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134 >地图 >观后感 >

壁画观后感

壁画观后感

时间:2025-03-05 作者:芙蓉134

相关推荐

壁画观后感(精品十二篇)。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参观画展观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壁画观后感 篇1

今天,我们参观了一个以“童心、爱情、多彩梦”为主题的特别艺术展览。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年轻的梦想。带着这种心情,我走进了科技宫四楼的艺术展厅。

我一进入展厅,就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画:素描、水彩画、儿童画、沙画、国画、一切,以及独特的手工制品。精美的手工艺品吸引了我的注意,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幅中国画《夏莲》。这幅画非常逼真:优雅的莲花优雅地矗立在池塘中间,淡粉色的花瓣轻轻地包裹着柠檬黄色的.雄蕊,非常美丽。左边的荷花正含苞待放,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女孩。

荷花下,刚刚长出几片绿色的小荷叶,两边的墨汁荷叶衬托出小荷叶的生命力。一只蜻蜓如画龙点睛般停在盛开的荷花旁,仿佛被荷花飘逸的香气迷住了,久久不肯离去。池塘里,几条顽皮的小鱼在荷叶下嬉戏,十分生动可爱。看到这幅画,我想起了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诗:天上的荷叶是无限的绿,太阳下的荷花是如此的红“我想这幅画的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和杨万里一样:我们必须是一个像荷花一样的人,从泥泞中不染,从涟漪中不染恶魔。

在这次展览中,我不仅认识到了世界的美丽,也了解了做人的道理。我从这次展览中受益匪浅!

壁画观后感 篇2

还记得去年清明节那天,我们去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

通过实验东路,我们来到了千秋广场。一进广场,我们就看到了一幅巨大的浮雕,上面刻着战士们浴血奋战的情景,他们有的背着腰,弓着背,随时可以给敌人来个沉重打击;有的爬上城楼,浮雕左右还有着革命烈士的雕像,他们表情庄重,有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但我从他们那嘴角露出的一丝微笑,仿佛是在为看到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而兴畏吧!我们通过西边的小路来到了纪念馆的院子里,那儿花草树木长得十分茂盛,苍松翠柏格外的'绿,他们象征着烈士们与天地共存的正气。纪念馆

顶上有着一个红五星。面对正门,有一个大屏风,正面写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反面写的是什么呢?走进纪念馆,我们先来到了西厅,里面有白色的窗帘,白色的墙,这仿佛象征着烈士们一尘不染的高贵品质。柜台里有他们的事迹简介。

走进正厅,我才知道,后面写着革命烈士的名字。墙上有这遗像和照片,但会大部分是遗像,少部分是照片,还有些是人们根据映像画出来的。

走进东厅,我看见了烈士们的遗物,粗糙的工具与已经变成暗红色的血衣,我看到这,好像可以看到革命烈士在简陋的环境中学习、战斗、吃饭。

走出烈士纪念馆,我想:革命烈士们为我们将来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啊!

壁画观后感 篇3

踏入辽宁省博物馆的那一刻,我仿佛走进了一个时光隧道,穿越到了历史的深处。这座博物馆不仅是辽宁地区的重要文化地标,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博物馆内的展品丰富多样,从远古的陶器、青铜器,到历代的书画、瓷器,再到近代的文物,每一件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我特别喜欢那些古代的书画作品,它们用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艺术才华。在欣赏这些作品的同时,我也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许多关于辽宁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辽宁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但在古代,这里也是多民族聚居、文化交融的地方。博物馆通过生动的展品和详细的解说,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除了丰富的展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辽宁省博物馆还注重观众的参与和体验。博物馆内设有多个互动展示区,让观众可以亲身参与,更直观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这种互动式的展览方式,不仅增加了参观的趣味性,也让观众对文物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总的来说,辽宁省博物馆是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它不仅让我领略了中华文明的魅力,也让我对辽宁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情。我相信,这次参观会成为我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也会激励我更加热爱和传承中华文化。

此外,我也深感保护文物、传承文化的重要性。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它们承载着先人的智慧和情感,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继续传承下去,为后人留下更多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瑰宝。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能够更多地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了解和学习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同时,我也希望能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华文化,共同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壁画观后感 篇4

要问西安最值得一去的地方是哪里,我会说“陕西历史博物馆”。

四月一日,早餐小吃(油茶泡饼和热甑糕)后,我们就乘车去大雁塔了。那里已经是非常熟悉的地方。自大雁塔西走一站路,即到陕西历史博物馆。因我妻未进过该博物馆,所以陪她专程而往。

博物馆前已排起长队,原来门票35元,现在免了,老百姓都争去参观,真是大好事。但每天参观人数受限,所以要早来排队领票。本地人一队,外地、外国人一队,凭身份证领取。

这无疑是座一流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雄伟壮观的古建筑群表现了盛唐时期的风格,宏伟、庄严,气势非凡。博物馆占地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众多展厅,集中珍藏了陕西地区出土的珍贵文物三十七万余件,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数量多、品位高、种类全,多数为国宝重器,价值连城。

