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134 >地图 >教案 >

原电池教案

原电池教案

时间:2025-06-04 作者:芙蓉134

原电池教案(集合3篇)。

原电池教案 篇1

一、教学内容:P52~P53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掌握三位数加法(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引导学生能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渐养成验算习惯。

3、结合具体的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中渗透环保教育。

三、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计数器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教师出示口算卡

(2)学生开火车的形式进行。

2、说一说

课件显题

3、看计数器填数

(二)探索新知

1、提出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1)环保教育

(2)提出数学问题

A、你从图中的统计表中得到什么信息?

B、你能根据信息提出什么问题?

2、探索算法,解决问题

(1)列出算式

(2)展示算法多样化

3、练习:

课件演示,下面算式正确吗?错的请改正。

12576431

323+106+213

488X862X844X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P52试一试练习题

2、用竖式计算

430+57125+37136+51175-27

(四)

个位要和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百位与百位对齐。

(五)探索新知(二)

1、课本显出P53回收废电池图

2、探索算法,解决问题

3、你认为这节课与刚刚所学内容有什么不同?

4、三位数(进位加)应注意什么?

小组讨论,指名学生答:

哪一位相加满10就向前进“1”

5、练习(下列题正确吗?不对的请改正)

556425316

+307+29+214

853715530

(六)巩固练习

1、完成P53试一试练习题

(1)全班练习后指名板书

(2)发现问题,及时订正

2、夺红旗

125+→□+64→□+111→□+45→□+66→□

学生独立尝试做,集体订正

(七)全课

(八)作业

原电池教案 篇2

活动背景

电池,在孩子电器化的生活中,几乎成了必需品,他们的玩具、学习用具都需要电池,于是,他们对电池的关注也就比较多一些。

所以,对电池认识,只要孩子需要,小班、中班、大班的孩子都可以进行,只是内容有多少,要求有深浅罢了。比如:小班可以了解电池是有大小的,电动玩具需要装电池等;中班就可以了解各种各样的电池等;大班就要知道电池的大小有号码之分,电池是有容量的等等。

这里进行的是大班孩子的认识电池的活动。

内容与要求

探索和了解电池的基本特征,知道电池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型号的电池(方电池、纽扣电池、电板、1~7号电池,废旧电池)。

2、各种电动玩具,各种生活用电物品(闹钟、砌kman、文曲星、照相机等)。

3、模拟电池贴绒一份。

过程与指导

一、操作探索:玩电动玩具

这里都是电动玩具,你们想玩吗?去玩玩吧。

——老师可以引导:这边有各种各样的电池,你试试,有用吗?

孩子的探索是在试误中进行的,他们大多在错误之后,才会悟到正确。也有孩子一开始就正确的,但孩子未必了解原因。所以,给孩子大胆试误的机会吧。

二、交流讨论:你是怎么让电动玩具动起来的?

1、了解不同的电池型号:

老师的引导可以是:

·你装的是什么电池?

·谁的电池和它一样的?谁的电池和它不一样的?

·为什么要有不同的电池呢?

老师(小结):电池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方有圆……不同的东西需要不同型号、不同功用的电池。

2、了解电池的装法。

可以讨论:

·你的电动玩具动起来了吗?

·看看他的电动玩具装了电池,为什么不动?

·玩具装电池的地方,有“+"和“一”的,电池该怎么放呢?(用模拟电池贴绒说明)

老师(小结):电池是有头和尾的,我们叫它正极和负极,用“+"和“一"来表示。

3、了解电池的容量。

老师可以引发:还有装了电池没有动起来的玩具吗?怎么会的?

老师(小结):电池里面装着许多电,它会用完的。

三、运用延伸:玩各种玩具

1、周围有不同的电器和玩具,你去玩玩,看看要装什么样的电池?

2、你家里还有哪些东西要用电的?它们又是怎么用电的?

——这个活动可以放在角落学习里完成。如,让孩子在许多家用工具的图片中,分析哪些是家用电器、它们不同的使用方式等等。也可以在生活角放置一些常见的家用电器,既可以让孩子探索使用方法,又可以进行安全教育。

原电池教案 篇3

教学重点:

①原电池的化学工作原理;

②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及电极反应式;电子流和电流的运动方向;

③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

教学难点:

原电池的化学工作原理和金属的腐蚀。

教学过程:

Ⅰ复习

[提问]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的变化,能量有那些转换(或传递)能量的形式?

