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的观后感(经典七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写7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海底两万里》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海底两万里的观后感 篇1
神秘的海底世界一直都是吸引着人类去探索的地方。海底究竟有些什么呢?让儒尔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来揭秘吧!这是一本科幻著作,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也是我最喜欢看的一本书。
它讲诉了由于海面上“怪兽”出没,频频袭击各国游轮,阿罗纳克斯教授和他的助手一起去查看,遇到捕鲸手尼德兰,结果客船遇难,三人被鹦鹉螺号解救后一起随同尼摩艇长周游海底世界的探险故事。书中的各个情节环环相扣,给人留下悬念。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龚赛伊。他是阿罗纳克斯教授的助手,是一个老实忠诚,不可多得的人。书中的龚赛伊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不用呼吸该多好,这样就能把空气让给先生了。”而这里的“先生”自然是阿罗纳克斯教授。这就是龚赛伊,他对他的主人永远忠诚、信服。
作者笔下,书中的每个人物都有着鲜明的性格,他们都不自私自利。阿罗纳克斯乐观向上的精神,尼摩艇长的勇气和他见到朋友遇难时奋不顾身去营救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我喜欢阅读《海底两万里》,它将那个深蓝的国度描绘得栩栩如生。那是一个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的地方,那里有各种各样的海藻植被、鱼类,数不清的珊瑚丛,还有丰富的矿产。
这本书在叙述探险故事的同时还警醒着人们爱护海洋生物,以及防止科学文明被坏人利用。它让我明白了海洋是需要靠大家的力量去保护的。书中的故事也告诉了我团队精神的重要,遇到困难要有面对的勇气和决心。
海底两万里的观后感 篇2
天蓝蓝,云白白,蔚蓝色的大海一望无垠。层层浪花打着卷儿在湛蓝湛蓝的丝绸上描绘着绚丽多姿的图画,伴随而来的海风,时而在你耳边悄悄讲述着大海丰富多彩的故事;时而夹杂着海的忧伤述说着海中生物永不停息的逐浪经历;时而卷着滚滚浪花拍打着礁石,激情无比的描述着英勇机智、胆大无畏的船长们的航海冒险事迹……
海底有一种生物,形状像纺锤,身体细长,有时会发出磷光,体积比鲸鱼还大,行动却快捷无比,这是什么海怪?一时间引来无数争议,多变的海风讲述着儒勒.加布里埃尔.凡尔纳《海洋三部曲》之一的《海底两万里》故事。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接受邀请,参加追捕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在追捕过程中,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仆人康塞尔,以及一个捕鲸手尼德·兰不幸落水,受邀与“独角鲸”的主人,也就是鹦鹉螺号潜水艇船长尼摩一起环游海底。鹦鹉螺号构造奇妙,异常坚固,能够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依靠海洋中的各种动植物来生活。尼摩船长一行四人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海、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还有南极海域、大西洋、北冰洋。险象丛生的海底冒险拉开帷幕。
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仆人康塞尔在乘潜艇航行时,详实的介绍了种类繁多、奇异神秘的海洋生物。如发着磷光的巨大无比的躯体气势汹汹地过来了,是一对角鲨!是海洋中最可怕的鲨鱼类!望着它们那银白的肚腹,目光呆滞的双眼,满是利齿的.大嘴,心里充满了即将被吞食的恐惧。身历其境的描述,让人体验了海底世界的凶险,领略着冒险的乐趣。又如我看见有三英尺长的八目鳗蜿蜒游动,五英尺宽的尖嘴鱼像围巾一样飘来荡去,令潜水员恐惧的十英尺长的鸢鲨彼此你追我赶,八英尺长的海狐狸像淡蓝色的阴影一样急速掠过,九至十英尺长的美丽鲟鱼用有力的尾巴冲撞客厅的玻璃。娓娓道来的海洋生物,令人大开眼界,海洋的奇异一览无余。还有那奇怪而又特别的海底森林,那里的动物长花,而植物却不开花。所有的植物只是浅浅的与海底相连,没有发达的根须,也不一定固定在什么上,只是悬在那,从水中获取营养而生存,其叶片的形状都匪夷所思,有的呈扇叶状,像孔雀的尾巴开屏招风一样;有的细长,呈波形,可以长到十五英尺高……颜色比较单调,只有粉红色、胭脂红、绿色、橄榄色、棕黄色和褐色。什么样的森林可以与之媲美,什么样的人才可以漫游其间,欣赏这令人陶醉的美景?