我们从先秦古韵展厅看起,接着参观了大汉雄风展厅,大唐盛世展厅,告别帝都展厅,以及铜镜专题展厅,古代书画展厅,丝绸之路展厅,耀州瓷展厅等。数不胜数的`国宝目不暇接,那精美绝伦的商周青铜器,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独步全国的汉唐金银器,精品荟萃,琳琅满目,令人叹为观止。

壁画观后感 篇5

周末,父亲开着小轿车带我去昆明看画展。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谈天说地,我的心已经提前跑到昆明了!

画展的地点在文庙里面,我们一走进展室,看到了许多参观画展的人,人来人往,高谈论或,很热闹。

展室的四周挂着很多画。有傣家少女在喂小鸡,有黑亮的一串串葡萄,有正要振翅高飞的老鹰,有正在怒放的牡丹……

每一幅画都是那么的美丽,它们就像一片片磁铁吸引着我,让我长时间不能离开!最吸引我的是一幅名叫《孔雀开屏》的画。画上画着两只与众不同的孔雀。一只白孔雀,全身雪白,没有一点杂色,头高高地抬着,显得高贵和不凡;一只绿孔雀,全身五颜六色,闪闪发光,最漂亮的是它们的尾巴,就像无数个美丽的小扇子,组成了一个美丽的大扇子。旁边画着红色的花朵和刚升起的太阳。我非常喜欢这幅画,就叫爸爸买下来,刚问这幅画要多少钱,旁边的工作人员就说:“这幅画是我省著名画家徐惠君的国画,要30万元。”一听这价钱,把我和爸爸都吓“傻”了!

一个下午,我们都在展室里,我看了这幅又看那幅,看也看不够,我多么想成为一名画家啊!

壁画观后感 篇6

老师带我们去看夏加尔画展,我很喜欢这个画家,因为他的每一幅画都是多彩多姿的,因此我非常崇拜他,希望我以后也能像他一样,成为一位很有创意的艺术家——马克·夏加尔,这次的展览我最喜欢“生日快乐——爱与美?他会创做出这样的画,是因为他和他的爱人很爱对方,所以在他生日的当天,他画出了最爱的人。

我觉得马克·夏加尔的家境从小就不是很好,但是他还是可以成为一位很有名的画家,只要努力去做一件事,将来一定可以功成名就,所以我现在要好好用功读书,以后才可以成为让大家喜欢、崇拜的人,但在这之前,我要先把我的基础打好再说。

我从马克·夏加尔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马克·夏加尔是一个很有想象力的人,因为他的想象力太丰富,而且他也经历过很多风风雨雨,所以他才能创做出这么棒的作品,我们也要懂得欣赏每一幅画的美,因为这是一种礼貌,每一个艺术家都很辛苦,所以我们不能批评别人的作品,这也是我喜欢马克·夏加尔的地方。

我欣赏完这次的展览后,我觉得其实马克·夏加尔跟我们一样,他没有很聪明,他只是比我们更加努力,当我们在玩的时候,他在努力,当我们在睡觉的时候,他也在努力,所以他可以成为一个这么有名的人,是众人所知的,不只是马克·夏加尔,班上也有很多跟夏加尔一样的人,要对自己有信心,才有机会变成大家喜欢的人。

壁画观后感 篇7

纵观中国古代散文的大河流淌,不得不令人感慨一代代文人雅士的前赴后继,上下求索。正是有了他们的沥血歌咏,中华文明方有如今的血脉传承,气韵延绵。先秦和唐宋的两次高潮掀起,更是波澜壮阔,美不胜收。

刘宁在葛晓音先生的《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范》中作序: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在众多的评说之中,如何构建框架,梳理脉络以及择取精要,无不需要长期浸润其中方才得其真趣,不入深山岂知林密,观水有术的前提是熟知水性,在这一点上,葛晓音先生是当得起的。

先生对于《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范》的编选,基于她对八家人与文的'整体把握与品评,在此之上又有逐篇文章的细致解说,使得全书脉络清晰,气韵贯通,这也是一家之言的好处所在,不致出现割裂与冲突。

当然,相较于每篇文章的剖析,我更喜欢的是先生对八大家的总体言说,千人千面,胜景无限。

就以对每家的概括而言,开篇即是“唐世文章,首称韩柳”,先生从古文运动的发起娓娓道来,又细数韩愈、柳宗元的生平,引用苏轼对韩愈的称赞:“文起八代之衰”,就韩愈的贡献而言,先生认为他提高了散文的文学价值,尤其是“感激怨怼奇怪之辞”,个性与激情尽显。就散文的文学性而言,韩愈贡献卓著,其丰富多变的表现风格,更是一扫之前的平庸寡淡。相较于韩愈而言,先生对柳宗元的评价是,“思维的精密和论锋的锐利超过韩愈,只是不如韩愈从容浑厚,规模阔大”。仿佛一个是大军作战,一个以出奇制胜,异曲同工,各显神通。