Ⅱ新课: §3-4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学生思考的问题]

(1)锌和稀H2SO4直接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2)插入铜丝接触到锌粒后,为什么在铜丝上出气泡?

(3)铜丝上的电子由何处而来,出来的是什么气体?

学生根据实验,建议讨论步骤:现象(易)——解释(难)——结论(难)

一、原电池

对比铜锌原电池与直流电源或干电池的实验,得出有关的电极名称,电流流动方向,电子流动方向等。

电极反应:负极(锌片) Zn - 2e = Zn2+(氧化反应)

正极(铜片)2H+ + 2e = H2↑(还原反应)

原电池反应:Zn + 2H+ = Zn2+ + H2↑

定义: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原电池中:电子流入的一极是正极(较不活泼金属),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较活泼金属)。

原理: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较活泼的金属(负极)流向较不活泼的金属(正极)。

原电池组成:①两块相连的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可以导电的其它材料);

②电解质溶液(中学只局限活泼金属与电解质溶液能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情况)。

原电池形成电流的条件:两块相连的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可以导电的其它材料)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构成闭合回路。

经常用做惰性电极材料的物质是Pt(铂)或C(石墨),如下图两个装置的电极反应是相同的。

说明:教学软件不能代替教学实验,不过可以在总结时用演示教学软件。

[练习]判断下列装置那些能构成原电池,标出电极名称,写出电极反应。

二、化学电源

(教师可以布置课外文献检索,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涉及过多内容,局限于教材即可)

1、干电池

家庭常用电池。

常见的是锌-锰干电池。如图:

2、铅蓄电池

目前汽车上使用的电池。

铅蓄电池的构造是用含锑5%—8%的铅锑合金铸成格板。PbO2作为阳极,Pb作为阴极,二者交替排列而成。电极之间充有密度为1.25%—1.28%gcm-3的硫酸溶液。

3、锂电池

锂电池是一种高能电池,锂作为负极,技术含量高,有质量轻、体积小、电压高、工作效率高和寿命长等优点。常用于电脑笔记本、手机、照相机、心脏起博器、火箭、导弹等的动力电源。

4、新型燃料电池

还原剂(燃料)在负极失去电子,氧化剂在正极得到电子。

目前常见的有,氢气、甲烷、煤气、铝等燃料与空气、氯气、氧气等氧化剂组成的燃料电池。

特点是能量大、使用方便、不污染环境和能耗少等。

三、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1)金属的腐蚀

金属腐蚀是指金属或合金跟周围接触到的气体或液体进行化学反应而腐蚀损耗的过程。

◇ 析氢腐蚀(在酸性条件下)

说明:析氢腐蚀备有Flash演示教学软件,请查阅或选用。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钢铁表面吸附的水膜由于溶入二氧化碳,使H+增多。

H2O + CO2 H2CO3 H+ + HCO3-

构成的原电池:铁(负极)——碳(正极)——酸性电解质薄膜

负极(铁)Fe – 2e = Fe2+ (被氧化)

正极(碳)2H+ + 2e = H2↑(被还原)

◇ 吸氧腐蚀(在弱酸性或中性条件下)

说明:吸氧腐蚀备有Flash演示教学软件,请查阅或选用。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钢铁表面水膜溶解了氧气。

构成的原电池:铁(负极)——碳(正极)——电解质薄膜

负极(铁)2Fe – 4e = 2Fe2+ (被氧化)

正极(碳)2H2O + O2 + 4e = 4OH-(被还原)

◇ 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往往同时发生,一般情况下,钢铁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

[讨论] 析氢腐蚀或吸氧腐蚀钢铁表面水膜溶液的PH值会有什么变化?

(2)金属的防护

[通过研究讨论学习]

1、 改变金属的内部组织结构。

2、 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

涂油脂、油漆,覆盖搪瓷、塑料,电镀、热镀、喷镀,在钢铁表面形成致密而稳定的氧化膜。

3、 电化学保护法。

Ⅲ作业——教材69页:一、二、三题

[课后研究课题]

通过查找资料(包括上网)了解一种新型电池的详细化学原理和优缺点。(如海水电池、氢氧燃料电池、纽扣电池、锂电池等)

本文来源:http://www.fr134.com/f/45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