1866年,海底还有什么?靠海洋提供电能和氧气的鹦鹉螺号漫游在海底森林,遇到土著人攻击时,尼摩船长用他连接在金属梯子上的闪电挡住土著人进入鹦鹉螺号;还有尼摩船长发现的海底通道,一个狭长的,又黑又深的通道,使鹦鹉螺号随着高速的水流从红海进入地中海,只花了不足20分钟。在那还没有使用电的年代,这些想象力是多么的超前,多么的惊人,能预料到未来世界的事物,把科学与故事结合,创造出一个奇幻莫测的海底世界。不愧是“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的经典作品之一。
最令人琢磨不透,最神秘的尼摩船长如大海一般,时而热情,时而冷酷,时而温和、善良,时而危险、暴躁……知识渊博的尼摩船长建造了奇异的鹦鹉螺号潜水艇,他在海底探寻自由,在海底进行科学研究,一个人孤独的生活在海洋中,却又对自己寂寞的生活深深感到悲痛。他搜集海底的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他可以为法国偿还几百亿的国债,看到朋友死去时会无声的落泪,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会把满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他的良心从没有被残酷的生活经历磨灭过。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尼摩艇长居然会攻击其他国家的战船并击毁它们,这是为什么?为什么?
一切的一切尽在《海底两万里》,陪伴在鹦鹉螺号潜水艇旁,透过你的双眼去发现大海的美丽和神奇;握紧双拳,紧跟尼摩艇长,和他们一行四人去冒险,拿斧头和章鱼展开肉搏战,用鱼叉和凶恶而巨大的展开搏斗,冰山封路时团结一心砸开厚10米的冰盖逃上大海,击沉炮轰鹦鹉螺号的英国驱逐舰……体验正义而高尚的尼摩艇长、阿龙纳斯教授、康塞尔、尼德·兰是如何的英勇顽强、不畏艰难,创造了这个史诗般壮丽的传奇故事,一部屹立至今的不朽神话。
海底两万里的观后感 篇3
儿时恰巧也爱读这些类科幻作品,但却被各种辅导书籍深深地掩埋在深处。或是《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勾起了对科幻的痴迷,让我心头深深的一震。
十九世纪竟有如此科幻巨作。人没有永恒的生命。但凡尔纳创造了永恒的书籍,在百年的岁月中。没有什么经过岁月的沉淀还能保持曾经的光荣。昙花只不过一现,而后凋零残败不复从前。而好的书籍却能够百世轮回,价值更胜从前。
现在的人儿都喜欢一个东西——热闹。在我眼中不过是人们在不停的喧嚣浪费年华罢了,何不妨孤身坐下沏一杯淡茶在午后的阳光下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
再来看这本小说,构思十分新奇,语言十分平淡却又犹有韵味令人仔细琢磨。说说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尼摩船长。他富有浪漫,神秘色彩。同时知识渊博,思想超前,他将电运用的淋漓尽致。并且极富有勇气与同情心。他敢于与鲨鱼搏斗丝毫不占下风。将打捞的财物拿去捐赠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心系人类社会。
电,在当时的社会还是十分不普及的,或许正是通过这本小说普及推广了电,以致于推动了时代的发展,改变人类的命运。同时,在这本小说中反映了社会没有真正的平等,人类社会是那么的复杂与黑暗得令人发指,虽然我也身在其中,但不可改变。我相信,大多数时候社会是美好的。
在文章最后,船长将生的机会给了其他人,自己却被风浪卷走,没人知道他是生是死……
传奇是否会继续书写,你我不得而知。
海底两万里的观后感 篇4
读书是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读现代的书,可以与同代人做精神上的交谈,读古代的书可以传承古代先贤的精神遗产。读书上,可以享受和吸取人类的成果。
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他人的智慧,通过你的眼睛使它成为可见的,然后经过感觉的.门廊,经过想象力的天井,进入你心灵的空间,激起你心中的波浪。
“书籍是人进步的阶梯”,这是著名的思想家,家,文学家高尔基说的。
上个假期,我读了一本叫“海底两万里的”名著,它那盛情的情节和使人入迷的景色描写,让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我一口气就读完了,但回味开来,还有当时的流连之情,它是凡尔纳的不朽作品。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看到了一条独角鲸,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最后发现那是一艘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在海底做了两万五千里的环球旅行,更惊险又刺激。
