妩媚,最后是纯洁或贞洁”。说到中国女性,中国人的纳妾问题自然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辜鸿铭将这种现象的“合理存在”归因于中国妇女的“无我教”,或曰“淑女或贤妻之道”:

“正是中国妇女的那种无私无我,使得纳妾在中国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并非不道德。”这显然是一种狡辩,不过这种狡辩也从另一个角度强化了中国妇女幽美而贤淑的理想形象。

为什么中国男人和女人会有上述的心理特征?辜鸿铭认为,这是中国的“良民宗教”长期教化的结果。所谓“良民宗教”,即指孔孟之道,其“精华”是义与礼,“特别是礼,更为中国文明的精髓”。

辜鸿铭比较了中国与欧洲宗教教义之不同:“欧洲宗教要人们‘做一个好人',中国的宗教则要人们‘做一个识礼的好人';**教叫人‘爱人',孔子则叫人‘爱之以礼'。”他自然而然地联系到当时欧洲陷于“一战”炮火的残酷现实,指出这场战争的道德根源正在于不讲礼义而崇信强权。

因此,他要把中国人礼义并重的良民宗教奉送给欧洲,以制止这场世界大战,“把欧洲文明从毁灭中拯救出来”,并为战后文明的重建提供一把“钥匙”。用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去拯救西方文明,这正是《中国人的精神》一书所标举的“春秋大义”之所在。历史的发展证明,辜鸿铭的“春秋大义”并没有产生“乱臣贼子惧”的实际效果,他对中国“良民宗教”的普世功用显然是过于自信了。

不过,在“一战”前后的欧洲,特别是德国,由于人们身受战争苦难,对于自身文明的价值普遍感到失望乃至绝望,而对和平安宁的东方产生了某种朦胧的欣羡,辜鸿铭其人其书就成了他们心目中“希望的使者”。不仅大学里有人组织“辜鸿铭研究会”,成立“辜鸿铭俱乐部”,他的名字还广泛流传于普通民众之口。在这股“辜鸿铭热”的推动下,欧洲人对中国与中国文化的了解有所加深,辜鸿铭笔下遵奉良民宗教、社会有条不紊的中国与温文尔雅的中国男人、幽美贤淑的中国女人的形象也广为人们所熟知,乃至成为身陷战乱之中的欧洲人心向往之的一个乌托邦。

真实与否姑且不论,辜鸿铭所阐发的“中国人的精神”和他以中救西的“春秋大义”,在中国人对外传播民族文化的历程中,无疑写下了独特而醒目的一笔。

中国精神的观后感【篇5】

5.12大地震让中国同胞们寒心。5.12日下午2点28分在汶川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震,毫无防备的人们,在几秒之内,就损失了大量的生命、房屋倒塌。地震连绵不断,有很多人惊慌失措,与家人生死离别。

谁也想不到汶川会发生大地震,在四川内,汶川是一严重的灾区。灾难后,救灾的驻南武警 官兵,经过5昼夜的连续奋战,已搜救出遇难群众近2000人。18日上午仍在当地指挥救灾的武警8741部队政委罗德礼表示,他们将不负南充人民厚望,力争救出更多的群众。

特别是在重灾区,由于交通阻塞,生活用品供应不足。给灾区人民造成极大的生活困难。为此,政府让中国同胞一起手拉手,共度难关,为灾区捐款捐物。在5月12日地震后的5天,也就是5月17日当天,社会各界人士捐款、捐物已达到惊人的数字。还有外国人也为我们四川灾区献出了爱心。这惊人的数字,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有了这么多的心意,总理深深的感叹:“只要我们心连心,让我们与灾区人民风雨同舟,共度艰难。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总理的感叹让所有灾区人民都感到温暖。

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很关心地震,可是也有人作恶剧,在手机或网上造谣,说今天有几级几级地震。好多市民知道后,还以为是真的,就相互转发。就连学校的师生也不能安心上课,当然我们学校也不列外,当时我们正在上课,得到这样的消息,都很惊慌。我们不得不在操场上学习,可是大家还是害怕,哪还有心情学习,不得已只好早放学回家。第二天才知道,是有人故意造谣,警方已拘留他了。

我希望大家不要造谣了,这会害人害己的。影响社会持序,同胞们,我们都是华夏子孙,我们都是一家人,伸出自己的手,挽救成千上万个生命、共度难关。为了重建我们同胞的美好家园,献出自己的爱心吧,地震无情人有情!

本文来源://www.fr134.com/f/9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