接下来的“宋启文运,功归欧阳”,谈到欧阳修所写记叙文“委婉流畅,摇曳多姿”,为人心胸开阔,游记也开朗高远。先生是在评述前人美文,而我们读先生的文字,何尝不是美的享受。漫步此间,文字带给人的美感,真是难以言说。文如其人,在先生将王安石与曾巩的比较中,同样能清晰地看到这样的影像,曾巩的“平稳雅洁,心平气和”,王安石的“锋芒犀利,言简意赅”,尽在字里行间。

在这样的基准之上,先生编选的八家之文三十余篇自然有她的取舍,而解说的方式也精简扼要,条块明晰。一是题解,二是字词,三是译文。此间看来,先生做派几近男子一笑。

壁画观后感 篇8

小小的展厅里,明晰的灯光烘托着一幅幅精美的画作。自己也曾是个恋作品之人,想想曾经小小的成绩和几年冰封沉睡的墨砚,心里也荡起了那么一丝欣喜的气息。

我“游览”着,曾看过许多作品卷的眼睛似乎挑剔了许多,确实,肯定作者非凡的笔锋,妙幻的色彩配比,然而触动我心的却没有,有些憾然……

路本不长,到了“卷末”愈发觉得无趣,漫不经心的扫视,猛地住了,似乎是被什么轻点了心潭的水,但涟漪却荡涤不绝。凝视,便是翻涌无阻的海浪,卷起千丈惊涛拍岸,那一点粉红在枯黄中格外鲜亮,高洁傲岸,清丽典雅。

没错,是菏!漫天的枯叶颓萎地垂下舞裙,没有气力地说着放弃,纯粹的秋的颜色,叶似暮年老人的.皮肤,偶尔的突起的叶脉挣扎着,无奈着,但她,红得那么热烈,粉的那么艳美,红与粉的背后不是碧天,而是枯叶,或许因为她是刚烈不是柔美……

《咏菏》?何以之咏,又何以为菏呢?

菏,或许寄予你情感的作者,也不知如何定下你的名字,便在图下加了诗句的吟咏,悲我未能抄录,悲我没有那么好的言语去描绘你。

芙蓉134(fr134.com)小编精心推荐:

我望着你,望着你光亮的外表反射出的自己。她很年轻,她有那么多梦想稚嫩的心经不起风雨。或许吧,寂寞同你一样无声伫立,静了,周围的一切变作白幕,这里只有我望着你,望着不是我的自己。我应怎样面对?同你一样伫立于秋日的萧瑟,多么渴望有同你一样的姿态傲视苍穹。但我无法释然,面对冰冷的现实我包裹着自己,将何去何从?

霎时,菏在眼前摇动,绽开得更大更艳,一阵清香抚着我无边的心跳,述说着曾经的艰辛,我似乎懂了些,似乎悟出些……

散了,离开了……

风凉意未减,狂奔回教室的路上,下弦月的伴随引我到一个未开的野菊,望着同菏一样的颜色,我猛得一惊,笑了,抚她:“要开花,一定会开花,像菏一样”,伴着这句话相信我会到远方。

壁画观后感 篇9

杭州历史博物馆共分三层,我们首先来到了一楼展厅。一楼主要由原始社会——南北朝时期展厅、隋唐五代时期展厅、运河厅组成。我在观看这些文物的同时,感受到古代的东西真是让人感叹。

接着,我们来到了二楼,这里布置的像古代街景。二楼还有一个青少年活动中心,我和周群岚在那里面刷了市民卡,还玩了在小阶梯电脑上的挖宝游戏。在那里还可以拓印,只见他们在一块石头或者是别的矿物上雕上自己要印的图,然后涂上墨汁,印在一张纸或者是扇子上,但是印的时候是用毛刷轻轻地摩擦的,不是用手直接去按的。

最后我们来到了三楼我们把放大镜移到邮票上,一按按钮,电子显示屏上就显示出邮票的放大图和相关的'信息。在邮票厅里,有工业战线上的妇女,金鱼,丹顶鹤等五颜六色的邮票。我在邮票厅里看到了不同国家,不同年代的邮票,丰富了我们的国际知识。

这次的参观让我受益匪浅!学到了不少东西。

壁画观后感 篇10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西安美术学院看著名画家刘文西以《黄土地的主人》为主题的画展。