我在看书时,已经完全融入书中,尼摩船长那摸不透的性格,我也在猜测着,当我看到他在船上的举止,那茺岛的建设厂,我不由的惊叹,又有点相信这是真的,并有了要找到那座岛的念头,那海底优美的景色,我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化般的世界,鱼儿自由,那色彩斑斓,广沃无边的大海呀,书中的这个情节,就仿佛是真的。
它所有的构思巧妙,情节惊险,使我毫无乏味。
海底两万里的观后感 篇5
《海底两万里》如果可以说是一个旧地,那我今年寒假就相当于“故地重游”了一番,却读出了与第一次所不同的感悟。
《海底两万里》是由法国的凡尔纳写的一本书。凡尔纳的全名是:儒勒·凡尔纳,他被人们誉为科幻小说之父。这是他“科幻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这本书主要讲了阿罗纳斯先生在“鹦鹉螺号“上的奇遇。期间,他们见证了亚特兰蒂斯和海底火山暴发的奇景,还去过海底森林狩猎,去过南极……,他们做过了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事,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南极探险,因为尼摩船长的.那份坚持。
他们在南极航行时,一块冰块挡信了他们,使他们被困在了一个冰的牢笼中。他们面临着缺氧窒息的危险。幸亏尼摩船长临危不惧,全船人员万众一心,才坚持到了最后一刻,如果没有坚持,他们可能早就葬身在这冰的牢笼中了。
生活中不也是这样的吗?我爸爸是买过股票的,有一次他的股票价格直线下跌,跌停了好几次,很多人都不计成本地抛售,我爸爸也是一样,结果过了几天那只股票忽然疯狂地涨了起来,令爸爸追悔莫及。
做任何事都不能缺少坚持,谁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呢?
海底两万里的观后感 篇6
《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是新课标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丛书之一。因为这本书的知识很多,我连续读了两遍,我学到了很多海洋知识,收获真大啊!
海底有很多珊瑚群,在不断的石化过程中,就形成了石质森林。各种海藻、花草缠绕环节在一片片低矮的白色森林中,奇形怪状的贝壳分布在海底,各式各样的鱼类在水里自由地穿行,海底看起来真象无边无际的、会动的美丽画卷啊!
你知道红海为什么是红色的吗?那是因为束毛藻。束毛藻可以分泌红色的粘胶物质,它很小,四万个才占一平方米。
大家都知道贝壳是硬的,不过它却是软体动物。贝壳就象是珍珠的妈妈一样哺育着珍珠长大,它能分泌出很多黏液,这些不断分泌出的黏液就是供珍珠日夜长大的营养。大的珍珠可以长到像一个椰子那么大呢!
海底就象一个巨大的宝盒一样,里面装着很多神奇奥妙的海洋生物和无数的宝贝。
尼摩船长是书中的主角之一。他是一个善良、勇敢机智、观察力很强、杰出的.船长。
他在海底发现了不少的财宝,是从上千个运输金银财宝的船只沉没地点找到的。他把这些财宝打捞上来,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资助世界上更多的穷人。
有一次,一条大章鱼的角质下颚被绞入了他的潜水艇的叶片中,船无法行驶。但是子弹对软体动物大章鱼不起作用,后来,尼摩船长带领着一部分船员、作者和他的伙伴果断地用斧头砍断了章鱼的触手,潜水艇终于得救了!FR134.coM
尼摩船长的观察力是非常强的。他的船从红海到地中海,正常来说是要绕过好望角,沿着非洲兜一圈,那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呢,不过,他只用了短短三十分钟就到达了。原来他发现了两海之间的一条海底通道!
他发现红海和地中海之间生活着许多相同的鱼类,他就想到两海之间可能是相通的。于是,他就把在红海捞到的鱼,套上铜环做记号,过了几个月,他在地中海的海岸发现了带铜环的鱼,这证明了两海之间是相通的。于是,他就开始寻找并最终找到了这条海底通道。尼摩船长真是一位观察力很强的人,我真佩服他呀!
尼摩船长身上发生了这么多神奇的故事,那都离不开他有一艘完美的“鹦鹉螺”号潜水艇!
这是一艘设计精致的潜水艇。它的外形就象一颗导弹,是流线型构造,外表很光滑,可以大大地减少“鹦鹉螺”号潜水艇在水中航行的阻力。船体很坚固,船壳是双层的,两层之间用T形铁条连结。它的速度真是惊人,最快可以每小时达到50海里!
“鹦鹉螺”号上的设备在那个年代来讲,真是先进无比。船上有罗盘、六分仪、气压计、风暴警告计等常用的仪器,也有很多特别的仪器,比如流体压力计、温度侧定仪等。甚至发电的机械,是用比锌的动力要强大得多的钠来发电。船上供人呼吸用的空气,是贮存在密封罐里的。
“鹦鹉螺”号的功能十分齐全。它是靠加水就潜入海里,排水就能浮出水面。它有一个150吨的贮水仓,还有一个百吨的补水仓,调节进水的水位,船就可以沉入到大海的不同深度了。
它是流线型设计的,所以排水很快,因此可以随时随地浮出水面进行换气,更换空气的方式和鲸一样,只是“鹦鹉螺”号可以压缩空气并贮存在密封的罐里,而鲸不行。“鹦鹉螺”号的船舵后装有强光的探照灯,可以照亮半海里内的水域,方便它在黑暗中行驶。这的确是一艘了不起的船!
假如我有一艘“鹦鹉螺”号,我希望用它来搜寻海底的财富,让那些躺在海底默默无闻的金银财宝重新恢复它们的作用。让没有饭吃的人有饭吃,没有房子住的人有房子住,那该多好啊!
我还要用“鹦鹉螺”号来探索人类能否在海底建造海底城市。海底看起来很美,但也有无处不在的危险,如果人类在海底建造城市的话,会面临鲨鱼、海蜘蛛等海洋生物的攻击,还有怎样解决人类在海底自由地呼吸的问题,我希望能用“鹦鹉螺”号为科学家们提供有用的信息,来解决建造海底城市的种种难题!如果成功的话,将来,人类就会有两个家,一个在陆地,另一个在海底。以后,海洋生物不就可以成为小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了吗!
海底两万里的观后感 篇7
《海底两万里》写于一八七0年,是凡尔纳著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这部作品叙述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这事发生在一八六六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潜水船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于世。书中的主人公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尼摩根据自己的设计建造了潜水船,潜航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但这好像又不是他这种孤独生活的惟一目的。他躲避开他的敌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探寻自由,又对自己孤独的生活深深感到悲痛。这个神秘人物的谜底到了三部曲的第三部才被揭开。这部作品集中了凡尔纳科幻小说的所有特点。曲折紧张、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和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作者独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读者推入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交替出现。读来引人入胜,欲罢不能。
就这样,我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开始和书中的主人翁探险者博物学家阿尤那斯,乘坐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他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鹦鹉螺号的主人尼摩船长是个性格阴郁,知识渊博的人,他们一道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遇见了许多罕见海底动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其中包括著名的沉没城市亚特兰蒂斯,这个拥有与希腊相当的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鹦鹉螺号从日本海出发,进入太平洋、大洋洲,然后到达印度洋,经过红海和阿拉伯隧道,来到地中海。潜艇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沿着非洲海岸,径直奔向南极地区。然后又沿拉美海岸北上,又跟随暖流来到北海,最后消失在挪威西海岸的大旋涡中。在将近十个月的海底旅程中,鹦鹉螺号以平均每小时十二公里的航速,缓缓行驶。我觉得我自己也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了海底变幻无穷的奇景异观。整个航程高潮迭起:海底狩猎,参观海底森林,探访海底的亚特兰蒂斯废墟,打捞西班牙沉船的财宝,目睹珊瑚王国的葬礼,与大蜘蛛、鲨鱼、章鱼、博斗,反击土着人的围攻等等。书中都包容了大量的科学,文化和地理,地质学。阿尤那斯在航行中流露出他对尼摩船长出类拔萃的才华与学识的钦佩。但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还同时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重视防止被坏人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这些至今仍然热门的环保话题,早已在两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吁,可见留下有关人类正义更深层次的思考,才是此书让读者感受丰富多采的历险和涉取传神知识后,启发我们以心灵更大的收获。
终于说到尼摩船长了,这个谜一样的人物一样为此书增色不少,他可以为法国偿还几百亿国债,看到朋友死去会无声地落泪,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会收容所有厌恶陆地的人,会把满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会逃避人类,施行可怕的报复,他对人类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这个弃绝人世天才,我一向都是由衷喜欢这种人,对于尼摩船长无尽的痛苦,我总想探个究竟,我不明白,这样的人有着怎样的经历和出身,但我相信他是一个善良的人。
《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实在令我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