进入美术馆后,看见了很有名的百米长卷《高原秋收》,我原以为真的是一百米的画卷,爸爸说是一张张小的画拼凑而成,但是内容有连贯性。我今天非常有幸见到了刘文西老先生,他已经八十四岁高龄了,是专画陕北黄土地的画家,也是西安美术学院以前的院长,更是“黄土画派”的代表人物。在他年轻的时候非常擅长画毛泽东,画了毛主席与老百姓聊天、说话的场景,人民币的毛主席头像也是他所画。到了中年他开始画陕北黄土地,我比较喜欢的是展出的.《横山老腰鼓》这幅画,它描绘了陕北腰鼓队的扭秧歌、花伞舞、吹喇叭等各种各样的陕北民俗表演,人物刻画非常生动。还有的画是农民收粮食、种庄稼,这些画都是来源于民间生活。据介绍,他这么大的年龄还回去陕北写生,所以说刘爷爷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靠无数张草稿换来的。

今天的画展对我来说非常有趣,增长了我的知识面,我感到非常开心!

壁画观后感 篇11

今天,闫老师带我们出去参观画展。画展真是太美了!一进展厅,众多的画出现在我的眼前,令我目不暇接。老师争求了解说员小姐的意见,就让我们分散开自己自由欣赏。整齐的队伍一下子消失了,成了三三两两的人群,分散到了展厅的各个角落。

“哈哈哈哈……”我不禁大声笑了出来,同学们都跑过来,有的问:“怎么了?”还有的问:“你笑什么呀?”我说:“你们看这幅画,多么有意思呀!画中画的那个小男孩儿在跳舞,和螳螂的在跳舞,和螳螂的动作十分相似,多么可笑呀。还有一幅画中的女子被画得很大很大的,身子也很庞大,就是两条腿又短又瘦,多么可笑呀!”同学们听了,也不禁笑了起来。

我们又去看诗,这儿的诗句太美了!诗画相配那更叫绝了!有的说:“真不亏是有名的文学家!”有的说:“就是嘛!能写出这样的诗,画出这样的画那肯定是有名的人物。”

这儿的'环境更是美。不信你就听听。

我从展厅出来,一股花香扑鼻而来,我被这香味所吸引,随着香味走去,便来到了花坛,花坛里面鲜花竞艳,红的、黄的、白的……姹紫嫣红,香气浓郁。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天上的仙女,也让我想起了展厅里的画。这儿,画也美,诗也美,环境更美,希望你也来欣赏呀!WWW.fR134.cOm

壁画观后感 篇12

我对唐宋八大家是很有感情的,因为我的硕士论文就是研究韩愈散文中词语的,当时研究的时候,我就想,如果没有这些大家们,历史应该会苍白很多吧。然而,我也就是仅仅研究韩愈散文中的词语而已,对其却无力做更多的研究,更不用说对唐宋八大家中的其他散文名家进行研究。今日,得以看见自己仰慕已久的葛晓音先生对唐宋八大家的论述,心中甚是高兴,于是就着窗外的雨声沉入了书中。

《唐宋八大家——古文的典范》可以称得上是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小史,葛先生在书中显示对其做了简洁但学术性非常强的概述,然后选取了每个人几篇典范散文,每篇散文均由题解、正文、注文及释文几部分组成,其题解内容详略得当,注文和译文准确精致,能看出来葛先生是在用心解读这些文章。

唐宋八大家的史实是一定的,但其思想与文章的解读却因人而已,也就是说,不同的人去解读八大家的思想与文章,其内容会影响读者对唐宋八大家史实的评判。所以我一向认为,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在选择相关的书籍时,还是应该选择大家、名人的著作的,毋庸置疑,葛晓音先生的这本书就属于此列。

《唐宋八大家——古文的典范》追根溯源,从先秦写起,逐渐引入唐宋八大家与其散文,在葛先生的笔下,能清晰地感受到她对唐宋八大家的研究之深之广,他们的生平、著作及历代人对他们的评价,都被其巧妙地串联在了一起,把文如其人的特征论述的充分到位,体现了作为一名著名的'学者,葛先生的功力之深。

在当前传统文化建设轰轰烈烈进行的时期,在国学兴盛的今天,如何引导一般的读者去学习古文,去了解传统文化,不仅仅只是学校老师的事,更是学者的事,是学者将其科研反馈中小学教育的时代。《唐宋八大家——古文的典范》这本书浅显易懂,所选古文经典有内涵,不仅适合中小学学生阅读,也适合一般水平的大中院校学生阅读。是一本非常有用的著作。至少,就我而言,很多我读过但是遗忘了的唐宋八大家名篇都聚在了一起,今日再读,配以葛先生的题解等,自然是事半功倍。

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唐宋八大家——古文的典范》都是一本值得拥有的书。

更多精彩的壁画观后感,欢迎继续浏览:壁画观后感

本文来源:http://www.fr134.com/f/31568.html